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纪念馆简介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原名瑞金革命纪念馆,地处江西东南部,坐落于瑞金市区象湖镇。瑞金是举世闻名的红色故都,素有“共和国摇篮”之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并定都瑞金,故称为“红都”。
1953年,为纪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第一方面军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瑞金革命纪念馆开始筹建。1958年,瑞金革命纪念馆正式开馆,1995年,改为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1997年,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该馆占地面积8084平方米,建筑面积1827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为陈列展厅,占地2124平方米。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收藏文物10265件,其中一级藏品45件,二级藏品90件,史料10220份,图书、杂志2000多册。这些文物资料,反映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从事革命活动的事迹,记载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的斗争历史。
纪念馆中建有一座辅助陈列馆,面积约1828平方米,曾经举办过“中央革命根据地文物展览”,展品800多件,被列为文物的有602件。
定都瑞金
1930年10月,国民党针对红军在赣南闽西地区建立的红色政权,调集军队展开大规模的“围剿”行动。此类“围剿”相继进行了三次,全部以红军的胜利而告终,敌人的三次“围剿”非但没有达到剿灭红军的目的,反而促成赣南、闽西红色政权连成一片。而中共中央也将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计划正式提上了日程。
既然要建国,就要先确定“首都”设在哪里。关于这个问题,苏区中央已经研究许久。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方面军总部于9月23日发布了《开往福建工作筹款的命令》,将红军的集中点定在长汀,同时也有意愿在长汀召开“一苏大”,这也就意味着准备将红色首都定为长汀。不过,这一打算在毛泽东、朱德等人抵达瑞金叶萍后,发生了改变。
10月3日,以毛泽东为代理书记的苏区中央局给上海党中央发去的一份长电的末尾有这样一段话:
“红军目前急须休息,须训练,须补充,须筹款,须布置新战场,创造根据。又因11月7日开全苏大会,中央局不能远离,遂于红军主力分布于石城、长汀、于都、会昌四县工作,总部及中央局在瑞金中居中指挥。”
这段话所表达出的意思是,考虑将瑞金作为“一苏大”召开的地点,也就是定都瑞金。这不只是毛泽东一个人的想法,中央代表团及朱德、项英也都将目光放在了瑞金。
从“长汀”改为“瑞金”的这个目标变化是有原因的。瑞金位于江西省东南端,远离中心城市,又地处赣、闽、粤三省接壤要地,东出八十华里便至福建长汀,往南西可由于都通往赣州,当地物产也极为丰富,粮食作物自给自足。除了地理等外在优势外,瑞金当地的革命基础也很深厚。早在1927年8月,南昌起义部队曾经过此地,在当地建立了中共瑞金支部。该支部这几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建立了地方红军第24纵队。1931年,更是实现了全县赤化。后因邓小平担任了瑞金县委书记一职,瑞金的土地分配、农业生产、地方武装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政局稳定,形势喜人。以此来看,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的最佳选择。
经过中央的商讨、研究,最终决定定都瑞金,并将瑞金更名为“瑞京”。
“开国大典”于1931年11月7月晚上6时半举行。之所以选在夜晚进行,是为了防止国民党的空军轰炸。虽然大典举行得隐蔽,却因群众的积极参与布置,也别有一番特色。
叶坪广场上灯火通明,毛泽东、朱德、项英、任弼时等大会主席团成员登上阅兵式检阅台坐定后,由大会执行主席朱德站到台前高声宣布:“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现在开始。我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今天正式成立了!”
