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宗教在晚清社会中的地位(1 / 1)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近代社会的变迁,晚清时期的宗教势力仍然很活跃。鸦片战争以前流行于中国社会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及众多民间宗教在晚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另外,西方基督教也随着中国闭关大门的被打开而卷土重来,这使中国传统的宗教结构发生新的变化,也使人们的宗教信仰更加多元化、复杂化。还要看到,中国人普遍性的神鬼崇拜、民间迷信习俗,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潜在的宗教形态。由此可见,宗教是晚清社会非常重要的社会因素,它的存在发展对当时的社会及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作用。晚清时期一些人如醉如痴地倾心于宗教,也无非是想从中得到某种精神慰藉。从这个角度来说,宗教对晚清时人们的精神信仰、生活习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人历来务实,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虚无缥缈的天堂地狱,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切实利益,因此,就多数人而言,崇拜神鬼仙佛往往带着一种务求实用的心态。正如葛元煦在一首诗中所说:“香烛些些费莫猜,非关祈子乃求财。鬓边黄纸签条插,如向司徒庙里来。”[76]诗句刻画出了中国人进行宗教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当时民众宗教信仰的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心理的,完全是要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寻求精神支柱和寄托;另一种是经济的,求神拜佛是为了保佑现实生活平安无事,能带来多子多福、前途平顺、财路宽广、大吉大利等。这些祈愿固然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的善良愿望,但也是文化落后在人们精神追求上的反映。

晚清时期传入中国的西方基督教,一方面充当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具有文化侵略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给中国带来一些新的文化因素,如介绍西学、兴办报刊、学堂、医院等近代文化设施,客观上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从历史上看,宗教与艺术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不仅表现为许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都来自于宗教界,而且还表现在宗教对我国建筑、文学、戏曲、美术等诸多艺术领域发生的深刻影响。在建筑方面,晚清时期虽然不是宗教建筑史上最辉煌的年代,但也修建了不少重要的寺观,既有佛道二教的寺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又有西方基督教的礼拜堂和修院,保持了各自的建筑风格,带有自己的特点。如上海的海上白云观(道教)、玉佛禅寺(佛教)、福佑路清真寺(伊斯兰教)、西宁东关清真寺(伊斯兰教)、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天主教)等,都是建筑精良、颇具规模的宗教建筑群体,体现出不同的宗教建筑的风格和魅力。在文学方面,晚清时期的诗人、文学家不乏宗教界人士。八指头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八指头陀(1851—1912),法号释敬安,字寄祥,因“曾于阿育王寺烧残二指,并剜臂肉燃灯供佛”,[77]故号“八指头陀”。他俗姓黄,名读山。八指头陀不仅是晚清一位有全国影响的高僧,而且还是一位成就突出的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爱国诗僧之一。他一生为后世留下诗篇1900多首,文章若干。1912年,杨度在北京法源寺收其遗稿,经整理校订,于1919年由北京文楷斋刊刻了《八指头陀诗集》10卷、《八指头陀诗续集》8卷、《八指头陀文集》1卷等,集中反映了诗僧的主要艺术成就。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一名玄瑛,字子谷,曼殊是他出家后的法号,广东香山人。早年留学日本,20岁时即削发为僧。长于美术、诗文,为南社主要诗人之一。辛亥革命后致力于小说创作,著有《天涯红泪记》《断鸿零雁记》《红纱记》《焚剑记》《非梦记》等作品,风行海内外。至于以宗教故事为题,或涉及宗教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在戏曲方面,宗教是清代戏曲表现的重要内容,涉及宗教(主要是佛教和道教)的剧目数量众多,俯拾即是,如《火烧红莲寺》《混元盒》《上金山》《碧游宫》《称心绿》《慈悲愿》《盘陀山》《广寒香》《儿孙福》《醉菩提》等,都是以佛、道人物及故事为主要内容来展开的。在美术方面,稍早一些的宗教界画家有改琦(1774—1829,伊斯兰教),善画人物、山水、花卉,代表作有《红楼梦图咏》《芝兰双玉图》等,另著有《玉壶山房词选》。著名的画僧有真然和虚谷。真然(?—1884),字莲溪,曾住黄山,故号黄山樵子。江苏兴化人,曾居扬州众香庵。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兰竹等。尤长画人物,不用底稿,落笔稳成,一时惊为绝艺。虚谷(1824—1896),俗姓朱,名怀仁,一名虚白,号紫阳山人。安徽新安人。他曾为清朝将军,后因不愿奉命打太平天国而出家为僧。同光年间寓居上海,声望很高,尤以诗画闻名。于画工山水、花卉、动物,尤长于画松鼠及金鱼。其画的特色是夸张描写动物的特点,而以战劲的线条来描其形状。代表作有《枇杷图》,另有《虚谷和尚诗录》等。

总之,宗教对晚清社会及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思想观念、民间习俗、建筑、文学、戏曲、美术等诸多文化领域,研究晚清社会及文化绝不能忽视宗教文化的影响。

