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吴歌北曲调不同(1 / 1)

一、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产生于三国东吴,兴盛于东晋以后,迄于陈,流传至今的约500首,共分为吴声歌曲、西曲和神弦歌三类。由于神弦歌数量极少,仅18首,内容也简单,因此应以前两类为主。吴歌产生于江南地区,以六朝都城建业(后改名建康,今江苏南京)为中心地带,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习称吴地,故其民间歌曲称为吴歌。西曲产生于长江中游及汉水两岸的城市——荆(今湖北江陵)、郢(今江陵附近)、樊(今湖北襄阳)、邓(今河南邓县)等地。这些地区均为南朝西部军事重镇和经济文化中心,所以也得以成为民歌兴盛的重心之一。吴歌和西曲是原有名称,宋人郭茂倩编纂《乐府诗集》,将其归入“清商曲辞”,实际上就是当时的一种通俗乐曲。

南朝民歌兴盛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地理环境。产生南朝民歌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物产丰富,山川明媚,花木繁滋,易于陶养当地居民热烈浪漫的情思,对享乐生活的追求,以及艳丽优美为特征的艺术趣味,民间歌舞一向较为发达[18]。《南史·循吏传》记宋文帝元嘉年间,“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齐武帝永明中,“都邑之盛,士女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妆,桃花渌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无往非适”。

二是经济发展。六朝时期,南朝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加上北方流民大批南下,南方地区得到大规模开发,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三是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思想较为开放的时代,传统道德规范失去了约束力,追求人生快乐和感情满足,成为当时一种普遍愿望。在这种风气下,不仅男子,而且妇女也常逾矩任情,于是专门歌咏男女相悦的民歌也就容易被人们所喜爱。

四是贵族的嗜好与风尚。六朝时期,世家大族在物质享受之外,对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以及对艺术的兴趣也是空前强烈的。当时上层社会流行的爱好中,既有书法、绘画,更有活泼艳丽的江南民歌。据《宋略·乐志》记载:“王侯将相,歌伎填室,鸿商富贾,舞女成群,竞相夸大,互有争夺。”这些情况必然给南朝民歌以极大的刺激。

从南朝民歌的题材和内容来看,都显得比较狭窄,几乎90%以上都是描写男女赠答之辞的情歌,而且基本上是以女性的口吻来表现对男子的相思与爱慕,另有少部分专门描写女子体态、容貌的美丽。这与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的汉乐府民歌截然不同。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这些歌曲通常由歌女在宴会等有关场合演唱,因此以女性的口吻来写较为合适。另一方面,这些民歌均采自城市都邑而非广大农村,反映的生活本来就窄,再加上采集的目的又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声色之娱,这就使得被采入乐府的民歌内容更趋单纯。尽管如此,民歌中抒写的感情仍然十分纯真、质朴和健康,同描述统治阶级腐朽生活的宫体诗尚有着本质区别。

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语言清新自然,委婉含蓄,艳丽柔弱,情意缠绵,具有“慷慨吐清音,明转出自然”(《大子夜歌》)的特色。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得所有情歌总体上哀愁之音多于欢娱之词。这种哀愁,或述说相思离别之情,或责怪男子负心背约,总之非常伤感。

第二,常用比喻或夸张等表现手法来抒情状物。如《子夜歌》“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华山畿》“长江不应满,是侬泪成许”等句,就是用“北辰星”来表示自己对待爱情坚贞不渝的态度,用“江水横溢”的比兴方式来形象说明自己的泪水之多和感情之深。这既反映出作者对客观事物丰富的想象力,又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氛。

第三,体裁多为五言四句、占总数的2/3左右,另外有少量五言三句、四言四句或七言二句之类的格式。这种篇幅短小的诗歌,对于形式明快的诗风具有重要意义。南朝民歌中占主导地位的五言四句的诗歌形式,对唐代五言绝句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

第四,在修辞方面,南朝民歌特别是吴歌大量使用了一种谐音双关的特殊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独具一格。

其具体运用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谐声,把同一读音的字由甲双关到乙。常见的有:“丝”谐“思”、“篱”谐“离”、“莲子”谐“怜子”、“棋”谐“期”等。如《读曲歌》:“石阙生口中,衔碑不得语”,是以“碑”双关“悲”,石阙则是碑的同义语。《子夜歌》“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是以“芙蓉”双关“夫容”、“莲”谐“怜”,同时比喻男方的感情犹豫、含糊。