话音一落,广场上的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骤起,声音直冲云霄。在这一片喜庆的气氛中,毛泽东代表临时中央政府指挥升旗。5面代表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红旗,在人们的注视下,冉冉升起,迎风飘扬。
永久的纪念
在瑞金沙洲坝村子的附近,有一口井,被当地人称为“红井”,它记录着一段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历史故事。
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村庄,当时这个地方有“挖井会破坏当地的风水”的迷信说法,因此没有哪家村民敢擅自开挖,群众平时要到几公里外的小河里挑水饮用,农忙季节只能挑村前的脏塘水。村外的人都说:“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旱死老鼠渴死蛙,有女莫嫁沙洲坝。”
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搬到了沙洲坝。毛泽东总是看到村里人挑着浑浊的河水往家里去,就派谢觉哉去了解情况。原来,当地人想过挖井,改善水质,但听风水先生说如果挖了井,十里八乡都要遭殃。而且因为穷,也没有挖井的财力和物力。毛泽东听完说:“过去办不到的事,我们今天要办到,而且要办好。”
毛泽东召集了全村的人开了一次解决饮水困难的村民大会。大会上许多群众说:“这个地方不能挖井,挖井会受到报应,就是挖也不一定能挖出水来,这个地方是旱龙。”毛泽东听了,笑着对大家说:“迷信不可信,这井我来挖。”
9月的一天,毛泽东带领几个红军战士在村前几十米的地方进行了水源的勘探,并破土动工,群众见毛泽东亲自在开挖井水,也纷纷带着工具一起动手。在挖到5米深的地方,一股泉水喷涌而起。毛泽东还让人从干涸的河**挑来了鹅卵石,用三合土垒砌了井壁,并且在井底铺设了过滤泉水的石砾和木炭,井水常年不干,清凉甘甜。从此,沙洲坝群众结束了饮用塘水的历史。此后,其他沙洲坝的村民也纷纷开挖井,村民们的吃水问题终于解决了。
“红井”如同红军一样,也历经了许多坎坷。1934年10月红军长征离开瑞金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为了消除红军和毛泽东对苏区人民的影响,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填掉这口井,当地群众就同敌人展开斗争。敌人白天填井,群众夜晚又把井挖开。就这样填了又挖,挖了又填,反复好几次,沙洲坝人民终于取得了胜利。
饮水思源的沙洲坝人民将毛泽东带领军民开挖的这口水井进行了全面整修,并把这口井取名为“红井”,同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刻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14个赤金大字,以后又将木牌改为石碑。1961年3月4日,该井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秋收起义纪念地
纪念地简介
萍乡是秋收起义策源地。1927年初,毛泽东在安源主持召开秋收起义军事会议,并于9月9日亲自发动和领导了震撼全国的秋收起义,第一次高举起工农革命军的旗帜。2001年,秋收起义纪念地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秋收起义纪念碑如今矗立在秋收起义广场的正中央,广场位于萍乡城北新区,紧临城市主干道,占地300多亩。秋收起义纪念碑碑高30.9米,占地面积151平方米。
纪念碑由“9”字、浮雕、题词、长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徽标、碑柱、火炬、五角星、碑文、红旗、山川、稻穗等图案组成。长城堡连碑柱27米,基座27级台阶、高3.9米,碑柱顶部正面与背面造型为两个“9”字,连缀起来表明秋收起义的时间为1927年9月9日。长城墙上的火炬和基座侧边的火焰,表示秋收起义之火燃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与刻在基座两侧的毛泽东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吻合。
纪念碑基座正面为碑文,其他三面按顺时钟方向镶嵌三幅用花岗岩精心镂刻的浮雕,依次为《张家湾的红灯》、《霹雳一声暴动》和《转战上井冈》,展示了秋收起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碑柱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江泽民题写的碑名:“秋收起义纪念碑”和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全词。碑身有线刻的猎猎战旗和崇山峻岭,表示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工农兵联合的武装斗争。
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位于江西省铜鼓县城西门肖家祠之旁。1977年8月16日,纪念馆正式陈列开放,全馆陈列文物127件,照片114张,图表39张。
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建筑面积3300多平方米,高18.6米,分前后3栋,为钢筋水泥砖木混合结构。纪念馆前后门过道各有两根大理石,外墙各有一条5米多宽的大理石贴墙。房内有宽阔明亮的序厅、展厅,接待室、会议室。
全馆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军旗猎猎”,主要介绍铜鼓成为湘赣边秋收起义策源地之一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沙洲阅兵”,主要介绍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3团和铜鼓人民举行秋收起义的光辉历程;第三部分:“排埠思索”,主要介绍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同志率3团回师铜鼓排埠,在这里思索部队前进的方向;第四部分:“引兵井冈”,主要介绍工农革命军第1、2、3团在浏阳文家市胜利会师,毛泽东同志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指明了中国革命的航程;第五部分:“星火燎原”,主要介绍了这支由毛泽东同志从秋收起义中带出来的经三湾改编后的革命军队,参加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全过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的不朽功勋。
