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与国计民生相关紧密。隋唐五代时期,农业科技、农田水利及河防、航运、城市供水等水利事业,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和进步。
一、农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隋及唐前期,由于推行均田制,使广大劳动人民获得了土地,同时,统治阶级又实行了较为宽松的农业政策,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出现了“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10]的局面。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人们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于是向山地开荒,出现了畬田;又利用濒河滩地和湖泊淤地而产生了圩田。
畬田,是指焚烧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种方法。畬田在唐诗中多有反映,如杜甫有“畬田费火耕”[11]之句;白居易有“灰种畬田粟”、“春畬烟勃勃”[12]之句。杜甫是唐玄宗时人,生活到安史之乱以后,白居易是唐后期人。他们的诗句说明唐开元、天宝以后,畬田的开垦已十分普遍。
关于畬田的造田方法,南宋范成大《劳畬耕》诗序中说:畬田,“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无雨反是”。所谓“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说明畬田是开山造田。“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开山造田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圩田,是在低洼地四周筑堤防止外水自由流入的农田,是人们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在治水的同时,已围淤湖为田。起初筑土堤主要是用来挡水,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利用堤岸、涵闸、沟渠而建成相应的水利工程来保护耕地。堤上的涵闸,平时闭闸御水,旱时开闸放水入田,也可以用提水工具把水灌入或排出,因而水旱无虑。圩田在唐中叶以前发展缓慢,唐后期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圩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又由于南方河流纵横,以致发展成圩圩相接,并与河渠相结合的完整体系。唐代在浙西还设有营田司负责堤防堰闸之事,每年派人巡查江河湖道,清理淤浅,充分保护对圩田的开发利用。到五代时期,吴越的圩田发展的规模更大,“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潦不及,为民美利”[13]。
唐代的南方处于一个很重要的开发时期,圩田很好地解决了南方河滩及湖泊淤地的利用问题,从而促使了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
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也得到了改进。
隋唐时期,政府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当时劳动人民也充分利用水利资源,除了以前已有的桔槔、辘轳、翻车还在普遍使用外,劳动人民又创造了连筒、桶车、筒车、水轮和井车等新的灌溉工具。
高转筒车图
连筒的制作方法是用粗竹相连,打通竹内的关节,用以引水,它的优点是能够架越涧谷,把水引到对岸。
桶车是“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14]的水车。
筒车的形状类似纺车,在其四周缚以竹筒或木筒,利用水力推动,“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15]。
水轮即水转翻车,制作与人踏翻车相同,只是改用水力推动而已。唐代陈廷章写过一篇《水轮赋》,描述它的运转情况和功能;刘禹锡在《汲机记》中也叙述河岸住宅,利用它汲水以供灌溉的情况。唐朝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大和二年(828年),曾令京兆府造水车,散给百姓以供灌溉之用。
井车是在井上使用,用于平地灌溉的工具。它由许多水斗组成一条汲水链,通过齿轮旋转带动,把水源源不断地提取上来,刘禹锡在《何处春深好》一诗中云:“接比栽篱槿,咿哑转井车”,不仅提到井车,还描述了井车的运转声音。
除了引水工具的增加以外,耕作工具也有了改进,其中最主要的是曲辕犁的推广和应用。
