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戏剧历史源远流长。《礼记》记载,神农氏时已用“蜡辞”祝祷丰收。古籍中又有“百兽率舞”、“干舞”等记载,这表明早在上古时期,作为戏剧之一种的歌舞艺术已经初见端倪。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大约在周代出现了优人,优人相当于现在的职业演员;汉代出现了百戏;到了唐宋元,各种戏剧形式不断发展完备,南戏、杂剧等已蔚为大观;明清时期,戏剧的声腔曲腔日益丰富多样,剧种、剧目渐成气候,各种戏剧艺术逐步趋向成熟。至晚清,一大批优秀的戏剧艺人在吸收和继承前代艺术成就的基础上,锐意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把戏剧艺术再次推向了**。
一、地方戏的流变和京剧的异军突起
从清初开始,曾一度辉煌的雅部昆腔渐趋衰落,而花部清腔却在民间的土壤上成长起来,剧目愈益丰富,舞台表演艺术不断提高,各种地方戏雨后春笋般遍地破土而出。上溯地方戏的源头,当为宋元时期的南戏和杂剧。二者为地方戏曲树立了楷模,大大推进了地方戏曲的发展。昆腔江河日下之时,地方戏却趋于定型和成熟,出现了梆子腔、高腔、皮黄戏等三大声腔体系。此外,花鼓戏、黄梅戏等地方小戏也渗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地方戏以强烈的区域特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为清代剧苑锦上添花。也为后来的京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北京自金元开始即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其突出的政治地位吸引了大批戏班,从而使它成为北方戏曲的中心。乾隆末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把二黄戏带入北方。二黄是弋阳腔同徽戏曲调之一种相结合起来的四平调,与湖北黄州民歌融合的产物。经过安徽、湖北两省艺人的长期努力,二黄与起于湖北的西皮再度结合,使二黄面目一新。徽班进京后,二黄戏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最后形成了京剧。到了晚清,京剧更加发展,并逐渐流行各地,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种。
清代沈容圃作《同光十三绝》
京剧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学习兄弟剧种的优秀成果,把许多名著改编上演,同时又接受清廷“雅部”的影响。经过京剧艺人的集体创作和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不断丰富提高,许多剧本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演出本。同治光绪时期,京剧走向成熟,占据了北京舞台的主要地位,并辐射全国,涌现出了一大批才艺出众的演员,其中程长庚、谭鑫培最为有名。
程长庚(1811—1880),又名椿,字玉珊(一作玉山),安徽潜山人。科班出身,长于老生。道光至光绪初年,长期为“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老生台柱和班主,兼任“精忠庙”会首。“精忠庙”是清代北京戏曲艺人行会组织,带有半官性质,负责解决伶界重大事情及纠纷。程长庚博采各种地方戏曲的“声”、“腔”、“表演”等方面的长处,使之融会贯通,并付之戏曲舞台实践,对京剧的形成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他功底深厚,文武混乱不挡,唱腔高亢饱满,字正腔圆,声能穿云裂帛,余音绕梁。艺术上注重人物塑造,身段做工,一招一式,既有矩可循,又符合角色的身份地位。与著名京剧演员余三胜、张二奎并称为京剧“三鼎甲”,他因名气大,位列“三鼎甲”之首。他的代表剧目有《文昭关》、《取成都》、《群英会》、《战长沙》、《战太平》、《龙虎斗》等。
谭鑫培像
谭鑫培(1847—1917),本名金福,字鑫培。湖北江夏(今武昌)人。清末民初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艺名“小叫天”。其父谭志道亦为京剧艺人,对谭鑫培学艺影响甚大。早年在金奎科班习艺,长期参加程长庚主持的三庆班,演武生兼武旦。程长庚去世后,他加入四喜班,后自行组班,改演老生。1890年被清政府选为“内廷供奉”,艺术上已臻成熟。他吸收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名家的长处,并学习其他“行当”和地方戏曲的优点,再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创造出旋律丰富的谭派唱腔,在京剧界自成一家。他较好地掌握“用气”、“发音”的科学方法,对嗓音能放能收,无论“西皮”、“二黄”都能唱得抑扬顿挫,清朗自如。他与程长庚一样,是善于刻画剧中人物性格的艺术大师,既注重京剧艺术程式,又富有生活气息,以精湛的艺术成就博得“伶界大王”的赞誉。继程长庚之后,谭鑫培成为京剧界主要代表人物,以致有“无腔不学谭”之说。他演出的剧目甚多,尤以《李陵碑》《秦琼卖马》《空城计》《定军山》《捉放曹》《打渔杀家》《汾河湾》等剧目最为有名。在京剧发展史上,谭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后来许多著名的老生流派,如余叔岩的“余派”、王又宸的“旧谭派”、谭富英的“后谭派”、言菊朋的“言派”、奚啸伯的“奚派”、杨宝森的“杨派”、马连良的“马派”等,大都是从“谭派”的源头衍化出来的艺术流派。
晚清时期的京剧艺术,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剧目众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现在搜集到的京剧剧目约有1200多种,题材十分广泛,其中取材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的故事最多,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矛盾,歌颂了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并且塑造了人民爱戴的英雄形象。但是,由于京剧是在清朝统治中心的北京形成,在封建统治影响下,京剧剧目中也有一些宣扬封建道德、宗教迷信,内容不健康的作品。
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维新派很重视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大力提倡戏剧改良。到20世纪初,戏剧改良进入**。1904年9月,陈去病、柳亚子等人在上海创办了《二十世纪大舞台》,作为鼓吹戏剧改良的重要宣传阵地。这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以戏剧为主的文艺刊物。这个时期的戏剧改良思潮同样影响到京剧界。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有满族艺人汪笑侬、潘月樵等人。汪笑侬是晚清戏剧改革的著名代表人物。