二是用一字包含多种意义。借甲来喻乙。如《三洲歌》“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风流”本是“风吹流水”之意,但同时又暗喻男女之间的“风流情事”。《读曲歌》:

音信阔弦朔,方悟千里遥。

朝霜语白日,知我为欢消。

“朝霜”比喻女子,“白日”比喻男子,“消”则借霜的消融来比喻人的消瘦。又《子夜变歌》:

人传欢负情,我自未尝见。

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

“子夜变”既是曲调名,又双关情人的“半夜变心”,非常巧妙。总之,南朝民歌的双关隐语修辞手法,加深了它缠绵含蓄的思想意境,突出了它的民歌特点,因而一直为后代民歌所继承。

二、北朝民歌

北方地区由于各族人民长期杂居,特别是经过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各少数民族入据中原,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和社会情况都与南方有所不同,所以民歌的内容及风格也迥然相异。北朝民歌题材广泛,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现实性与战斗性均较强,比南朝民歌更多地继承了汉乐府诗的优良传统。

北朝民歌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另有少数收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共约60余首。所谓“横吹曲”,本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曲,通常在马上演奏,这里是指军乐。因为乐器有军鼓有号角,于是叫“鼓角横吹曲”。北朝民歌大部分是这种军乐的歌辞,而且是北魏以后的作品,陆续传到南方后,由梁朝的乐府机构保存下来,因而叫“梁鼓角横吹曲”。也就是说,“梁鼓角横吹曲”并非梁朝的民歌,而是北朝乐府。

北朝民歌最显著的特色是质朴粗犷,豪迈雄壮。北方没有南方那样稠密多彩的植被,曲折蜿蜒的水网,景观也缺乏细部的变化。然而,大自然在这种单调之中,充分显示出它的冷峻、辽阔与崇高。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一般不大注意细微的东西,目光总是被引向遥远的天际,看到的是一望无垠的广阔世界。久之,人的心胸自然随之扩展,形成粗犷豪迈的性格。北朝民歌有些是汉人作品,但更多的是出自当时的其他少数民族,其中最多的是鲜卑民歌,另外还有氐、羌等族的作品,正如《折杨柳歌辞》所谓“我本虏家儿,不解汉儿歌”。这些少数民族起初都以游牧生活为主,社会结构带有军事化性质。游牧生活不像农业定居生活那样比较安定、社会秩序井然,收获有很大保证,而是充满了风险与变化。各部族之间,极少有文化礼仪的掩饰,谁力量大就进行军事征服。他们在长期与大自然、与敌人的严酷斗争中,养成了部落成员强悍的气质,不会喜爱南方人那种温柔缠绵的诗歌。

因为北朝民歌产生的背景非常复杂,所以尽管数量不多,但反映的内容远比南朝民歌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大体上说,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北方地区长期战乱,社会动**不安,把人们的性格磨炼得勇敢刚强,因此,北朝民歌中吟颂勇士健儿和激烈战斗的篇章比较多。如:

《企喻歌》:“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琅邪王歌》:“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三摩娑,剧于十五女。”

著名的《陇上歌》属《杂歌谣辞》,歌颂的是因为坚决抵抗匈奴贵族刘曜的侵略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陈安。此歌产生于民间,后来流传很广。“陇上”即陇城,在今甘肃清水县。在这首歌中,人们赞扬陈安能与士兵同甘共苦,“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描绘他特别勇敢,“丈八蛇矛左右盘,十**十决无当前”;对他最后在激战中不幸牺牲表示深切哀悼,“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返奈子何”。全诗慷慨悲壮,声调激昂,既流露出失去勇士的哀痛心情,又强烈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无限怀念。

男子英勇无畏,巾帼也不让须眉。如《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这种英姿飒爽、驱驰如飞、箭无虚发的巾帼形象,南朝民歌中是根本没有的。

第二,以反映贫富悬殊的阶级矛盾、封建徭役制度的罪恶为主要内容的歌,在北朝民歌中也占有一定比重。如《雀劳利歌》:“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饱满短嘴饥”,以长嘴鸟比喻脑满肠肥的剥削者,以短嘴鸟象征饥寒交迫的劳动者,贫富对立,十分鲜明。又如《陇头歌辞》第3首:“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描写了被官府征调的役夫奔走于崎岖艰险的山岭间的辛苦。