唐以前使用的犁是直辕的,唐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长江流域出现了曲辕犁,因其首先推广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又被称江东犁。对曲辕犁的构造,唐代陆龟蒙在《耒耜经》中有详细的介绍。
曲辕犁由11个木和金属制作的零件组成,全长1丈2尺(唐尺,合今3.6米)。和以前的直辕犁相比,有这样一些改进:直辕改为曲辕,便于转弯,操纵时也灵活省力;犁上添置了犁评,可以调节犁铧入土的浅深;犁梢和犁底分开,可以根据犁梢摆动的幅度,调节耕垡的宽度;有犁壁装置,并竖于犁铧之上,两者成不连续曲面,耕地时能够自由碎土、松土和起垅作亩;犁辕前面有能转动的犁槃,便于耕畜牵引时犁身的摆动和换向。这些都说明曲辕犁的构造已相当进步,其形体构造也与今天的中式犁相近。曲辕犁在当时的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除农业工具的改进外,农业栽种技术也有了提高。这其中最主要的是稻谷育秧移栽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有着长久的种植历史,水稻移栽也早已见于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中。唐安史之乱以后,由于江南土地不断被开发利用,稻田的垦种面积不断扩大,并且在北方陆稻栽种技术的启发下,南方开始推广和设置秧田,即从直接插种于大田,变为先插种于秧田,再移栽于大田。集中育秧节约了用水,也便于管理和使用壮秧技术,从而达到丰产的目的。唐中叶以后,育秧技术已比较普遍,如杜甫描述四川育秧移栽的情况说:“插秧适云已,引溜加灌溉”;又白居易描写长江中下游等地的情况说:“泥秧水畦稻,灰种畬田粟。”
在育秧移栽技术推广的同时,秧田、稻田也已经作畦作埂,使土地平整成块,以便于下种、移栽和管理。当时还总结出一些下种、育秧和移栽的经验,如接种要先看当年的气候早晚,寒暖之宜,然后下种即可保证丰收。因为插种过早,秧苗会受寒潮伤害,造成烂秧,插种晚了,耽误了农时,也育不成壮秧。秧田面积也不宜过大,还要保持活水及水层的深浅均匀适度,以免对秧苗造成损害。又因为生肥会损坏秧苗,施肥也要用发酵腐熟后的肥料。
葵口浅底白瓷茶碗(唐)
育秧移栽技术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同时为水稻的一年两熟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古代蚕桑业是仅次于粮食的生产部门。隋朝和唐前期推行均田制,以北方为主的大部分地区,每户都分有桑田,并在此基础上征收绸绢和丝绵,这极大地促进了蚕桑业的发展。当时已经用营养繁殖的压条法培育种苗。在播种育苗方面,已经比较细致地运用选椹、畦种、育苗、移栽、截条、剪枝等技术,对采叶的时间、数量和部位也都有了详细的规定,并且还培育出不同品种的桑树。唐后期,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蚕桑业也兴盛起来,据唐李肇《国史补》记载:“初,越人不工机杼,薛兼训为江东节制,乃募军中未有室者,厚给货币,密令北地取织妇以归,岁得数百人,由是越俗大化,竟添花样,绫纱妙称江左。”南方的蚕桑业很快超过了北方地区,桑田的种植面积扩大了,桑树的种植技术提高了。当时育成了叶肉厚、花椹少、树体生长快的湖桑品种,还运用嫁接技术培育桑苗,并采用剪定方式控制桑树的生长期等。
陆羽瓷像(五代)传河北唐县出土
茶树的发现和利用在我国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到唐代饮茶之风逐渐兴起。这时茶叶的生产和加工,逐渐成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的一个重要部门。在栽培技术方面,已经知道要选择光照好,又有林木遮阴的南向或东南向的丘陵斜坡地,及排水良好、持水率高、通气孔多、营养丰富的岩石风化不久而形成的土壤。此外,对种植方法、茶苗出土后的管理、采摘时间,都形成了一套技术要求。其中沙藏催芽法,即“熟时收取子,和湿沙土拌,筐笼盛之,穰草盖。不尔,即乃冻不生,至二月出种之”[16],至今仍为茶农所采用。
唐以前的饼茶青草气味很浓,为了去掉青草气味,唐代发明了“蒸青”制法,即“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17]。这种方法需掌握恰当,技术要求很高,但优点是杀青迅速而均匀,降低了制茶的苦涩味。蒸青技术在唐时传入日本,现在日本、东欧和印度的绿茶制法仍被广泛使用。
唐代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804年),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小时为僧人所抚养。当时寺庙饮茶风很盛行,陆羽从小就受这种风气的影响,长成后又曾隐居名茶产地苕溪(今浙江吴兴)。他熟悉当时各种饮茶习俗,从而写成《茶经》一书。
