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花卉园周总理视察热作所纪念碑
概况
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周总理纪念碑群位于云南西双版纳热作所,碑群始建于1982年年底,1985年3月竣工。
1961年4月14日,周总理来热作所视察,并与缅甸总理会晤,后建西双版纳花卉园周总理视察热作所纪念碑。2009年5月,西双版纳花卉园周总理视察热作所纪念碑被中宣部公布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碑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周恩来总理来所视察”纪念碑,碑高4.3米,由4块象征正在茁壮成长的橡胶树苗水泥墙体构成。第二部分为“中缅两国总理会晤碑”,碑体由4块水泥构成“井”字形交错相连,支撑在一泓清澈的水池中。这独特的构思,是根据陈毅《送缅甸友人》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亲无间,共饮一江水”的意境设计的,体现了中缅两国传统的胞波(兄弟)情谊。第三部分为“说明碑”,镌刻碑文,位于碑群的右侧。
每年,西双版纳州各大中小学生都会聚集在纪念碑旁缅怀敬爱的周总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国家、省级许多高等院校也将这里作为他们的教学实习基地,纷纷安排学生来园参观实习。
快乐的泼水节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亲临西双版纳,与缅甸总理在此会晤,并与全州各族人民欢度泼水节。
4月13日,周恩来总理和缅甸总理吴努乘专机抵达思茅,然后坐车前往西双版纳。下午6时,两国总理来到澜沧江北岸。当时,澜沧江大桥正在建造中,他们只能乘渡船摆渡过江到南岸的“黎明之城”允景洪。当船快要靠岸时,等候在南岸的群众敲锣打鼓,高呼口号,周总理和吴努总理
等贵宾也不停地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前来欢迎的近万名各族干部群众,站满了从江边经城内十字大街至宾馆的道路两旁。在热烈的欢呼声和燃放的爆竹声中,傣族青年跳起了欢乐的象脚鼓舞,傣族少女走上前去向贵宾们泼洒吉祥水。
当天晚上,周总理陪同吴努总理等出席了自治州人民委员会为贵宾们举行的歌舞晚会,共同欣赏了自治州歌舞团演出的精彩节目。
第二天上午,周总理在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并在四号胶林里与吴努总理进行了友好的会谈,顺利解决了两国边界的遗留问题,还对加强两国间的经济合作等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
下午,两国总理及国内外贵宾身着傣族服装,来到观礼台。这时,鞭炮鼓乐齐鸣,万民欢呼雀跃。两国总理首先观看了有19条窄底龙船参加的龙舟竞渡,并给获胜的水手们颁发了奖品——银碗,接着大家观看放高升和歌舞表演。兴致浓时,周总理陪同吴努总理走下观礼台,到江边和各族人民一起联欢,笑语欢歌,一片欢腾。
6点多,周总理在州政府办公楼东大厅设宴招待缅甸贵宾。宴会结束后,周总理还陪同吴努总理等贵宾观看烟花燃放,欣赏了民族歌舞。
晚上,周总理又在他的住处专门接见了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周总理指出:印度的恒河和埃及的尼罗河是古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当初土地肥沃、农业昌盛,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破坏了森林,后来都成了沙漠。我们敦煌一带,恐怕也是这样一种结果……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处在北回归线沙漠地带上,这里现在是富饶美丽之乡,但如果破坏了森林,将来也会变成沙漠,那样我们就成了历史的罪人,后代就会责骂我们……要合理开垦,保护好自然资源,
要做人民的功臣,可不要做历史的罪人。
4月15日上午9点左右,周总理穿着傣族服装陪同吴努总理到曼听佛寺举行泼水前的宗教仪式。吴努总理在寺内拜佛时,周总理在门外向前来参加泼水的群众招手,说:“乡亲们好,祝你们节日快乐!”接着兴致勃勃地同群众一起跳起傣族舞,随后又端起脸盆与大家一道用树枝蘸着水互相点洒。吴努总理从佛寺里出来时,手里端着一盆水向周总理走过来。没等吴努开始,周总理微笑着先将手中的水泼向吴努总理,对方也将水泼向周总理。群众欢笑着,也跟着泼洒起来,泼水节的**就这样掀起来了。
周总理在曼听参加了泼水节活动后,转到景洪大街泼水活动集中的地方参加泼水,他还接过群众手中的铓锣,敲打着同大家一起欢呼起舞,整个泼水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下午3点,周总理陪同吴努总理和其他贵宾离开允景洪经思茅返回昆明,州、县有关领导及各族各界人民挥舞着彩旗和鲜花,依依不舍地前来欢送。
为了纪念这次重要的活动,1985年3月建成了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周总理纪念碑群。1991年4月,当地政府在当年周总理与各族群众一起泼水的曼听公园又竖立起了一尊纪念铜像。铜像前面栽满鲜花绿草,基座为汉白玉贴面,有铜质西双版纳民族浮雕。基座上的周总理塑像,身着西双版纳傣族服装,左手端着一只盛有清水的小盆,右手持一枝橄榄枝,面带微笑,欲将幸福之水泼给西双版纳人民。铜像两侧是西双版纳傣族群众载歌载舞浮雕的影壁。左侧拱门形的影壁上刻有“周总理一九六一年参加泼水节”的汉字;右侧影壁上刻有内容与左侧汉字相同的傣文。纪念碑与铜像都表达出边疆各族人民对周恩来总理的怀念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