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起步
从历史上看,国有企业由来已久,到了现代社会,国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二战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相继组建了相当数量的国企,其中,以社会主义国家为最,并视为立国之本。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这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建国初期百废待举的局面下,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产业基础薄弱,很多行业是空白,形势决定了中国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体系,拥有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才能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经过建国初期的起步和发展,以下几部分组成了基本的国营企业阵容:一是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到了台湾,它带不走的产业就被没收。二是在经过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几乎所有的民族工商业都是通过“公私合营”而变成国有企业。三是将以前很多集体所有制企业,升级过渡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而其中不少经济效益较好、能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的,就被国有企业收编。四是国家投资开办的新企业。
建国后的国企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形成的,建国初期国家为了加速工业现代化,面对国内基础薄弱和国际反华势力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诸领域严密的包围封锁甚至战争威胁,在一无外债、二无内债的情况下开始了工业化进程。为此,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实行政府高度介入工业化的模式。翻身解放的广大工农大众当家做了主人,
深深地感到没有国家便没有小家,没有强大的工业化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更没有小家的幸福安康。因此,他们忘我劳动无私奉献,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家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经过多年的国家建设和不断的财富积累,工业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高速发展。
首先,在改革前的1950~1978年的29年中,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大约取得了5100亿元收入;在1979~1994年的16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民那里提取农业净剩余约12986亿元;从1979~1997年,国家从农村征收了2.7亿亩土地,用于城区扩容、修路、建工厂和开发区。其次,产业工人实行高积累低工资的福利型工资分配制度,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许多都被用于国家建设。
在改革开放前,工农大众对国家的无私贡献,铸就了共和国今天的国企。这是我国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显著特色”。
当然,由于国家在建设强大工业的同时面对的是国际反华势力的层层封锁和战争威胁,基于战略上的考虑,当时在工业产品结构、经济结构和工业布局上主要注重了重工业和军工工业。而国企则严格按照国家计划生产,产品由国家计划调拨和统购包销,虽然由此形成的工业和农业结构不够合理并为以后的国企面向市场和体制改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完全是一种历史性的必然选择。
由于全国人民不断的无私投入,国企得到了突破性发展。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产值占64%;到1975年我国工农业比例则飞跃性地上升为工业占国家经济生产的72
%,农业则仅占28%了。也就是说,在短短20多年,我国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以至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评论说:“曾经长期被轻蔑为‘东亚病夫’的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小于比利时工业规模的工业开始,在毛泽东时代结束时,却以世界上6个最大工业国之一的姿态出现了。”他同时赞道:“毛泽东的那个时代……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
因此,面对中国国企的艰难历程和空前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引以自豪并要永远记住:国有资产不仅是工农大众的血汗积累而成,更是国家的执政之本和强国之本。没有全国工农大众牺牲“小我”的无私奉献,就没有强大的国有资产,就不可能完成工业化进程,就不可能在短短不到30年时间走完别的国家需要100年甚至200年才能走完的路。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事实,在经过多年的国企发展后,由于先天和后世的种种原因,导致国企发展出现了曲折。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企业权力过于集中,经营没有自主权,政企职责不分,又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经营效率低下,严重亏损,债台高筑,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可以说,在此形势下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再适用于我国经济发展,国有企业也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刻。于是,当中国的计划经济之路到1978年走到尽头之后,国企改革就势在必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