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_一、研究结论(1 / 1)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中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滥觞于1994年曙光BBS的建立,迄今为止,刚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如图8-1)。随后,从1994年到2003年之间,论坛、点评网、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网民的业余生活,也使得社会化媒体的应用更加普及,2004年开始,博客、在线视频、SNS、问答百科等相继出现,2007年开始,国外Twitter的引入,使微博更是成为广大网民追捧的对象,微博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便成为社会舆论的新力量。2011年开始,各类社会化媒体的跨界整合开始成为一种新的尝试。

图8-1 中国社会化媒体发展时间轴谱图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媒介生态,而且也给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均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传统信息管制下的普通公民政治参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本书以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公民政治参与为切入点,通过诸多案例分析,依托于北京大学谢新洲教授课题组开展的互联网影响大调查项目所获取的数据分析,对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公民政治参与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本章将根据案例分析的结果,以及数据统计的结论。对本研究进行总结:首先是研究结论;其次是本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是下一步研究

打算。

一、研究结论

通过案例分析与内容分析,发现社会化媒体成为当前社会舆论的源头和发酵池,对社会舆论的扩散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带来了社会舆论的巨大挑战。由于社会化媒体环境的开发互动、移动泛在以及圈群化与连通等特征,对公民话语权带来了空前的释放、刺激了中国公民意识的觉醒,并促进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进而使得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题范围越来越广:突发事件的政府应对、官民关系、警民关系、城乡关系、劳资关系、贫富关系、医患关系等等的政府处理,反腐倡廉、司法公正等领域,网民利用社会化媒体自发地主张其利益,通过社会化媒体的强社交关系,自主组织参与的共同体,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由于社会化媒体的开放性、连通性以及互动性等特征,使得公民政治参与突破了传统媒介管制下的范围的限制,成为一种真正的泛在参与。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公民政治参与程度受年龄影响较大,一是16岁至24岁阶段,利用社会化媒体政治参与程度较高;二是25岁至40岁阶段,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较为平稳;三是41岁及以上,网络政治参与程度小;(2)公民社会化媒体环境中的政治参与受其学历、收入结构以及基本素养等因素的影响,文化程度在初中、月

收入在500至1999元期间的人网络政治参与程度要略高;(3)微博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首要社会化媒体平台,且利用微博进行政治参与的年轻公民中,18岁至20岁的公民参与的人数明显高于20岁至44岁的年轻公民;(4)网络把关者(如论坛版主、管理等)、网络意见领袖(主要集中在企业/公司管理者、学生、企业/公司职员、专业技术人员等群体)形成社会化媒体中公民政治参与的舆论引导者,说明高素质的网络政治参与群体正成为社会化媒体环境中我国政治生态中影响政治生活和决策的新势力;(5)公民社会化媒体环境下进行政治参与的首要目的是吸引关注,使用微博参与政治活动的群体可以分为有着极强的维权目的以及维权目的较弱的这两类群体。

通过文献梳理以及理论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社会化媒体的公民政治参与主体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困境,首先是民主参与理念与利益追求的矛盾,其次是多元互动与群体极化的矛盾,最后是表达公民权利与现实数字鸿沟之间的矛盾;(2)社会化媒体的公民政治参与治理也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困境,主要包括民主表达与安全维护的二律背反所带来的技术保障困境、理性包容与政治盲从的冲突所带来的有序参与文化困境以及政治参与的规范与虚拟平台的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序政治参与的环境治理困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