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由于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中国学术亦处于变化之中。大致来说,从嘉道年间到中日甲午战争前夕,是传统儒学继续发展,并不断调整其内部构成,以应付所面临的内外挑战和危机的时期。在此期,汉学虽然走向衰落,但仍保持着一定的规模,今文经学、经世之学、诸子学及程朱理学的复兴,汉宋合流的出现等,都是中国传统学术自我调整的重要表现。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西学亦对传统学术产生冲击。最初被儒学接纳的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形成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术新格局。
从中日甲午战争后到清朝垮台,是中国传统学术走向衰落,近代新学术形成的时期。科举被废除,四书五经被冷落,使孔孟儒学的地位从根本上动摇。经过维新运动洗礼的新型知识分子用新的学术思想反对传统儒学。这种反对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改良派康有为等人用经过改造的今文经学反对古文经学,发生了今古文经之争。另一是革命派公开批评儒学。与此同时,因受西方人文科学的影响,近代新学术开始形成,诸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应运而生,给中国学术领域带来了新气象,打上了新时代的烙印。
晚清学术变化大,头绪多,并不是一章的篇幅所能说清楚的。本章只就晚清时期的汉学、宋学、今文经学、诸子学等几个方面大要而论。至于在此期兴起的新学科,包括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本书的第四章、第十四章已有所涉及,兹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