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利工程
概况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它建于公元前256年,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都江堰仍发挥着巨大效益,是造福人类的伟大水利工程。1997年7月,都江堰水利工程被中宣部评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
鱼嘴分水堤:“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泄洪道”具有泄洪排沙的显著功能,故又叫“飞沙堰”。飞沙堰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飞沙堰的主要作用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上游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宝瓶口:宝瓶口起着“节制闸”的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
名离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渠首枢纽、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1000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成都市50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其灌区规模居全国之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史记》中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可见,成都平原能够如此富庶,被人们称为天府乐土,都江堰的修建功不可没。都江堰的建造者,中国古代的水利专家李冰,也因此受到世代的敬仰。
李冰是秦国人,学识渊博,精通天文地理。大约在公元前250年,秦王任命李冰为蜀郡守。当时的蜀地虽然沃野千里,但水旱灾害年年发生,人民生活没有保障。李冰到任后,决心治理给当地人民造成水旱灾难的岷江。
李冰带着自己的儿子二郎,还请了几位有治水经验的农民,一起沿着岷江河岸详细勘察。他们对岷江的水量变化作了记录,绘制了沿河的地形图。
经过实地勘察,李冰了解到,造成岷江泛滥的原因,除了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灌县有一座玉垒山矗立在岷江东岸,阻碍江水东流。他们在玉垒山附近进行了详细的勘察,终于确定了最后的方案,那就是凿开玉垒山。
玉垒山的岩石太坚硬了,开凿的工程进度很慢。因为当时火药还没有被发明,单凭铁器在巨大的岩石上凿,一凿一个白印儿,十分困难。这没有难住李冰,他和大家一起想办法,后来发明了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先在岩石上凿出一些槽,然后在槽缝和天然石缝里填满干草和树枝,点火燃烧。当岩
石烧得很热的时候,用冷水猛浇,使岩石爆裂。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工程进度果然大大加快,终于凿开了宽约20多米的山口,这就是著名的“宝瓶口”。
“宝瓶口”完工后,李冰发现效果并不明显。原来山的东边地势比较高,流入“宝瓶口”的水量不大。如何能提高“宝瓶口”入口处的水位呢?李冰进行了长时间的思索,最后决定在距玉垒山稍远的上游江心里筑起一道分水堰,这样就可以把江水分成两股,其中一股导入“宝瓶口”,水位提高,就可以保证灌溉所需的水量。
筑成一道牢固的分水堰后,李冰还巧妙地设计了“飞陟堰”,使内江灌区既能保持有水,又不会泛滥。更富有智慧的是,李冰还让石匠雕了三个石人,立在内江水中,作为观测水位的标尺,要求水位“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既生动又准确。此外,在“宝瓶口”的石壁上还凿刻了24格水位标尺,每格1尺,人们一看就知道氓江水位高低,这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位尺。
为了彻底消除岷江水患,李冰规定:每年霜降时节要进行一次淘江整修,以解决泥沙沉积问题。在治理岷江水患中,人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李冰把它们归纳为六个字:“深淘滩,低作堰”,刻在内江东岸的石壁上。2000多年来,当地老百姓一直坚持用这个办法治理岷江,使江水变害为利,恩泽一方。
都江堰是世界水利建筑史上的光辉典范,不愧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杰作,是造福人民的伟大的水利工程。李冰的名字和都江堰紧密相连,人们一直怀念他。东汉时,人们就在都江堰的外江立了一座李冰石像来纪念他。四川的老百姓尊李冰为“川祖”,并在都江堰建造了一座“二王庙”,里面供着李冰父子的塑像,人们常到那里参观,缅怀李冰的伟大功绩。在都江堰,历史上一直都有官方以及民间的祭典活动和祭祀活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的庙会活动,即表达了后世对李冰父子的感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