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坐落于江西省修水县城凤凰山路136号,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始建于1977年。馆标由当年秋收起义的师部参谋、工农革命军军旗设计者之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何长工设计并题写。
进入秋收起义修
水纪念馆一楼序厅,迎面是一座高达3.07米的大理石基座组合雕塑。两侧的墙面上雕刻着毛泽东的两篇诗词,西墙为《菩萨蛮·黄鹤楼》,东墙为《西江月·秋收暴动》。
二楼包含三个展厅,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包括: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惨痛失败;二、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三、灰色旗号下的红色武装;四、毛泽东主张在秋收起义中要鲜明打出共产党的旗帜;五、光耀人寰的工农革命军军旗;六、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日子;七、果断的转兵——会师文家市;八、伟大的进军——开创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纪念馆采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以时空为序,以基本事实为依据,系统地展现了有关历史人物、革命旧址及战斗遗址。馆内共摆置了68只玻璃展柜,展出275幅图片,展示106件馆藏文物及有关物品。
秋收起义
在南昌起义前,秋收起义已在酝酿之中,但直到1927年8月3日,中共中央才正式决定在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广东、江西四省发动秋收起义,开展土地革命。
8月18日,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来到长沙召开会议。他在会上指出:秋收起义的发展是要夺取政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经过一番讨论,代表们决定先夺取国民党反动派防守最为薄弱的长沙,再组织领导湖南全省的秋收起义。
然而,秋收暴动的计划实行起来却并不顺利。8月下旬时,长沙的白色恐怖日趋严重。城内四处都是国民党反动派团防局的人,见到陌生人就上前盘问。这些人多是招募来的地痞流氓,经常乱抓人敲诈钱财。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组织起起义军队。天无绝人之路,中国共产党所掌握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和平浏工农义勇队因未赶上参加南昌起义退至赣西西北修水、铜鼓地区,安源已经组织了部分工农武装。据此,湖南省委决定集中力量,首先在以长沙为中心,包括湘潭、宁乡、醴陵、岳阳、浏阳、平江和江西安源在内的七个县镇发动起义;成立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和行动委员会,毛泽东任前委书记,易礼容任行委书记,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领导起义。
9月初,毛泽东先后赶往安源和铜鼓召开秋收起义军事准备会议。会上,毛泽东向两地的县委和武装部队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央对湖南秋收起义的指示及省委的起义计划,并决定将湘赣边界武装力量统一变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正式组成以各路负责人为委员、毛泽东任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起义行动。之后,前委又任命原警卫团团长卢德铭为工农革命军总指挥。
9月8日,中共湖南省委发布了《关于夺取长沙的命令》,要求“各地赶紧动员,限于阳历9月16日会师长沙,夺取省城,建立中国革命委员会湖南分会”。
第二日,长沙市郊部分农军和铁路工人为了响应湖南省委的命令,破坏了长沙至岳阳、长沙至株洲两段铁路,切断了国民党军的交通运输。就这样,一场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工农革命军为主要力量,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在湘赣边界拉开了序幕。
9月11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计划爆发。但工农革命军各团在向长沙推进时情况百出,进军形势非常糟糕。各个团的军官干部下达命令不及时,甚至有许多去向不明,致使事先定好的起义计划无法有效实行。毛泽东见此情形,当机立断,命令各部立即撤出战斗,转到浏阳文家市集中。9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到达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当晚,前敌委员会召开了会议,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前往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
工农革命军第二日就起程南下。9月25日,在江西萍乡芦溪遭到国民党军袭击,部队受到严重打击,总指挥卢德铭牺牲。当工农革命军于29日到达永新三湾村的时候,全军已经不足千人。
秋收起义的失败给工农革命军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军中人心涣散,部队内官多兵少,管理混乱,各种新旧问题通通暴露出来。毛泽东将这一切看在了眼里,立即决定在三湾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对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
