贵州省_山南烈士陵园(1 / 1)

山南烈士陵园

概况

山南烈士陵园位于西藏自治区乃东县,建于1965年。陵园内安葬着在和平解放西藏、西藏平叛改革、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以及在西藏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英勇牺牲的烈士约700位。它最初建在今山南地区汽修厂附近,1962年改建于现址,1966年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1997年7月,山南烈士陵园被中宣部评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山南烈士陵园建成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当地政府都极为重视,分别予以题词。在庄重的大门上有朱德委员长题的“烈士陵园”四个大字;纪念馆朱红大门上有邓小平题的“烈士纪念馆”横匾。馆内有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张经武题的:“进军西藏,保卫国防;筑路生产、发挥力量;平叛改革,成绩辉煌;自卫反击,英勇顽强;不惜牺牲,建设边疆;烈士精神,万古流芳”;照壁上有张国华司令员题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谭冠三政委题的:“忠于祖国、气壮山河”。

陵园现有南北两馆、四个陈列室、两个大厅,建筑面积约1108平方米,为藏式宫殿建筑风格。馆内陈列着革命烈士遗物和反映他们英勇事迹的艺术作品,有照片、油画、图片和雕塑等。山南烈士陵园是西藏境内规模最大,内存资料最多,资料保存最为完整的烈士陵园。

英名永存

在山南烈士陵园北馆大厅东面的第二陈列室,陈列着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44位烈士的事迹简介和遗物,这里的雕塑、43张照片和油画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战斗英雄的故事。

1947年独立后的印度在边境问题上一直与中国存在冲突。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印度不断对中国领土进行蚕食、侵扰,甚至派兵侵占。印方不顾中方的多次交涉、抗议,步步紧逼,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防安全和国家安全。1962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中国实施了自卫反击作战,有力地打击了印度扩张的嚣张气焰,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这次反击战中,英雄们的优秀事迹十分感人。

周天喜是7933部队七连排长,四川省安岳县人。1962年,配有重火器的印军盘踞在瓦弄地区的“八〇”高地上,凭借地势险恶,工事坚固,阻拦反击部队前进。周天喜奉命带领14个战士勇敢机智地攀上悬崖陡壁,出敌不意,向敌人阵地投出手榴弹,一举占领了敌前沿。这时,敌军形成交叉火网,对反击部队十分不利。周天喜判明敌情,果断地把小分队分成两个组,向敌人左右侧攻击,使印军首尾不能相顾,反击部队攻克了第一个敌群。正当要向第二个敌群发起攻击时,周天喜身负重伤,仍鼓动大家英勇奋战。在他英勇顽强精神的感召下,小分队胜利地攻占了“八〇”高地,为了反击部队打开缺口,周天喜却壮烈牺牲。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卡龙战役中,7891部队二连六班担任尖刀班任务。以阳廷安为首的尖刀班战士们在战斗中冲锋在前、奋勇杀敌,攻克地堡27座,歼灭敌人60余人,为卡龙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了表彰他们不朽的功绩,国防部授予他们“阳廷安班”英雄称号,并被集体记一等功。

与周天喜、“阳廷安班”同时安葬在山南烈士陵园的还有进军西藏修筑公路、平息叛乱过程中光荣牺牲的烈士。最可爱的人,永远不倒的钢铁长城,是他们用鲜红的血液和年轻的生命捍卫了祖国的统一,同时换来了西藏美好的今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