《茶经》共3卷,约9000字,分为10个专题。卷上讲茶树的形态、名称;茶叶的品质与土壤的关系;茶叶的种类和制茶方法等。卷中介绍煮茶和饮茶的各种用具。卷下讲与茶有关的各种知识,如煮茶的方法、饮茶的知识、饮茶的故事与药方、茶的主要产地、简便的制茶和煮茶的过程等。
《茶经》是唐代种茶、制茶及饮茶经验和技术的总结,传播了茶业的科学知识,促进了茶业的生产发展。之后,茶业专著相继出现,著名的有卢仝的《茶歌》、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廙的《十六汤品》以及五代时蜀毛文锡的《茶谱》等。
隋唐五代时期,园艺经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人们已会运用人工栽培技术生产食用菌,具体方法是:“畦中下澜粪,取构木可长六七尺,截断槌碎,如种菜法于畦中匀布,土盖、水浇,长令润如初。”并将“小菌子,仰杷推之,明旦,又出,亦推之”[18]的办法,帮助菌种扩散,借以培养大菌。还会利用温泉提高地温,促进瓜果蔬菜的早熟。对此,唐诗人王建在《宫词》中描述说:“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另外,果树嫁接技术已较普遍,水果保鲜技术也已产生,并人工栽培牡丹、芍药、兰花、**等著名花卉及培育各种盆景等。
唐代的畜牧饲养业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时有由政府专门机构管理的官牧,饲料搭配非常讲究,并能根据家畜的不同情况,规定不同的供给标准。
二、水利事业的新成就
隋唐五代时期,非常注意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复和兴建。
隋朝建立以后,在积极整顿经济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也注意兴修水利工程,如开皇初,都官尚书元晖曾“奏请决杜阳水灌三畤原,溉舄卤之地数千顷,民赖其利”[19]。又如蒲州(今山西永济)刺史杨尚希,“引瀵水,立隄防,开稻田数千顷,民赖其利”[20]。据《隋书·地理志》载:当时京兆郡的武功县有永丰渠和普济渠;在泾阳有茂农渠;在沁水有利民渠等。
入唐以后,唐王朝更加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唐前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北方的水利工程多是开渠引水灌溉的。就京师所在的关中而言,水利资源比较丰富,泾、渭、灞、浐等大河都流经其间,在唐以前关中有郑国渠、白渠、成国渠等著名的水利工程。
郑国渠是秦始皇时采纳韩国水利专家郑国的建议开凿的,自中山西瓠口(今陕西泾阳)引泾水东流,至今三原北会合浊水,利用浊水及石川河水道,再引流东经今富平、蒲城之南,注入洛水。渠长三百多里,“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灌溉面积约等于现在280万亩),使关中成为沃野,汉、魏时,为泾水流域主要的灌溉系统。
白渠始开凿于汉武帝时期,因是采用赵中大夫白公建议,故名白渠,亦称白公渠,位于郑国渠南。自谷口(今陕西礼泉东北)分泾水东南流,经高陵、栎阳(今镇东北),东至下邽(今镇东南),南注入渭水,长达200里,当时溉田四千五百余顷(约合今28万亩)。渠成,民得其利。
成国渠是汉武帝时开凿,自今陕西眉县东北的渭水北岸,引渭水东流,经今扶风南、武功、兴平、咸阳之北,至灞、渭会合处东注入渭水。三国时,魏国又征集民工自陈仓(今宝鸡市东)引汧水东流和汉成国渠相接,总称成国渠。
至唐,郑国渠、白渠和成国渠,因年久失修,泥沙淤积,已很难进行灌溉。唐建立以后,即派人对这些水渠进行修治,清除泥沙,重新疏通,恢复其灌溉作用。三渠共可溉田数万顷。此后,唐朝还不断派人检查,维修保护,使郑、白、成三渠,很好地发挥了灌溉作用。到唐德宗时期(780—804年),又组织人力在郑、白渠以南,另开辟了太白渠、南白渠和中白渠,通称“三白渠”,沿渠设置了28个斗门,控制水流和适时灌溉,三渠之间,还有支渠相连,总灌溉面积达万顷以上。成国渠也在咸通十二年(871年)加以重修,可以灌溉“武功、兴平、咸阳、高陵等县田二万余顷”[21]。
除上述外,其他古渠道也得到了修复,如《旧唐书·姜师度传》载:师度为同州刺史时,“于朝邑、河西二县界,就古通灵陂,择地引雒水及堰黄河灌之,以种稻田,凡二千顷,内置屯十余所,收获万计”。当时不仅修复古渠道,而且还开凿新的灌溉渠,如姜师度任华州刺史时,曾开凿了敷水渠、利俗渠、罗文渠等,由于他“好沟洫,所在必发众穿凿”,当时人称他是“一心穿地”的水利专家[22]。据史书记载,唐前期开凿的重要渠道及其他水利工程就有一百多处,遍及全国各地。除上述的关中地区外,蔡州新县(今河南息县)有玉梁渠,溉田三千余顷;河套地区的唐徕渠规模更大,渠长200千米,有支渠五百多条,可溉田六千顷以上。新疆焉耆一带的渠道工程也很大。在南方偏重排水和蓄水等工程,特别是东南地区的堤、堰、塘、陂非常盛行。规模最大的有朗州(湖南常德)的北塔堪、右中堪,扬州的爱敬陂,沿海地区的海塘,等等。大的工程可灌溉田万顷,小的也可灌溉田数千顷。