汪笑侬(1858—1918),原名德克俊(亦叫德克金),字润田,号仰天,又号孝农,别署竹天农人。满族人,举人出身,当过知县,被劾罢官后改学戏曲。名伶汪桂芬闻之说:“谈何容易。”笑侬听后,遂更名汪笑侬,以鞭策自己。他在原有唱腔的基础上另创新腔,形成“汪派”。为了宣传爱国思想,教育民众,他用新观点改编、创作了许多传统剧本,如《党人碑》《马嵬驿》《哭祖庙》《博浪椎》等,给这些传统题材的剧目赋予反封建的意义。他与其他京剧艺人曾上演《波兰亡国惨》《桃花扇》《骂阎罗》等新戏,直接表现了救亡图存,反抗封建统治的时代主题,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除了京剧外,戏剧改良还波及川剧、粤剧等剧种,从中涌现出不少新派艺术家,上演了大量思想内容进步的新剧目。
二、文明新戏——话剧的勃兴与变迁
晚清时期中国戏剧的变化,不仅表现在传统戏剧发生的变革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因受西风东渐的影响,国外新剧种的引进和传播。具体说来,就是话剧的引进,成为晚清剧界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19世纪中后期在上海等地出现了学生演剧,这为话剧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世纪60年代,外国宗教势力渗入中国,在一些大城市兴建了教会学校。教会学校里,每逢节庆总要上演宗教剧和西方剧目。这些演剧,大多采取西方流行的话剧、舞台剧的形式,可以说是中国近代话剧的前身。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在圣诞节演出中,用华语演出了政治讽刺剧《官场丑史》。《官场丑史》的上演,标志着中国新剧已经萌芽。不过,真正呼唤和提倡话剧,主张戏剧改革的,还是戊戌维新运动后崛起的一批进步知识分子。
话剧自学生演剧开始,就受到了当时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的重视和推动。梁启超等人不断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话剧呐喊助威。梁启超第一个把文艺戏剧的功能与救国图强联系起来,号召撰写新传奇剧本。到本世纪初,要求改革戏曲、提高戏剧的社会地位的言论,已成为知识界越来越强烈的呼声。1904年陈独秀发表《论戏曲》,公开提倡戏曲“采用西法,戏中夹些演说,大可长人识见”。[2]1905年陈去病、柳亚子等人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为发挥戏剧应有的社会战斗作用而大造舆论。
实际上,当时的学生演剧,从艺术形式上看,尚处在一种过渡状态。它一方面受到教会学校演出欧洲戏剧的启发,趋向以散文化语言和非程式化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另一方面在戏剧结构与演出方式上,又模仿当时盛行的“改良京剧”。可以说,学生演剧并未突破中国传统戏曲的程式框范,是种不土不洋的混合物。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话剧,则从春柳社创立开始。
春柳社是一批留日学生在日本新派剧的影响下,于1906年在东京成立的艺术团体。它以戏剧为主体,旨在“研究新旧戏曲”。发起人有李叔同、曾孝谷等人。李叔同(1880—1942),名文涛,别号息霜,浙江平湖人。出生在一个盐商家庭,进士出身。自幼聪颖,博学多才,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1905年至1910年间在日本留学,学习西洋绘画和音乐。为春柳社最主要成员。归国后从事祖国的艺术教育。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1907年,春柳社改编并演出了《黑奴吁天录》、《茶花女》。这是第一出国人创作演出的话剧,它标志着中国文明新戏的正式开始。在演出中,他们采用西洋话剧的布景、灯光、服装,并有了整齐的分幕演出形式。这在当时国内引起了巨大震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戏剧的进一步向话剧形式的靠拢。
1907年秋,著名新剧活动家王钟声在上海成立了春阳社,并组建了中国第一所新剧教育机构通鉴学校。1908年,通鉴学校排演了《迦茵小传》。《迦茵小传》在形式上一扫京剧痕迹,成为中国国内新兴话剧正式形成的标志。它的出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至此,话剧萌芽时期的文明新戏形式定型,为今后我国话剧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黑奴吁天录》封面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把文明新戏的发展推向了**。这种新颖的话剧形式,以其迅速反映现实的优势,有力地配合了民主革命宣传。同时,话剧也在宣传革命思想的过程中得到传播和普及。1910年至1913年间,各地新剧团体不断涌现,演出剧活动十分活跃。在众多的剧团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是任天知创办并领导的进化团。进化团创建于1910年11月的上海。它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第一个话剧职业剧团。它举行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演出,深入人心,引起了极大的轰动。1912年后,民主革命走向低谷,天知派新剧由于种种原因而解散。
文明新戏兴盛时期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是从日本归国的春柳社的成员,即春柳派。陆镜若、欧阳予倩(1889—1962)等都是春柳派代表人物。辛亥革命夭折后,文明新戏从鼎盛走向了衰落。各地新剧活动遭到封建军阀的查禁。一些团体被迫改变演剧方针,编演迎合小市民低级趣味的戏。到1914年,竟出现了许多剧团相互竞争,演剧活动十分繁荣的局面,这就是当时所谓的新剧“甲寅中兴”。当然,这种“中兴”是一种畸形的繁荣。
话剧作为一种新生的文明戏剧,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迅速繁荣发展起来,表明这种戏剧形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话剧表演艺术家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为后来话剧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晚清话剧的成就,在我国戏剧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