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亚特·霍尔(1932—2014)是学术场域中的切·格瓦拉。他以大无畏的勇气闯入一块又一块处女地、无人区,发动游击战,取得胜利,树立典范,继而撤退,至死方休。所以,他的学术形象或者“身份”是多重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是第二代英国新左派中的风云人物;六七十年代,他致力于文化研究的开拓,被视为伯明翰学派的奠基者和真正的“文化研究之父”;80年代,他率先批判撒切尔政权,是“撒切尔主义”概念的开创者;80年代末期以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有色人种、移民“身份”,强力推动了“身份”政治学和文化多元主义的异军突起。这些“身份”的差异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人们很难找到一种可以将它们内在统一起来的线索。于是,过往的学者大多选择就事论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过,在“身份”政治学兴起之后,一些专注种族问题研究的英美学者开始深描霍尔的“黑”皮肤,把种族“身份”及其觉醒建构为贯穿霍尔作为学者的一生的内在逻辑,至于霍尔其他那些广为人知的“身份”,则在某种意义上被贬抑为霍尔发现自我过程中不断脱落的死皮。那么,应当怎样看待这种新阐释,继而怎样正确理解霍尔的“身份”呢?本文拟做一些初步思考。
代编者序 如何恰当理解霍尔的“身份”?(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