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的农田水利工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著名的有它山堰水利工程和塘浦圩田灌溉系统。
它山堰坝长一百余米,坝身总高10米以上,整个大坝用大石块叠砌而成,是我国建坝史上首次用块石砌筑而成的拦河滚水坝。而且还可能是一座空腹式重力坝,据宋代魏岘的《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记载:其“堰身中空,擎以巨木,开如宇屋,每遇溪涨,则有沙随实其中,俗称护堤沙。水平沙去,其空如初,人以杖试中,信然。堰低昂适度,广狭中度,精致牢密,功侔鬼神,其与他堰杂用土石竹木砖,稍久坏者不同”。这可能是利用坝身中空减弱水对条石的冲击,同时又利用洪水中挟带的大量泥沙自动填塞坝心,从而增加坝体的稳定性。
它山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唐以后不断增修,一直起着拒咸蓄淡、灌溉农田、饮用居民的有益作用,直到1975年在鄞江上游建成新坝,它的作用才被代替。
塘浦圩田系统是结合圩田修筑的水利工程,是与中唐以后南方圩田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的。塘浦是指湖区的河网,沟渠东西向者称为横塘,南北向者称为纵浦。塘浦圩田工程就是开挖塘浦,疏通积水,并以挖出的土构筑堤岸,兼有防御外水和从事灌溉的作用,堤内则利用湖泊淤地发展成为农田,也就是圩田。塘浦圩田工程往往发展规模较大,河渠网状密布,形成一个几万亩的灌区。当时以太湖地区的塘浦工程最为著名,据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称:“嘉禾(今嘉兴)大田二十七屯,广轮曲折千有余里”又称“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可见太湖塘浦圩田工程在当地经济的发展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到五代时,又疏浚湖水入海的通道,保持了湖水入海的通畅,更有利于塘浦圩田的发展,塘浦圩田工程的日益完备,确保了农业的丰收。
隋唐五代时期,海潮的冲击对沿海各地危害很大,为了抵御海潮的侵袭,当时人们修筑了捍海塘。捍海塘在唐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江浙海塘工程,在唐代主要兴筑过三次,第一次是开元元年(713年),在杭州盐官县(治今浙江海宁西南盐官镇),筑防海堤“长百二十四里”。第二次在开元七年(719年),增修防海塘,“自上虞江抵山阴百余里,以蓄水溉田”。第三次在大历十年(775年)和大和六年(832年),增修会稽县(今浙江绍兴)“防海塘”,长度都在百里以上,[23]这些工程有效地阻止了海潮的危害。
到五代,吴越地区的劳动人民又创造了“石囤木桩法”,制服海潮的冲击。具体作法是:沿岸筑石堤,在距离石堤几丈以内设下许多盛满石块的长形竹笼,再打下几行粗大的木桩维护竹笼,使堤成为坚固的捍海塘。吴越时最著名的为杭州捍海石塘,并在此基础上扩建的杭州,有“地上天宫”之称。
隋唐五代时期北方河患较多,尤其是五代时期,战争频仍,以水代兵,短短的55年间,黄河河患达18次之多。这一时期对黄河进行较大规模的治理是从唐玄宗时开始的,开元十年(722年)六月,博州黄河堤坏,唐玄宗派博州刺史李畲、冀州刺史裴子余和赵州刺史柳儒等治理,并命萧嵩为按察使总领其事。到开元十四年(726年),冀州河溢,魏州黄决,当时的济州刺史裴耀卿在未奉朝命的情况下,率众治河,成绩显著,济人为他立碑颂德。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对黄河还有两次大规模的治理。一次是在元和八年(813年),滑州河溢,郑滑节度使薛平、魏博节度使田弘正,经宪宗批准,征役万人,于黎阳界开古黄河道,分黄河水流入,“滑人遂无水患”[24]。另一次是咸通四年(863年),东都暴水成灾,滑州刺史萧倣经唐懿宗准许,施工两月,“移河四里”,平息水患。[25]
五代时期,河患增多,治河兴役也频繁,但多收效一时。后周世宗时,针对当时黄河大堤连年崩溃的情况,命宰相李谷督师6万,堵住连年决口,才使黄河水患平息了一段时间。
当时除黄河外,北方的其他河渠也不断造成水患。如唐初滹沱河和滱河时常泛滥,淹没农田,毁坏房屋,河水暴涨,更散为津渚,几百里尽成泽国。贾敦颐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迁为瀛州刺史,即组织人力疏浚河渠,使水流畅通;又修筑堤堰,使河水不能泛滥,从而治伏了河水。又如薛大鼎于贞观、永徽之际在沧州(治今河北沧州东南)刺史任内,开通无棣渠以减轻当地水害,又灌溉了流域内的田地,之后,他还组织当地人民掘通流经境内长芦、漳、衡三条河,“泄汙潦,水不为害”[26]。
由于隋唐五代时期治河实践的增多,治河经验和技术也有了进步。当时已有被称为遥堤的大堤,并大量用草堵塞堤岸,也就是运用帚工技术,其方法是将薪柴、竹木、软草等夹以土石捆扎成帚捆,连接起来用以保护堤岸和堵塞决口,能很好地抵抗水的冲击。