注释

[1] 王友三主编:《中国宗教史》下册,935~936页,济南,齐鲁书社,1991。

[2] 王友三主编:《中国宗教史》下册,971页。

[3] 《教条纪略》卷首,转引自王友三主编:《中国宗教史》下册,946页。

[4]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107、147页。

[5] 《圣教杂志》第十三年第七期,转引自王友三主编:《中国宗教史》下册,951页。

[6]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108页。

[7] 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167页。

[8] 王友三主编:《中国宗教史》下册,973、986页。

[9] 王友三主编:《中国宗教史》下册,942页。

[10] [俄]费·英诺肯提乙:《中国的东正教会》,载《教会杂志》,1916年10月,678~679页。

[11] [法]裴化行:《利玛窦司铎和当代中国社会》第1册,王昌祉译,1页。

[12] 《中国丛报》,1832年8月,140页。

[13] 汤普生:《杨格非传》,转引自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66页。

[14] [德]花之安:《自西徂东·自序》。

[15] 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287页。

[16] 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360页。

[17] [美]林乐知:《印度隶英十二益说》,《万国公报》第94册,1896年11月。

[18] 参见《天条书》,《太平天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1册,78~80页。

[19] 简又文:《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下册,2020页,香港,简氏猛进书屋,1958。

[20] 洪秀全:《诏书盖玺·颁行论》,《太平天国》第1册,305页。

[21] [法]史式徽:《江南传教史》第1卷,126~127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22] [英]呤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上册,王维周译,243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

[23] 简又文:《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下册,1856~1857页。

[24] [英]呤唎著,王维周译:《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上册,249页。

[25] 徐珂:《清稗类钞》第4册,196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

[26] 《义和团》第4册,438页。

[27] 《义和团》第2册,488页。

[28] 牙含章编:《达赖喇嘛传》,9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9] 阮仁泽等主编:《上海宗教史》,134~15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0] 张德坚:《贼情汇纂》卷十二,《太平天国》第3册,315页。

[31] 张之洞:《劝学篇·设学第三》,《张文襄公全集》卷二〇三,570页,北京,中国书店,1990。

[32]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498页。

[33] 《各省教育汇志》,《东方杂志》,第1年第5期。

[34] 郑观应:《盛世危言·僧道》,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537页。

[35] 徐珂:《清稗类钞》第4册,1940页。

[36] 张尔田:《杨仁山居士别传》,《清代碑传全集》下册,1478页。

[37] 同上。

[38] 同上。

[39] 杨文会:《佛学研究会小引》,黄夏年主编:《杨仁山集》,1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0] 杨文会:《与某君书》,《杨仁山集》,184页。

[41] 杨文会:《重刊〈净土四经〉跋》,《杨仁山集》,84页。

[42] 郭朋等:《中国近代佛学思想史稿》,6页,成都,巴蜀书社,1992。

[43]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73页。

[44] 同上。

[45] 《戊戌变法》第4册,114页。

[46] 康有为:《大同书》,301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47] 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册,293页。

[48] 同上书,369页。

[49] 谭嗣同:《仁学自叙》,《谭嗣同全集》下册,289页。

[50] 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册,352页。

[51] 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册,352页。

[52] 梁启超:《论宗教家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45页。

[53] 同上。

[54] 梁启超:《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46页。

[55] 梁启超:《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46、47页。

[56] 《竟无内外学·内学杂著·杨仁山居士传》,引自郭朋等编:《中国近代佛学思想史稿》,358页。

[57] 章太炎:《革命道德说》,《章太炎全集》第4册,279~280页。

[58] 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民报》,第6号。

[59] 章太炎:《送印度钵逻罕保什二君序》,《章太炎全集》第4册,359页。

[60] 章太炎:《答铁铮》,《章太炎全集》第4册,369页。

[61] 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民报》第6号。

[62] 《清史稿》卷一一五,“职官二”。

[63] 阮仁泽等主编:《上海宗教史》,401~411页。

[64] 《长春观志》卷一,转引自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655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5] 《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一,131页,上海,上海书店,1981。

[66]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659页。

[67] 郑观应:《重刻〈陈注关尹子九篇〉序》,《郑观应集》下册,122页。

[68] 郑观应:《还丹下手秘旨序》,《郑观应集》下册,166页。

[69] 吴履震:《五茸志逸》卷五,转引自阮仁泽等主编:《上海宗教史》,454页。

[70] 左宗棠:《追剿回逆大胜折》,《左文襄公奏稿》,卷三十一,37页,光绪十六年刻本。

[71] 白寿彝:《西北回教谭》,《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574~576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72] 孑民:《甘肃临潭清真西道堂之史略》,《回教青年》上册,1942年刊。

[73]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史》,458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74] 王友三主编:《中国宗教史》下册,844页。

[75]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史》,460页。

[76] 葛元煦等:《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5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77] 释敬安:《自笑》,《八指头陀诗文集》,241页,长沙,岳麓书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