永新三湾改编旧址
旧址简介
永新三湾改编旧址位于江西省永新县西部的三湾村。2001年,永新三湾改编旧址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三湾是个人烟稀少的偏僻小山村,但它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上,却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旧址包括枫树坪旧址、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士兵委员会旧址、毛泽东旧居、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团部旧址等。
枫树坪是三湾村村口前并肩耸立的4棵红枫古樟树,樟树至今仍枝繁叶茂,一尊毛泽东半身像伫立在树下。士兵委员会旧址是一栋土墙瓦房。而毛泽东旧居则是1967年复建的,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正是在这里召开了决定三湾改编的前敌委员会会议。
为了纪念三湾改编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永新县还在枫树坪东侧建造了三湾改编纪念馆。纪念馆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一楼包括三湾改编史迹陈列、影视厅、休息室,二楼包括贺子珍和永新籍将军展两个附属陈列、文物库房、办公室等。
三湾改编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三湾村,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从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设一支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三湾处在湘赣边区的九陇山区,是茶陵、莲花、永新、宁冈四县交界的地方,由陈家、钟家、上李家、下李家和三湾街组成,有50多户人家,在山区是较大的村庄。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做出了向井冈山进军的决策。经过长途跋涉,艰苦转战,部队于1927年9月29日到达永新境内的三湾村。
由于连续作战和疲劳、饥饿、疾病的袭扰,起义部队到达三湾时已不足千人。队伍中出现了官多兵少,枪多人少的情况,十分不利于作战。在部队成员中,多数是经过战斗锻炼和考验的党、团员和工农运动的骨干。但也有少数未经改造的旧知识分子和旧军官出身的人,在战斗失利、环境艰苦面前悲观动摇。很显然,不改变部队这种状况,不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不仅难以适应艰苦的环境,而且无法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在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就召开了前敌委会议,并最终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
9月30日清晨,一声嘹亮的军号声打破了这个小山村的宁静。枫树坪的广场上,熙熙攘攘地站满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战士。
毛泽东站在枫树下的一块大石头上,穿戴整齐,满面笑容,显得精神十足。他清了清嗓子,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用浑厚的湖南口音说:同志们,自从秋收起义遭受挫折后,我们一路奔波,伤亡十分惨重。为了保存革命的实力,也为了未来革命能有好的发展,前委决定,对剩余部队进行整编。军队改编时,大家自愿决定去留。离开的,我们发放路费,并希望大家将来继续参加革命,我们随时欢迎;留下的,我们要改变过去随便打骂士兵的坏习惯,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官兵平等,言论自由。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将不足一千人的部队,缩编为一个团。以后,支部建立在连上,由党统一指挥,共同进退。
接着,毛泽东又宣布了三项决定:第一,整编部队,把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缩编为一个团,下辖两个营十个连,称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第二,党组织建立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排有党小组,班有党员;营、团以上有党委,从而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第三,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破除旧军雇佣关系;并初步酝酿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随即,部队开始整编。
三湾改编,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将支部建在连上”,即在连以上设立党代表,负责连以上的政治思想工作。从这一点来说,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一次伟大尝试和成功探索。
兴国革命历史纪念地
纪念地简介
江西兴国是现代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将军县”。在土地革命时期,总人口23万人的兴国县,有8万多人参加了红军。许许多多从兴国走出来的革命儿女,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磨炼,最终成长为新中国的优秀将领。
1955年,在新中国的授衔典礼上,54名从兴国走出来的革命儿女被授予将军军衔,将军数量之多,位居江西之首,全国第二。