隋唐五代时期,不仅防治水害和发展农田水利工程,而且还进一步利用水资源,发展航运,这方面最值得称道的是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已开凿人工运渠,战国以后人工运渠逐渐发达,由于不继的开凿,到隋以前已初步形成沟通江、淮、河、海四大水系的人工运河轮廓。
隋朝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需要关东财赋供给京师,当时最便捷的交通是通过水路运输,但隋建立后,因“渭水多沙,流有深浅,漕者苦之”[27],公元584年,隋文帝杨坚命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长安城)北,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广通渠是在汉代漕渠基础上开浚的。到公元587年,隋为了灭陈,又于“扬州开阳渎,以通运漕”[28]。山阳渎自山阳(江苏淮安)引淮水,到江都县的扬子津(今扬州南)入长江。这条水道原称邗沟,最早为春秋末吴王夫差所开。公元595年,隋文帝又“诏凿砥柱”[29],整治黄河三门峡险段,这些为开凿大运河打下了基础。
公元605年(大业元年),隋炀帝杨广继位以后,开始大规模开凿运河,征调河南、淮北一带一百多万人民,从西苑(洛阳西面)引谷、洛二水到达黄河,再从板渚(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入汴水,复自大梁(开封)之东引汴水入泗水,最后达于淮水,这被称为通济渠。608年,又征调河北民工一百多万,引沁水南达于黄河,北到涿郡,这被称为永济渠。610年,又从京口(镇江)引长江水到余杭,沟通了长江与钱塘江水系,这被称江南河。至此,大运河全部开通。
大运河的开通,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穿了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五省,全长两千五百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到唐玄宗以后,京师对江淮财赋依赖日益增强,为了保持运河的畅通,政府不断组织人对大运河进行整修和疏浚,大的工程为开凿三门山,在三门山北另辟比较安全的新河,名开元新河。由于大运河是利用天然水系,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不能均衡供水,在江淮缺水时,当时人们就引附近湖泊陂塘水济运,为了能灵活节制用水,还在运河上设置了斗门。具体方法是用木制成排,安放在斗门两侧石墩上,蓄水以待行船,船到时,拉开木排放水过船,如此反复分段开闭,就可通行舟楫。斗门关闭后还有防潮水和洪水涌入的作用。此外,唐代还沿运河修了许多支渠,以形成交通运输网和兼有灌溉之利,“自是天下利于转输”,“运漕商旅,往来不绝”[30],大大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隋唐时期在城市供水方面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唐都长安面积达84平方千米,人口100多万,为了保证用水,当时大致建有供水工程8处,漕运兼供水4处,另还有排水系统,沟渠或明或暗,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由于水利工程频繁,测量仪器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当时的水准仪,由“水平”、“照板”、“度竿”三部分组成,可以利用仪器的水平视线和标尺测竿的配合,去测两地间高差,这是测量史上一个重大成就,其工作原理至今仍在使用。这种仪器的配合运用,还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隋唐时期还十分重视水文的观测和记录。著名的四川涪陵县长江中的白鹤梁石鱼枯水题刻,共163则,记录了自唐广德二年(764年)以来72个枯水年份。据此分析,长江上游每三五年有一次枯水期,十至数十年有一次较大的枯水期,这为后世研究长江水情提供了历史数据。
隋唐五代时期还重视水利建设的管理,唐代在中央工部下设水部,“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凡舟楫灌溉之利,咸总举之”。又设都水监,“掌川泽津梁之政令”,“凡虞衡之采捕,渠堰陂池之坏决,水田斗门灌溉,皆行其政令”。基层管理人员职责还具体到渠堰斗门。唐代还制定了非常细致的水利管理章程《水部式》,对农田水利的管理,水碾水硙的设置,用水量的规定,航运船闸、桥梁、津渡等的管理和维修,各级水官的职责以及水手、工匠、夫役和物料的来源及分配等,都规定得很细致,这一严格的水利法规,标志着唐代水利事业的进步。到五代还设立了堤长,建立了“每岁差堤长检巡”的制度,沿河官员还兼带“河堤使”,这说明在河防管理上较唐代又有了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