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的领域本极宽泛,《隋书·经籍志》史部有13个类目,除正史、古史(编年)外,尚有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新、旧《唐书》艺文、经籍志大体沿用这个分类。由此可知,隋唐五代的史学著作,除了前述“六书二史”、《史通》、《通典》外,还有很多。本节选择那些从不同角度展示隋唐风采的史著,分类加以介绍。
一、《唐律疏议》、《大唐六典》与《唐会要》
唐朝是一个极重视法制建设的时代,这几部书正是唐朝法制建设成就的集中反映。
《唐律疏议》30卷,长孙无忌等撰。这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一部封建法典。
唐朝的法典有四种形式:律、令、格、式。律是国家大法,是刑法典。唐朝在高祖武德时期,就依据《隋律》,制定了《武德律》12篇。贞观年间,唐太宗又命令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重加删定,历时10余年,修定《贞观律》,分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12篇,500条,成为唐律的定本。唐高宗时,除对律文做了一些个别调整外,针对律文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解释无凭、“触涂睽误”等问题,在永徽三年下诏令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撰定《律疏》30卷,颁行天下,这就是《唐律疏议》的来源。全书以《贞观律》律文为经,按照12篇的顺序,对502条律文逐条逐句进行铨解和注释,辨析疑异。在颁行之后,与律文并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唐律疏议》中广泛征引唐代的令、格、式,涉及唐代各种典章制度,是研究唐代法律以及唐代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史料。另外,唐律本身是集战国秦汉至隋封建法律递变之大成,《疏议》编撰时,又根据秦汉以来的封建法律理论叙述其源流,阐释其微义,补充其未备,这使《唐律疏议》成为我国封建法典的范本,不仅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封建法制建设也产生了较大影响,被称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的代表作。
《大唐六典》30卷,题唐玄宗御撰,李林甫等奉敕注。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
唐朝发展到开元年间,达到极盛。盛世修典,自古皆然。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令“法以《周官》,勒为唐典”,即模仿周公制礼作乐,撰唐六典:理、教、礼、政、刑、事典。但是由于唐制与《周礼》之制全不相同,难以傅会,历久不能成书。后来监修张说委任毋煚、徐钦、韦述等采用变通的办法,“以令、式分入六司,像《周礼》六官之制,其沿革并入注”[78]。后经张九龄、李林甫监修,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成书。
《唐六典》基本上以唐朝前期的行政机构为部类,按照当时的政府组织形式,分部门编列其编制品秩,陈述其职掌权限,并附注历朝沿革、故事,“一代典章,厘然具备”[79]。这是对盛唐行政机构及其职能的最完备的记述,对后人研究唐朝政治体制,具有重要的价值。
《唐会要》100卷,虽题北宋王溥撰,但王溥之书主要是依据唐人苏冕兄弟的《会要》和崔铉、杨绍复等撰的《续会要》修成的。
“会要”体的首创之功,应归于苏氏兄弟。《新唐书·苏弁传》记载,苏弁为唐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是唐高宗时名相苏良嗣的从孙。此人“通学术,吏事精明”,曾任判度支,和杜佑一样,是位理财家。其家藏书2万卷,当时称“与秘府埒”。大约在贞元十九年(803年)《通典》进上的同时,当时担任杭州刺史的苏弁与兄苏冕“缵国朝故事”撰成《会要》40卷,分类记述唐高祖至唐德宗时唐朝典章制度的变迁。该书本为私修,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年),由宰相崔铉监修、由修撰官杨绍复等官修《续会要》40卷,补录了德宗至宣宗时的有关资料。宋初王溥等只将二书合并统编,又采录宣宗以后史事,共成百卷。书中记高祖至德宗时事最详,德宗至宣宗时事次之。书中多次出现“苏氏议曰”、“国朝”、“皇朝”等字样,说明王溥对唐人原书基本上是原文照录。
