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及注释(1 / 1)

茶经 [唐]陆羽 587 字 1个月前

卷上

一 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1),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2)之。其树如瓜芦(3),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4),蒂如丁香,根如胡桃。{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栟榈,蒲葵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砾,苗木上抽。}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11)疾。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12)、甘露(13)抗衡也。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14),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15)。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16)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17),使六疾(18)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1)巴山峡川:指今重庆东部、湖北西部地区。

(2)掇〔duō〕:拾取。

(3)瓜芦:即皋芦。形状像茶,味道极苦涩。

(4)栟榈〔bīng lǘ〕:亦作『栟閭』,古书上指棕榈。

(5)《开元文字音义》:由唐玄宗李隆基所撰,又名《圣制开元文字音义》《御制开元文字音义》,已失传。

(6)荼〔tú〕:古书上指楸树或茶树,这里指茶树。

(7)扬执戟:即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

(9)郭弘农:即两晋文学家郭璞〔276年―324年〕。

(10)荈〔chuǎn〕:古代主要的茶的名称之一,现在已经用得很少了。

(11)瘕〔jiǎ〕:腹中结块的病。《正字通》中记:『腹中肿块,坚者曰症,有物形曰瘕。』

(12)醍醐:有三种含义,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佛教用以比喻佛性,《大般涅槃经·圣行品》中记:『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醍醐最上……佛亦如是』;比喻美酒。此处为第一种含义。

(13)甘露:露水。

(14)卉莽:卉,草的总称。《说文》中记:『卉,草之总名也。』莽,即草。《小雅》:『莽,草也。』此处的『卉莽』应泛指杂草。

(15)百济、新罗、高丽:唐时位于朝鲜半岛上的三个小国,其中百济位于靠近东海的半岛西南部,新罗位于靠近日本海的半岛东南部,高丽与中国接壤。

(16)泽州、易州、幽州、檀州:均为唐时地名。其中,泽州属河东道,为现今的山西省晋城;易州、幽州、檀州属河北道,分别为现今的河北易县、北京市区、北京周边的密云。

(17)荠苨〔jì nǐ〕:药草。又名地参,桔梗科,根为胡萝卜状,与人参形似,味甜,可入药,但药效与人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