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原先像粟、黍、稷、麦、菽一样,浑然长于山岭野外。在不辨谷蔬与植被的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伸出手采摘了第一片茶的叶子,入口等待片刻后,那微微苦的叶子,在舌尖生出了一股甘甜。回味许久的甘甜是茶给予人类勇气的馈赠,也是茶给人的希望。就是从那刻之后,从人与茶的第一次相遇之后,茶这种植物便从千万种植物中走了出来。
古人将茶放进了药罐,以解四肢乏力头脑昏眩之症;将茶供奉到了祭坛,以祭奠神圣的祖先;将茶在深秋的清晨移植到茶园;将茶与药分开,调入了蔬粥;将茶传入北方,其他民族随后把茶与牛奶、羊奶等汁液混合;再后来,茶与粥分开,变成了现在的茶。从第一口咀嚼,到第一杯入水成汤,茶是什么时候和药分开的,谁也说不清了。但是把茶与粥分开成了茶,则是在唐朝,在陆羽这里;把茶从“南方之嘉木”传到海外也是在唐朝,在陆羽这里。
《茶经》上卷分为三部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二之具》中的“具”指采茶、造茶、藏茶的十六件工具:籝,灶,釜,甑,杵臼,规,承,襜,芘莉,棨,朴,焙,贯,棚,穿,育。这些器具,有些在唐朝已经存在,有些是陆羽做了改良,而有些则可能为陆羽的独创。通篇读完《二之具》,似在说采茶、造茶以及藏茶的器具,实为详细叙述制茶成饼的过程。
采茶,蒸茶,捣茶,拍茶,焙茶,穿茶,制茶成饼,藏茶,十六件制茶工具在每一道程序中如何使用,器具制作的规格、尺寸、材质,文字简洁却不失详尽。
凡识字的人,依照这份“说明书”,不仅能制造出造茶的工具,制茶成茶饼也成了易事。虽然《三之造》中同样介绍了造茶的过程,但对造茶的过程却只一笔带过,重点转移到介绍采茶的时节、天气,经造茶工艺所成的茶品等级,以及如何辨茶。完整的制茶成饼过程被陆羽偷偷藏在了《二之具》中。
唐代以前并无完整文字记载制茶法,饮茶的方式一般也限于将鲜叶采摘后直接生煮饮之,或者简单晒干随时煮饮。陆羽记录下了制茶成饼的器具与工序,虽不能说从此之后人们才开始把茶制成茶饼,但可以肯定的是,从《茶经》记载了制茶为饼的工具与方法之后,制茶成饼才得以在中国各地传播。
事实上,上元初年,陆羽开始著书,公元764年《茶经》一书纂成。大历二年,也就是公元767年,《茶经》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制茶成饼的技术也被茶人们所掌握,再后来就有了运输到海外的茶饼。正因为茶被制成了茶饼,大大方便了茶的运输,茶才能穿越古城、高山、荒漠、大海,被运送至世界各地,那些采茶人未曾去过的地方,印证了世间最初的联结起源于这些美好有益的商品。
也正是因为茶被制成了饼,改变了以前即饮即制的现状,茶像长了翅膀的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制茶成饼,没有因为朝代的更替而随其他事物一样流入历史的长河消失不见,反而一直延续至今。
此外,《二之具》的制茶工具,与茶直接接触的器物多以竹制,比如采茶的籝、蒸茶的箅、捣茶的杵臼、晾茶的芘莉、穿茶的朴、焙茶的贯、藏茶的育等。竹和茶,是君子所追求的两种圣洁之物,它们均生长于人迹罕至的寂静山林,携带着令人心安的清新香气,在制茶的过程中,通过器物让茶和竹完美相遇,仿佛经历过火热的锤炼璀璨了彼此的圣洁。
功夫用深,精妙自现,读《茶经》的次数越多,恍悟陆羽用心与严谨之处也愈多。
去年夏天在东京的谷中银座逛街,街的中央有一家老茶铺,经过时,看到店门口摆了一个圆形的茶饼,淡青色的茶纸上写着“产地:中国福建”。
这是只有中国才有的茶饼,古人用智慧造就的茶饼。蒸压过后的茶饼,较之散茶,紧紧相拥的叶芽,经年累月,味道未曾减淡一分,在茶饼再次被击碎入水的瞬间,被时间仔细尘封的醇厚和生出的淡淡甘甜,一抹茶香,一生悠远。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当你打开一饼老茶的封纸时,肯定会有什么东西穿过时空来到你身边,气息似茶的醇和,一股喜悦安宁落入心底,**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