《唐会要》全书大约有360余个类目,基本上是删节唐代诏敕和奏议而成的,因而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文献,比较精确地记录了唐朝一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化,为后人研究唐朝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由苏氏兄弟首创的“会要体”,成为我国古代史苑中断代记述典章制度史的一种重要体裁,而由崔铉等开创的官修当代“会要”,也同官修当代国史一样,成为我国史学领域中的一个优良传统。
二、《元和郡县图志》
我国很古就有编撰地志的传统,现存《尚书·禹贡》,可谓是地理总志的雏形。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地理总志——《畿服经》。隋朝大业年间,曾“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80],最后编成《诸郡物产土俗记》151卷,《区宇图志》129卷,《诸州图经集》100卷。唐初,在魏王李泰的主持下,编成《括地志》50卷,此书以贞观时的行政区划为纲,“分道诸州,披检疏录”,多载六朝时地理书,详于历史沿革。上述地志大多散佚,《括地志》仅有辑本4卷。今天能看到的最早、最完整的地理总志是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40卷。
李吉甫(758—814年),字弘宪,唐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少好学,该洽多闻,尤精于唐朝故实。唐宪宗时为宰相,力主削藩,颇有政绩。他一生勤于著述,精于易学、史学、地理学,著有《六代略》、《元和国计簿》、《十道州郡图》、《古今地名》等多种著作,只有《元和郡县图志》保存下来(图已散失)。
李吉甫所处时代,正值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矛盾重重。他从自己从政的切身经历出发,受安史之乱后“实学”思潮的影响,悉心探究地理之学。《元和郡县图志》的编撰旨趣,就是通过“辨州域之疆理,审户口之丰耗”,明“丘壤山川攻守利害”,以达到“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81]的目的。更明确地说,就是为解决“藩镇割据”问题、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而服务。这使《元和郡县图志》与《通典》一起成为唐后期“经世”之学的代表作。
在上述编撰旨趣的指导下,《元和郡县图志》在编撰过程中贯穿了实用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在体例上形成一些特点:(1)详今略古。李吉甫认为编撰地志的目的是“成当今之务,树将来之势”,所以他反对详古略今、重文献征引而轻视现今地理的著述。《元和志》的体例框架,是以贞观十三年(639年)规划的10道为大纲,以元和时的47镇为构架,每镇一图一志,分镇论述府州及属县的等级,乡、户数目,四至八到,开元、元和贡赋以及沿革、山川、盐铁、水利、军事设施等。宋人程大昌称此书“于唐家郡县疆境、方面险要,皆熟按当时图籍言之,最为可据”[82]。(2)备载各府州户口、贡赋、矿产、水利和城阙关隘,为研究唐代经济、军事地理提供了重要资料。(3)备列四至,为后人确定府州界线提供了方便。
《元和郡县图志》奠定了中国地理总志的基本框架,为后世修地理总志提供了范本。《四库全书总目》称:“舆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强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83]所以后人常称《元和郡县图志》为“地志书鼻祖”。
三、《大唐西域记》、《蛮书》及其他
边疆民族史与中外交通史的撰述,是隋唐五代史学的重要成就之一。特别是唐代,疆域辽阔,天下和同一家,使学者们具备更为开阔的视野,因而在边疆与域外史地的撰述上取得超越前人的成绩,出现了许多名著。
隋唐时期关于边疆史地与中西交通的第一部著作是隋裴矩的《西域图记》3卷。关于此书的写作,裴矩在序言中讲到:“臣既因抚纳,监知关市,寻讨书传,访采胡人,或有所疑,即详众口。依其本国服饰仪形,王及庶人,各显容止,即丹青模写,为《西域图记》,共成3卷,合四十四国。仍别造地图,穷其要害。”[84]但遗憾的是此书后代失传,只有一篇序言保存在《隋书·裴矩传》中,就这篇简短的序言,价值也很高,特别是其中讲到的“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地中海)的三条通道,至今仍是研究中西交通史的宝贵资料。此外,唐高宗在平定西突厥后,也曾遣使往康国、吐火罗等地“访其风俗物产,图画以闻”[85],后由许敬宗主持编纂了《西域国志》60卷,这部著作后来也散失了。
关于中西交通的记述,保存下来的是玄奘撰《大唐西域记》12卷。玄奘(600—664年)俗姓陈,名袆,唐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离长安西行,去印度取经,贞观十九年(645年)返回长安,奉敕将其所经历的110个和传闻所知的20余个国家、地区、城邦的情况口述出来,由其弟子辩机执笔写成《大唐西域记》,不仅为研究唐代西域和印度等地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被称为“东方三大旅行记”之一,在世界文明史上也享有盛誉。
