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经的喜悦(1 / 1)

了解了《心经》大概的意思之后,便可以开始抄经了。

为什么要抄?念念不就行吗?说得也对。但做任何事,注意力集中,总是好事。

念《心经》,总不比抄《心经》来得印象深刻。

我们有了疑问,有了烦恼,求佛,是一个轻松的方向。在念《心经》的过程中,我们得到平静,如果能抄抄经,那更可以像经文中所说:“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更是“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了。

抄《心经》应有一个仪式,但很繁复,让和尚僧人去做吧。我们俗人,至少要做到的,是沐沐浴,或最基本的洗干净手。

然后,可能的话,焚一炉香,学会焚香也是一种乐趣。首先找个香炉,里面铺满香炉灰,点着引子,把削得细小的檀香木一根根架成三角形,最后看它慢慢燃烧。

“哗,何必那么大阵仗?”你说。

好,点一根香,总行吧?

在书桌上铺一张纸,最好是有红线分行的那种,不然白纸也行,看着经文,开始抄经。

[东晋]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唐人摹本)

我的书法和篆刻老师冯康侯先生教导:“临帖时,别一个个字照抄,而是一句句照抄。”切记,切记。

用什么工具都行,钢笔也无妨,但最好是毛笔,别怕,它只是一管竹和一撮毛的组合,不是怪兽。我们永远是主人,它是奴隶,如果你会用筷子,就能掌握毛笔。

担心写不好的话,可以把第一句的“观自在菩萨”写完再写,写个五十次,你便知道不是那么难嘛,那么就可以重复再抄第二句的“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了。

什么字体呢?楷书、行书、隶书或草书?都行。

《心经》是庄严的,我还是建议先用楷书,抄熟之后再用行书也不迟。

临字帖,当然要选最好的古人字迹,书法家从古至今无数,但精华来自老祖宗王羲之,止于苏轼、米芾、黄庭坚和蔡襄的宋朝四家。

王羲之的字可从《集字圣教序》学起,而宋四家的各有名帖,《圣教序》中字形很多,可以找来写《心经》,而其余名家的,可从《宋四家字典》一个个字翻出来。

如果你嫌这一切都太麻烦,那么用你自己的字形去抄好了,不要紧的,只要你肯做。

我自己的抄经过程中,临摹过很多名家的《心经》全文,最后我发现字体最安详只有弘一法师的书法。

弘一法师是丰子恺的老师,原名李叔同,早年留学,是个公子哥儿,演话剧、办文艺活动,临魏碑,书法极美。返国后当老师,又能作曲,留下不少儿歌,最后出家。因为他是位知议分子,对佛教的理解有别于平凡的和尚,我认为阅读他的演讲稿和论文,足矣。

法师晚年的书法,已尽失火气,达到最平静的层次,是真正的和尚字,而书《心经》,有什么好过和尚字呢?

原稿可从《弘一法师全集》中找到,大陆也出版过线装书的精装本,可以买来临摹,最为完美。

学写字,最初要求变化,把《心经》中出现最多的“色”“空”“无”那几个字,用不同的结构去使用,像“无”字有时写成简写的“旡”,等等。

到了弘一法师的《心经》字体,纯朴可爱,重复就重复,也不必变化了。能领悟这种心态,又更进入深的一层。如果像《心经》上所说:“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那么,弘一法师的书法,是无上书法,是无等等书法。

在一九二三年,弘一法师曾受印光大师的教导:“若学经,宜如进士写策,一笔不容苟简,其体必须依正式体。”所以他用的都是楷书,一笔一画皆以缓慢、恭敬的节奏进行。

我们学习弘一法师的书法,必须学习这个精神。用和平的心态来写《心经》时,就可以气定神闲地走入“静”的境界里。

而弘一法师在圆寂之前,最后写的四个字,并不像和尚字,这“悲欣交集”四个字最美,最自然。法师生前喜欢写的一副对联是:“自性真清净,诸法无去来。”达到这个境界,他的“悲欣交集”,不必用和尚字,是真性字了。

[北宋]苏轼《寒食诗帖》

[北宋]黄庭坚《跋苏轼黄州寒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