兴国革命历史纪念地包括兴国革命纪念馆和兴国革命烈士陵园。2001年,兴国革命历史纪念地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兴国革命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兴国县五福广场旁,内有纪念亭、英名碑、悼念广场、陈列馆、水莲池等建筑群。陈列馆始建于1950年,1968年正式对外开放,占地1442.2平方米,拥有文物资料6000余件。纪念馆下辖苏区兴国革命斗争史陈列馆、毛泽东长冈乡调查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兴国籍将军纪念馆等。
纪念馆中主要陈列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兴国的革命活动和苏区兴国人民为革命贡献的模范工作的历史资料,重点陈列130余名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著名革命烈士史迹与珍贵文物,并建有著名的马前托孤、宁死不屈、洗衣队员、江善忠跳崖、过雪山等雕塑。
兴国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0年,由纪念馆、英名碑、纪念亭、英烈雕像和纪念广场组成。其中,革命烈士纪念馆1957年始建于鸡心岭,1977年迁建于瑶冈脑宝长山烈士陵园内。
纪念馆为砖木结构,由门厅、灵堂和展室组成,占地面积1401平方米。陈列室分五
个部分,分别展出了历次革命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牺牲的兴国籍烈士照片、塑像、遗物和事迹。
在纪念馆正对面约50米处,屹立着革命烈士纪念塔,塔身为砖木结构,三级四面、高18米,四周均有浮雕和碑文,塔顶有高2米的立体红角星。英名碑由100余米长的石碑环形走廊构成,正面镌刻着全县2.3万余烈士的英名。
“娃娃司令”肖华将军
说到从兴国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军,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娃娃司令”肖华。1916年,肖华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被当地人誉为“神童”。
1927年春天,还在高等小学堂读书的肖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青年组织“赣南青年干社”,开始进行革命活动。
1928年冬天,肖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了兴国暴动。他把红军便衣队引进城,带着几个伙伴用木炭在全城反动分子家的门上画了标记,暴动队伍按记号把反动分子一网打尽。
1929年2月,年仅13岁的肖华进入兴国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学习。不久,兴国建立了共青团县委,肖华被推选为兴国共青团县委书记。
1930年3月,毛泽东来到兴国,肖华向他汇报了青年团的工作。毛泽东发现这个孩子思路清晰而且组织能力很强,便把他调到红4军军部工作。毛泽东把肖华交给红4军政委罗荣桓的时候说:“这娃娃日后会有大出息。”
肖华在红4军军部工作仅一个多月,就利用战斗间隙,把全军青年组织建立起来。以后他又担任了连、营、团政委。1933年夏,他在全军青年工作会议上,提出创建“少共国际师”的建议。不久,在中共苏区的扩红热潮中,组建了一支由共青团组成的“少共国际师”,不满18岁的肖华担任了这支年轻的部队的政委,他率部投入反“围剿”战斗和北上抗日。
长征刚开始时,肖华率领“少共国际师”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完成了掩护军委的任务。1935年1月,肖华调任红1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在“四渡赤水”战役中,他随红2师4团等部队参加战斗,之后又率领工作团协助刘伯承同彝民首领小叶丹歃血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在十七勇士抢渡大渡河时,肖华在河岸边亲自吹起冲锋号鼓舞勇士们胜利地渡过天险。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他随右纵队沿大渡河东岸向北疾进,并带领突击连,一举攻下铁丝沟险关,有力地配合了左纵队胜利抢桥。
抗日战争爆发后,肖华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名震中外的平型关战斗。1938年8月,肖华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推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挺进冀鲁边。此后,他一面调整领导力量,扩大边区武装部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迅速打开局面,一面对反共顽固派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瓦解“冀鲁联防”,打击反动民团,使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得到迅速巩固和发展。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二个月,肖华率4个师经海路抢占辽东半岛,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46年四五月,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指挥5个师,向驻守本溪的肖华部队进攻。肖华放弃本溪,收拢兵力,在鞍山反戈一击,歼敌184师主力,迫使其师长潘朔手下2700余人起义。毛泽东致电称赞道:“鞍山战斗打得好!”同年10月,杜聿明集中8个师,再次同肖华较量,肖华选择杜聿明起家的老本,号称“千里驹”的整编25师开刀,主动放弃安东城,诱敌孤军冒进,设伏新开岭,将敌25师一举全歼,俘虏敌师长以下8500余人,首创东北民主联军一次歼敌一个整编师的先例。
新中国成立后,肖华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从兴国的“赤崽”成长为少共国际师政委;从冀鲁边区的“娃娃司令”锤炼成共和国最年轻的开国上将。1965年,当肖华谱写出《长征组歌》的时候,人们又见到了他作为诗人的一面。
1985年8月12日,肖华病逝于北京,享年69岁。
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简介
