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_遵义会议纪念馆(1 / 1)

遵义会议纪念馆

概况

遵义会议纪念馆馆址即遵义会议会址,是目前贵州省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红旗路,为纪念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而设立,1955年10月开放。1997年7月,遵义会议纪念馆被中宣部列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遵义会议纪念馆以复原陈列为主,先后复原展出了会议室,军委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办公室,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刘伯承、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等同志的住室。1984年,恢复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全貌,利用旧址房屋,开设了遵义会议辅助陈列室;陈列内容有红军长征,进军贵州;遵义会议;四渡赤水之战3部分。展线长160米,展出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图表资料236件。该馆馆藏文物1551件,其中原物726件,复制品667件,仿制品158件。

智取遵义

1935年1月3日,由耿飚率领的红四团在江界渡口突破了乌江防线,控制了渡口。随后,上级命令红六团迅速赶上去,逼近西南重镇遵义。

红六团连夜乘竹筏横渡水急浪汹的乌江。天亮后,红六团全部渡江完毕,随即向遵义进发。团长朱水秋骑在马上,打开他背在身上的皮挂包,取出一张行军地图,摊在战马的颈上,开始了“鞍上办公”。没多久,他与政委王集成研究确定:一营、二营为突击营,从遵义东、南两面突击进城,而三营作为预备队,协助进攻。

第二天天还未亮,刚刚起床的朱水秋和王集成接到报告:中央直属纵队的刘伯承司令员来了。连夜赶来的刘伯承同团长朱水秋、王集成商量夺取遵义的计划。经过对敌情的分析,决定智取,以减少伤亡。

红六团疾步向遵义城挺进,下午接到侦察员报告,在离遵义15公里的地方发现了敌人的外围据点,大约有一个营的兵力。刘伯承要求红六团要全歼这里的敌人,哪怕一个漏网也有可能走漏了风声,影响夺取遵义的计划。红六团立刻将部队分成两路,像一把钳子似的,夹住这个

据点。

敌人迷信乌江防线固若金汤,毫无戒备,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据点被打开了,敌营长企图逃跑,带着一小队残兵东冲西撞,结果还是被红军歼灭。红六团团长从俘虏中找了一个连长、一个排长和十余个贫苦出身的士兵,进行宣传教育,说明红军是为打倒军阀、地主的人民军队,要他们讲清遵义敌情,并给以奖赏。敌连长经过教育,将遵义城的工事、守敌的兵力等一一讲明,并画了一张城防地图。

根据掌握的情况,团长决定化装成敌人,利用俘虏诈城,智取遵义。这个计划报告刘伯承后,刘伯承表示同意,并嘱咐说:“装敌人一定要装得像,千万不能叫敌人看出破绽。”

于是,红六团一营营长曾宝堂带着三连和侦察排及全团二三十个司号员,全都化装成敌军模样,带上十几个经过教育愿意与红军合作的俘虏,前往遵义城。其他部队尾随其后,如若诈城不成,实行强攻。夜晚9时,部队冒雨出发,在泥泞不堪的路上急行了两个多小时到达遵义城下。红军装成败退下来的样子,慌慌忙忙往城根跑去。

“干什么的?”城上的敌人大声查问,枪栓也拉得咔咔作响。

“自己人!别开枪!”俘虏们用贵州话回答。

“哪一部分?”城楼上又大声问。

那个俘虏连长就按红军事先给他安排的内容回答说:“我们是外围营的,今天叫‘共匪’包围了,庄子丢了,营长也被打死了。我是一连连长,领着一部分兄弟好歹逃了出来。现在,‘共匪’还在追我们,请快开城门,救救我们。”

遵义城上的敌人在查问了被打死的营长的名字后,又用手电向楼下照了照,发现都是穿着黔军军装的“自己人”,便下令打开城门。

“哗啦”一声,城里卸下了门闩。随着吱吱的响声,城门打开了。开门的哨兵恐慌地连声问:“怎么‘共匪’来得这么快?”话音为未落,红军战士说,“是啊,现在已经进了遵义了。”说着用枪对准了他的太阳穴,“我们就是红军。”敌人一听,立刻吓蒙了。大队红军乘机一拥而进,割断电线,歼灭了城楼上的守敌,一举拿下了遵义城。

历史的足迹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这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遵义会议是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召开的,又是中国共产党最高层的会议,所以一般人并不知道开会的时间和地点。20世纪50年代初寻找和确认会址时,一度根据当地群众的传说,将市内一处天主教堂认定为会址,并在那里挂出了“遵义会议纪念堂”的牌子。1954年,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提供了一条线索:19年前,他作为红三军团政委参加了遵义会议。他清楚地记得,会议是在遵义当地非常气派的一栋楼房里召开的,楼房的主人是一个姓柏的黔军师长。

当年,遵义是出军阀的地方,当过师长的有十几个,但姓柏的只有一家。遵义方面立即将当年的柏家大宅及周围的环境测绘拍照上报,经过审定后把这里定为“遵义会议旧址”。1958年,邓小平到贵州视察,专程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环视着厅内的长桌、椅子、挂钟、壁柜和彩色玻璃窗,邓小平目光炯炯,仿佛思绪回到了当年,他对陪同人员说:“会议就是在这里开的。”并指着里侧的一角落说,“我就坐在那里。”走出纪念馆,邓小平来到遵义天主教堂,发现那里原来是红军总政治部驻地,而不是遵义会议召开的地方。

1964年,毛泽东为纪念馆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1984年,邓小平题写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的匾额。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遵义会议纪念馆承载着它历史的辉煌,向人们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岁月里的故事,使来到这里的人们感到历史的分量,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