另外还有慧立原撰,经彦悰修订,成书于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10卷。这是玄奘的个人传记,其前5卷记述了玄奘西行前的情况和西行19年的经历,不仅可以和《大唐西域记》相互比读,而且还补其所未备,如《大唐西域记》记玄奘西行从高昌讲起,而此书则从长安讲起,对“丝绸之路”的记述更为完整。此书后5卷主要介绍玄奘回到长安后的佛学活动。
杜环的《经行记》也是唐代中西交通史上的一部名著。杜环是杜佑的族子,在唐军西征大食的怛罗斯战役中被俘。这次被俘的有两万余人,其中有一些造纸的工匠,使得中国造纸术西传,为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从天宝十载(751年)被俘到宝应初(762年)乘商船至广州归唐,杜环在中亚滞留、游历十余年,对中亚有很深的了解,归国后写成《经行记》一书。其书虽佚,杜佑在《通典》录入了一千五百余字,从中可以看到杜环对中亚各国和大食、拂菻、苫国等的详细记述,另外还提到中国绫绢、金银、书业工匠的被俘,是唐代生产技术西渐的见证。
晚唐时期,出现了多种反映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历史的著作。记述云南地区社会历史的著作,保留到现在的有樊绰的《蛮书》10卷。樊绰在唐懿宗咸通年间曾任安南从事,后参考前人著述,依据自己考察所得,写成这部记述南诏社会历史的专著,计分云南界内途程、山川江源、六诏、名类、六赊、云南城镇、云南管内物产、蛮夷风俗、蛮夷条教、南蛮疆界连接诸番夷国名10卷,是研究唐代云南地区交通、山川、城镇,以及南诏与邻近各国的民族、风俗的主要文献。记述岭南地区物产民情的著作还有刘恂的《岭表录异》3卷和段公路撰、崔龟图注的《北户录》3卷,记述桂林名胜古迹、山川城址、名人轶闻的有莫休符的《桂林风土记》1卷,这些都是研究唐代边疆地区社会历史的名著。
四、《贞观政要》与杂史、笔记
刘知几在《史通》中把史书分为正史和偏记小说两大类,认为“偏记小说,自成一家,能与正史参行”。所谓“偏记小说”,也就是后人所说的野史、杂史、笔记、小说。在四部分类法中,这一类书常分在史部杂史类和子部的杂家、小说类。唐代被称为“笔记的成熟期”[86],这类可以补正史之疏漏、证正史之谬误的杂史笔记之书,在唐代也有不少名著,最有名的当然要推《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10卷,是与刘知几同时的著名史学家吴兢所撰。据该书自序讲,作者是鉴于“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也即“贞观之治”可为帝王政治的万世楷模,把贞观君臣的言论记录下来,目的是使“有国有家者克遵前轨,择善而从”,效法“贞观之治”,建立良好的政治秩序。此书编撰于开元前期,编成后曾经送给唐玄宗御览,所以此书编撰的直接目的是希望唐玄宗能效法唐太宗,再现大唐辉煌。
《贞观政要》全书分10卷40篇,分类辑录了唐太宗君臣的“嘉言善行,良法美意”,其中有的是贞观君臣共商国是的应对问答,有的是大臣的诤言与奏疏,有的还涉及政治制度。总之,是着意表现贞观时期明君在上,良臣在下,君臣相得,“君有任贤纳谏之美,臣有辅君进谏之忠”的良好政治局面,树立封建帝王政治的典范。同时,这部书也表现了大史学家吴兢的民本思想及重视集体智慧、重视农业生产等进步的政治历史观。
直接模仿《贞观政要》而作的杂史有刘肃的《大唐新语》13卷。刘肃是元和时人,他选取唐高祖至唐代宗时君臣“事关政教,言涉文词,道可师模,志将存古”的言行,分类编排,目的在于为统治者提供史鉴。
与《贞观政要》、《大唐新语》相比较,更偏重于记载轶闻轶事,小说、笔记性质较浓的一类著作有:
赵璘《因话录》6卷。赵璘是开成三年(638年)进士,官至衢州刺史。此书分宫、商、角、徵、羽五部:宫部记唐玄宗至宣宗朝人君言行;商部两卷,记王公大臣妙语卓行;角部记在野人野闻;徵部记典故;羽部记见闻杂事。虽系小说,却多有可质证史事之处。
此外,唐人自撰可资考证唐朝轶闻轶事、典故的笔记小说名作还有封演《封氏闻见记》、苏鹗《苏氏演义》、李德裕《次柳氏旧闻》等。总的说来,唐人笔记重视写当世故事,可读性强,又可资考史。
晚唐时期,社会危机四伏,唐朝危在旦夕。这种感觉使许多学人开始注意搜访唐朝的轶闻轶事。唐亡之后,五代衣冠士绅,思念故国,纂辑各种野史杂说,寄托情怀。因而,晚唐五代时期,历史笔记小说勃兴,产生了很多有意义的作品,如郑处诲《明皇杂录》、郑綮《开天传信录》、范摅《云溪友议》、王定保《唐摭言》、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孙光宪《北梦琐言》等,都有为正史拾遗补阙的价值。
注释
[1] 《史通·史官建置篇》。
[2] 《大唐六典·中书省·史馆》。
[3] 《史通·辨职篇》。
[4] 《史通·采撰篇》。
[5] 《隋书·高祖纪》。
[6] 《旧唐书·李元纮传》。
[7] 《通典·职官二》。
[8] 《新唐书·百官志》。
[9] 《史通·史官建置篇》。
[10] 《唐会要·史馆上》。
[11] 《新唐书·刘子玄传》。
[12] 《旧唐书·蒋乂传》。