上饶集中营烈士陵园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南郊茅家岭,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上饶集中营烈士陵园包括5个参观区,分别为革命烈士陵园、茅家岭监狱旧址、周田监狱旧址、李村监狱旧址和七峰岩监狱旧址。2001年,上饶集中营烈士陵园被列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进入陵园大门,正中央是革命烈士纪念碑,它位于茅家岭雷公山腰,1956年建成,碑高28.5米,呈正方形,其中碑座高7米,长宽各20米,正面刻有周恩来题写的“革命烈士们永垂不朽”九个鎏金大字,碑身后方刻有刘少奇、朱德题词,南北两侧分别刻有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委员会题文,碑底座刻有烈士纪念碑碑文,整座碑为花岗石砌成,给人庄严壮观之感。
向纪念碑正北方前行,首先看到的是十五烈士被秘密杀害处,之后绕着纪念碑顺时针参观,将依次看到烈士公墓、子芳亭、施奇烈士塑像,最后是集中营茅家岭监狱旧址及摆着各种刑具的审讯室。
茅家岭监狱旧址位于茅家岭乡周村境内,这里原是一座“葛仙”庙,1939年夏改为三战区特务机关政治部专员室关押政治犯的秘密监狱,人称“狱中之狱”。闻名全国的茅家岭暴动就发生在这里。
周田监狱旧址同样位于周村,监狱设立于1941年3月,国民党在此地囚禁了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和从东南各省地方上搜捕来的共产党员、爱国进步人士,共700余人。
李村监狱旧址位于上饶县皂头镇李村,原为三战区长官部副县官处招待所,后为囚禁“皖南事变”中下山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的地方。
七峰岩监狱旧址位于上饶县黄市乡七峰村境内,是由七座山峰和一个岩洞组成,当年国民党特务人员,将原庙宇厢房及山洞用木栅隔成数小间成为囚室,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张正坤,教育总队副总队长兼教育长冯达飞、第三纵队五团团长徐锦树等多人被囚于此。
相关史实
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1941年1月发动皖南事变之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人间地狱。
1941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将皖南事变突围未成的新四军干部600余人,以及在东南五省抓捕的共产党员、抗日青年和爱国人士80余人囚禁在茅家岭的七峰岩、周田、李村等处,建立了规模庞大的上饶集中营。新四军军长叶挺关在七峰岩的禁闭室。
集中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所谓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训练总队军官大队,下分五个中队,共600多人,都是新四军排以上干部。另一部分是所谓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特别训练班,下设一个“学员”中队,共100余人,多是从地方抓来的革命人士,也有少数新四军被捕干部。
当时监狱四周构筑了围墙、设起了铁丝网,岗哨林立、警戒森严,并在周围30里以内设置了内层警戒圈。除了由军统特务负责管理监狱以外,国民党还从第三战区特务团调遣了一个加强排担任看守,监狱门外有荷枪实弹的卫兵日夜站岗。
从1941年3月至1942年6月,在一年又四个月的时间里,便有近200名新四军干部和爱国人士英勇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占了集中营成立时700余名“囚徒”的三分之一。
但是,被关押的革命志士依然誓死不屈,在狱中秘密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们先后举行过三次绝食斗争,要求回到新四军大部队中继续抗日。
1942年5月25日,被关押的爱国志士举行了茅家岭暴动。6月,当日军侵占上饶时,集中营迁往福建,17日,在途经福建崇安赤石镇时,中共秘密支部又领导百余名新四军干部和其他爱国人士举行暴动,结果有40余人冲出敌人包围,与武夷山区游击队会合,史称赤石暴动。
赤石暴动
在上饶集中营这座黑狱中,国民党宪兵、特务软硬兼施,对被俘新四军官兵进行了极其野蛮残酷的精神和肉体的迫害、摧残。被囚的共产党员、新四军官兵和其他抗日爱国进步人士同国民党宪兵、特务进行了艰苦卓绝、英勇悲壮的斗争。
1941年9月前,敌人对被俘人员主要采取“怀柔政策”,他们诋毁共产党,诱使被俘人员变节叛变,但被囚禁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毫不动摇。“怀柔政策”失败后,国民党便指示反动军警对被俘人员进行严刑拷打,妄图迫使革命志士屈膝就范,但狱中的同志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得坚定和顽强。他们还秘密成立了党支部,坚持在狱中进行对敌斗争。
1942年5月,浙赣铁路沿线相继被日军侵占,上饶岌岌可危。此时,国民党第三战区的军政机关一片混乱。上饶集中营的党支部立即决定,趁机举行大规模越狱暴动,暴动的时机就选在集中营撤往闽北的时候。
5月25日下午,上饶集中营茅家岭监狱秘密党组织的暴动委员会,发现当天部分看守卫兵外出,当机立断,举行暴动。他们夺取了卫兵的武器后,呼喊着冲出囚室,砸开平时封死的西侧门,除两位同志负伤被敌杀害外,24位同志冲出了虎口。
1942年6月15日,集中营里的其余同志被押往闽北。17日下午,集中营6个中队到达赤石镇崇溪河,休息一阵后开始渡河。第一、二、三、五中队渡河后,很快便继续上路。
此时天色已晚,第六中队刚刚渡河,而押送他们的宪兵还未到岸,正是逃跑的最佳时机!
不远处正是山高林密的武夷山,是红军的老根据地,只要冲进山里,便可以寻求群众的帮助。此时不跑,更待何时?第六中队的秘密党支部果断决定进行暴动,暴动指挥员王羲亭从队伍中站起来,他先是哼了一段《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提醒大家做好暴动准备,接着大喊一声:“同志们,冲啊!”
一声令下,近百名同志一跃而起,奔向武夷山。此次暴动,除11人牺牲和部分失散外,大多突出重围,陆续找到了地方党组织,投入了新的战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