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结交什么样的朋友?(1 / 1)

很多人都会对“你有没有朋友”这个问题嗤之以鼻,不屑回答。谁没有朋友呢?然而很多人却会对“你有多少朋友、有几个知心朋友”的问题保持沉默。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敌人多堵墙,多一个朋友多条路。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在选朋友时都会首选那些和自己情趣相投的人。所以,我们想要更直接地了解一个人,他的朋友圈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法国科学家法拉利曾经说过:“如果你想了解你的朋友,可以通过一个与他交往的人去了解他。因为一个饮食有节制的人自然不会和一个酒鬼混在一起;一个举止优雅的人不会和一个粗鲁野蛮的人交往;一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会和一个荒****的人做朋友。和一个堕落的人交往,表示自身品位极低,有邪恶倾向,并且必然会把自身的品格导向堕落。”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朋友,不仅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对学识、情操、品德等也有巨大的影响。正如林肯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朋友,便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

三国霸主之一的刘备,原本只是一个以卖草鞋为生的小贩,偶然看到城墙上张贴的“朝廷招募英雄豪杰征讨黄巾军”的皇榜,因缘际会下结识了张飞和关羽。在张飞和关羽的协助下,刘备拉开了霸业序幕。

后刘备听说诸葛亮有大德大才,于是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深为刘备的诚恳所动,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决心助力刘备成就霸业。正是有了关羽、张飞、诸葛亮等这些忠肝义胆、文武兼备的朋友,刘备最终才在巴蜀称帝。

每个人交朋友都有自己的标准,但是无一例外都是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品德高尚的人,历来受人推崇,也是人们愿意结交的对象。魏徵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位“诤友”,帮助他成就了“贞观之治”,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魏徵死后,唐太宗深感悲痛,伤心大哭。

我们在选择朋友的时候,应该选择优秀的人、高尚的人。与这些人交往,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感染和鼓舞,增加自身的生活阅历。

印度传教士马丁就是因为朋友的影响而改变了一生。

马丁天资不高,成绩平平,在老师看来他不适合接受大学教育。但是他的父亲为了让儿子摆脱平庸的命运,最终还是将他送进了剑桥大学。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位伙伴,也正是这位伙伴,改变了马丁的命运。

这位年纪比马丁稍长点的学生成了他的指导老师,帮助马丁应付学业。当时的马丁容易激动,脾气暴躁,而他这位朋友却情绪稳定,富有耐心。他时刻照顾、指导和劝勉马丁,不允许马丁结交坏的朋友,并要求他认真学习,“这不是要得到别人的称赞,而是为了上帝的荣耀”。马丁在他的帮助下进步很快,在第二年圣诞节的考试中马丁名列年级第一。后来,马丁成了一位印度传教士,给予很多人以无私的帮助。

先贤孔子曾经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墨子的比喻则更为形象,他把择友比作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与高尚的人在一起,你会受到他的感染,从而使自己也变得高尚起来。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对朋友也不能求全责备。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朋友相交贵在有所助益。

古人云:“砥砺岂必多,一璧胜万珉。”意思是说,朋友不在多,贵在交诤友。如果我们能结识几个诤友,那么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会少走弯路。

真正的朋友会真诚地关心你,为你的失误痛心;真正的朋友会直言指出你的盲区和瑕疵,真心希望你成功优秀;真正的朋友就像一面镜子,会帮你认清自我。拥有肝胆相照,直言不讳的诤友是我们人生的幸运和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