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_朱德故居暨朱德铜像纪念园(1 / 1)

朱德故居暨朱德铜像纪念园

概况

朱德故居位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西陲朱家大湾,为土木结构三合院农舍,坐北朝南,朱德青少年时期即在这里生活,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实物资料。故居大门上,是郭沫若手书的“朱德同志旧居”匾额。1894年冬,朱德随家人迁到这里,并在此生活了整整14年。朱德于1909年离开朱家大湾,走上革命道路。1997年7月,朱德故居暨朱德铜像纪念园被中宣部评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故居内外按1909年朱德离开家时的原貌陈列着朱德及其家人使用过的桌、椅、床、石磨、石碾、水缸、锄头。朱德当年的卧室在楼上,那里有朱德读书用过的书桌、算盘、砚台和盛书用的背篮等文物。

1982年,为了纪念朱德光荣的一生,在朱德故居不远处的马鞍镇关刀山下修建了朱德故居纪念馆。纪念馆建筑古朴典雅,大门正上方悬挂的是邓小平亲笔题写的“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馆名,整个馆区由五个展厅、书画厅、接待室组成,展厅通过文物、文献、图表、照片等反映了朱德的生平事迹。诗书画陈列室展出当代名人为怀念朱德而作的诗画,配以宽大的回廊、假山、喷泉以及园林花草点缀,古朴典雅,庄严肃穆。

1990年5月21日,中央军委决定在仪陇建一尊朱德铜像并修建朱德铜像纪念园。纪念园坐落在四川省仪陇县城中心,园区占地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54平方米。一进门,迎面是江泽民题写的“朱德纪念园”园名墙,墙的另一面为朱德生平简介。功勋坊高9.5米、宽6.5米,矗立在第二层平台中央,坊顶托着中国人民群众解放军军徽,功勋坊匾额两面分别为毛泽东、李先念题写的“人民的光荣”和“人民之光”。第三层的朱德元帅铜像广场是纪念园的主体,朱德元帅铜像屹立在黛色的花岗石基座上,广场的左右树立着两道名人题词墙,壁上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赞誉朱德的题词。第四层坐

落着建筑面积为570平方米的朱德生平事迹陈列室。厚重的青石屏障、坚固的阶梯和陈列室花岗石贴面,以及金铂镶嵌而成的“日月山川”图,象征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和光辉业绩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社会主义江山坚如磐石。

朱家的秀才

1886年12月1日,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一个生命降临了。他就是后来成为党、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的朱德。那时他的家里很穷,十几口人全靠租种地主的田地为生,收成多半给地主交租子了,一家难得糊口,多一个孩子自然就多了一份负担。朱德6岁那年,该是上学的时候了,但家里的经济状况却没有丝毫改善。他要是上学的话,家里的负担就更重了。可是,大伯父朱世连是个有远见的人,他觉得家里没有个读书人,只能这样祖祖辈辈受穷,任人欺侮。于是他建议:“我看咱们家里就是再苦点,也得送孩子去读书。”就这样,朱德和两个哥哥终于有了读书的机会。

上学的那天,祖母殷切地对他们说:“送你们去读书,不容易啊。你们可得给咱们穷人争口气。到那里,要听先生的话,好好学!”年幼的朱德沉重地点了点头,说:“阿婆,我记下了!”穷人家的孩子上学真是不容易,除了家庭难以供养外,还受着先生的另眼相待。那时候能上学的绝大部分是有钱人家的子弟,他们嬉戏打闹,先生并不说什么,而朱家兄弟稍有不慎,就要挨打受骂。那些富人家的少爷们也瞧不起他们,经常找碴戏弄他们。面对这重重困难和莫大的压力,朱德并没有屈服,逆境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发奋学习的精神。刻苦努力使朱德成为家庭中最优秀的孩子,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秀才。

朱德后来在回忆这段学习生涯时以沉重的心情说道:“那时农民生活非常悲惨,常年汗水不干,却交不完地主的地租。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去读书,为了长大好做官,做了官就不会遭受别人的欺负。我们朱家要想不受剥削,家里就要有人读书做官。所以我和两个哥哥被

家里挑出来读书,学杂费由全家十多人劳动所得中分摊。到最后大家一年劳动所得的收获,不能同时承受三个孩子念书的费用,只好挑出成绩最好的孩子继续读书。我被挑了出来,由全家人供养念书。所以,我从小就知道发奋,知道我是朱家人含辛茹苦种植的希望。我在19岁时,成为朱家第—个考中秀才的人。”

这种刻苦奋斗的毅力与精神,成就了朱德的整个人生。

母亲的教导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朱德在四五岁时便开始帮助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在田野里、在院子里、在母亲高大身躯的背后常常能见到朱德瘦小的身影。随着年龄的增长,朱德从母亲那里学到了许多劳动知识。对于童年时代的这段生活,朱德曾深情地回忆道:“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地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童年的岁月里,朱德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他在日后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中凭借着这种品格坚定地前行。

朱德的母亲不仅教给他许多劳动知识,也教给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有一年,通南巴地区遭了灾,无数人流离失所,不少灾民拖家带口地出来讨饭。朱德的母亲没有粮食周济他们,就煮了一锅菜糊糊,让朱德给灾民端去。受母亲的这种善良品格的影响,朱德在很小的时候便经常帮助小伙伴们把柴草背回家去。

1895年除夕之夜,在地主的欺压之下,朱家十几口人被迫沦落到两个地方。临别时,母亲那含泪的教诲、那沉痛的诉说,使幼小的朱德深受触动,在他的心灵深处埋下了“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决心寻找新的生活”的种子。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以自己勤劳朴实的品质、宽厚仁慈的性格为中国革命造就出了一个伟大的儿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