北方民歌中那些反映女子埋怨家中不让自己早日出嫁的歌,更是以口道心,毫无遮掩。如《地驱乐歌》:

驱羊入谷,白羊在前。

老女不嫁,蹋地唤天。

这种情况可能与连年混战,壮丁大量死亡有关。又如《折杨柳枝歌》: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

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

这首诗反映了一位已过婚配之年的姑娘对自己婚姻问题未能及时解决的忧虑心情。全诗分三节:第一节以门前枣树起兴,绿树成荫,果实满枝。令人遗憾的是,“阿婆”却丝毫不考虑女儿的心事,以致年复一年,韶华空度,不禁满腹怨望:“哪得孙儿抱?”第二节叙述了姑娘临窗织布,非常勤劳,可是由于当嫁而未嫁,忍不住忧从中来,停机叹息。最后一节借用问答形式,由姑娘自己把心事和盘托出:阿婆本已允诺让女儿出嫁,但今年又食言不再提起。由此可以看出,全诗确实语言自然,朴实无华。

第四,反映北方游牧生活和北国风光的歌,最著名的是《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是当时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首歌前两句点明地理位置,然后唱出北方大草原广阔无垠的景象,勾勒出一幅苍茫辽阔、雄浑壮观的生动图画,表现了开阔的胸襟、豪迈的情怀。最后概述水草牛羊的丰茂繁盛,抓住游牧民族的生活特色,大笔如椽,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无比自豪。这与山清水秀的江南相比,完全是另一种情调。

北朝民歌仍以五言四句为主要形式,也有一些四言四句或四言六句的作品。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南北朝民歌的风格有很大差别。北朝民歌在语言上质朴刚健,富有力度,不似南朝民歌文辞华美,手法精致,更不用双关隐语。在内容上,南朝民歌多局限于男女之间的柔情蜜意,悲欢离合,北朝民歌则慷慨悲壮地抒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感情表现上,北朝民歌直率粗犷,南朝民歌则婉转缠绵。

三、《木兰诗》

在北朝民歌中,《木兰诗》是一首杰出的长篇叙事诗,共62句,由民间创作而成,又叫《木兰歌》或《木兰辞》。

《木兰诗》中的主人公木兰原是一位勤劳善良,热爱劳动的姑娘:“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在父老弟幼、无人应征的情况下,她经过反复、认真的考虑,毅然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长达10年的战斗历程中。木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成长为一名坚强无比的战士。她冲锋陷阵,屡立奇功,终于打败了敌人,凯旋而归,受到亲人们的热烈欢迎。

《木兰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首先,它是我国诗歌中一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它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出色地塑造了一位令人喜爱的女英雄形象。木兰来源于现实生活,但经过高度艺术概括与集中,成为典型化的人物和人们理想的化身。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诙谐幽默,暗寓男女才能并无高下之分,洋溢着广大劳动妇女对自己具有无穷力量和智慧的一种兴奋喜悦之情。

其次,《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但抒情成分很重。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艺术上很有特色。作品着重写了出征前、战斗中、归家后三个时期内心活动的细微变化。出征前跃跃欲试迎接困难,“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显得异常忙碌,真实刻画了木兰当时的心情。在行军与战斗中,突出表现她的思亲与紧张,说明坚持10年战斗不易。归家后,通过换装描写,表现木兰欣然自得、略带幽默的心情。这样,木兰感情的变化就很生动。同时,在反映她内心活动时,又总是紧扣“木兰是女郎”来进行,使人物的身份、处境、心理结合得很好,形象栩栩如生。

再者,作品叙事繁简得当,形成细腻与粗犷相结合的风格。如出征前本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但诗中只提及置备鞍马一事,非常简单,但在叙述如何置备鞍马时,又大事铺陈,让木兰东西南北四处跑,特别详细。再如木兰回家,先不厌其烦地把全家人都列举出来,造成一种喜气盈门的效果,这是繁。然而木兰如何与家人见面,场面如何等一概不写。这种繁简互见的处理方式,可以省却许多次要情节,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

此外,《木兰诗》语言丰富多彩,既有朴素自然的口语,又有精妙恰当的律句。同时,长短句的交替出现、排比的运用等,都大大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经过一千多年的传诵,《木兰诗》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古典诗歌名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