[13]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六。
[14] 《册府元龟》卷五五四《国史部总序》。
[15] 同上。
[16] 《唐会要·史馆》。
[17] 《旧唐书·刘子玄传》。
[18] 据《唐会要·史馆上》上记载,贞观十六年唐太宗要求看《起居注》,褚遂良不许,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国史何因不令帝王观见?”房玄龄回答:“国史善恶必书,恐有忤旨,故不得见也。”由此可知,唐代《起居注》有时也称“国史”。
[19] 《史通·古今正史篇》。
[20] 《旧唐书·韦述传》。
[21] 《旧唐书·柳登传附柳芳传》。
[22] 《旧五代史·梁末帝纪下》。
[23] 《册府元龟》卷五五七。参阅《五代会要·史馆杂录》。
[24] 《宋史·张昭(远)传》。
[25] 《五代会要·前代史》。
[26] 《旧五代史·贾纬传》。
[27] 黄永年:《〈旧唐书〉与〈新唐书〉》,3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8] 《旧唐书·令狐德棻传》。
[29] 关于专门设立秘书内省以修五代史,可参看《唐会要》卷六十三:“贞观三年,于中书置秘书内省,以修五代史。”《旧唐书·敬播传》:“俄有诏诣秘书内省佐颜师古、孔颖达修隋史。”
[30] 《旧唐书·魏征传》。
[31] 《旧唐书·令狐德棻传》。
[32] 《唐会要·史馆上》,参见《旧唐书·敬播传》。
[33] 《旧唐书·令狐德棻传》。
[34] 《史通·古今正史篇》。
[35] 《旧唐书·令狐德棻传》。
[36] 《唐大诏令集·经史》。
[37] 《旧唐书·令狐德棻传》。
[38] 《旧唐书·魏征传》。
[39] 《旧唐书·姚思廉传》。
[40] 赵翼:《廿二史札记·〈梁书〉悉据国史立传》。
[41] 赵翼:《廿二史札记·古文自姚察始》。
[42]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正史夷·〈北齐书〉》。
[43] 《史通·古今正史篇》。
[44] 赵翼:《陔余丛考·〈周书〉》。
[45]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正史类·〈周书〉》。
[46] 《隋书·高祖纪》。
[47] 参见瞿林东:《略谈〈隋书〉的史论》,载《历史研究》,1979年第8期。
[48] 《通志·艺文略》。
[49] 《陔余丛考·〈隋书〉》。
[50] 载记是记少数民族政权的,但唐人认为李暠是其始祖,以汉人自视,而前凉张氏政权一直奉晋正朔,所以西凉、前凉写入列传,载记实记十四国。
[51] 《史通·题目篇》。
[52] 《史通·古今正史篇》。
[53] 《北史·序传》。
[54] 《北史·序传》。
[55] 参见瞿林东:《“八书”、“二史”》(上下),载《文史知识》,1982年第7、8期。
[56] 《新唐书·令狐德棻附李延寿传》。
[57] 《温国文正司马公集·贻刘道原书》。
[58]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九至卷十五。
[59] 梁章钜:《退庵随笔》。
[60] 《史通·自叙篇》,本题下引自该篇的史料不再注出处。
[61] 《旧唐书·刘子玄传》。
[62] 《史通·曲笔篇》。
[63] 下引文出自这三篇者,不再出注。
[64] 《史通·书志篇》。
[65] 《史通·书事篇》。
[66] 《史通·杂说篇上》。
[67] 《史通·载言篇》。
[68] 《新唐书·杜佑传》。
[69] 《旧唐书·杜佑传》。
[70] 同上。
[71]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政书类·〈通典〉》。
[72] 《新唐书·萧颖士传》。
[73]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74] 《旧唐书·杜佑传》。
[75] 参见瞿林东:《论〈通典〉的旨趣与方法》,《唐代史学论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76] 《通典·礼典·棺椁制》。
[77] 《通典·礼典·立尸》。
[78] 《直斋书录解题·唐六典》,参见《新唐书·艺文志》、《大唐新语》卷九。
[79]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职官类·〈唐六典〉》。
[80] 《隋书·经籍志》。
[81]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序》。
[82] 程大昌:《元和郡县图志跋》。
[83]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地理类·〈元和郡县图志〉》。
[84] 《隋书·裴矩传》。
[85] 《新唐书·艺文志》。
[86] 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7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