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他人的立场,理解他人的意愿(1 / 1)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就如同站到镜子前,能清楚看到自己脸上的痦子。这仅仅是实现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如何让脸蛋与痦子之间实现和谐,让痦子不仅不会成为影响你展现自己美丽的障碍物,反而能把你衬托得更漂亮,这才是关键。

我想起几年前的一件小事情。

我有一个人事部的同事,公司的人事工作几乎全部由他负责,其任务的繁重可想而知。一天午休时,他恰好遇到了我,向我喋喋不休地抱怨,说一些“每天需要加班三个小时,中间不能有丝毫松懈;老板把自己当牲口使”之类的话。说实话,我实在是没有耐心听。

我很想对他说:“你不要抱怨,抱怨对工作于事无补。你就自认倒霉吧。”

当然,我不能这样说。于是我对他说:“是的,你说得很对,换作是我,我也会和你的反应一样。几乎公司所有的人事工作都是你一个人担着,肯定是很累的。但是,这正是你表现自己的机会啊。受任于公司变动之际,奉命于人员缺乏之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副肩膀担起一个部门的重担,领导会视而不见吗?”

这让同事两眼放光,用力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这些话,他很受用。

开始时我对他说:“是的,你说得很对,换作是我,我也会和你的反应一样。”

这句话让同事的抱怨瞬间消失,而且这句话完全说出了他的心理,并让他觉得,假如我是他,也会同他感觉一样。

“是的,你说得很对,换作是我,我也会和你的反应一样。”这是一句有神奇力量的话语,一句可以停止争论、消除怨恨,甚至制造好感,使对方注意听你讲的话语。

就是这样一句话,能够让世界上最固执的人,瞬间软化下来。人需要被他人理解,特别是一种不同于普通人的思想,更需要得到他人的了解。任何一个不被身边的人所接受的人,他的思想或者是行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和理由。想和这样的人实现有效沟通,首先需要同情、认可他的理由,“是的,你说(做)得对,换作是我,我也会和你的反应一样。但是……”

要记住,那些到你面前抱怨、倾诉,甚至失去理智的人,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人,责任并不全在他身上。

对这些人,不一定要接受他的思想,但要对他表示认可、理解。“我无法接受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里,要将这一句话改为“我理解你的处境,但是……”,这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几年前,一个乡下亲戚让我给他的儿子在我任职的公司安排一个职位。当时我也只是一个小职员,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每周工作五天,每个月拿着不多不少的薪水。亲戚的要求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很明显,我无法帮他实现。而在我的亲戚看来,我是成功的。

后来,亲戚对我的父亲说:“你的儿子现在混好了,我们是高攀不上了。”

我知道,他在生我的气。

我给他打电话:“你说得很对,换作是我,我也会这么认为。但是我也在为别人打工,如果他(指亲戚的儿子)有公司需要的专业技能,我就是拼了命,也一定帮他谋得一份工作。但现在没办法,不过,我保证将来有机会一定会拉他一把。”

因为道歉,并认同他的观点,我和亲戚得以冰释前嫌,也让他理解了我的处境。

实现有效沟通,必须要用真诚的态度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并且假设你是对方的话,你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人性使然,我们普遍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一些年幼的孩子会急切地展示他受伤的地方,以得到成人的关心和同情,这个时候,成人就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需要别人认可自己的心理。

不仅仅是孩子,成人也有类似的情形,他们会到处向人说明他曾经的经历,而且这种经历越是坎坷,他们就越是急切地想要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甚至会添油加醋,极力渲染。“自怜,实际上是一种人的习性。”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有人喋喋不休地向你抱怨,而你确实很没有耐心;当你正愁手头的工作无法完成的时候,领导又给你安排了一项重要任务;当你人手不足的时候,有人突然向你请假……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直接向他人表示“不,这样不行”,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如果我们换一个策略,采用同情他人的原则,向对方说“是的……,但是……”,这样效果会明显不同,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你首先对别人的要求或者意愿表示了认可,就等于你满足了对方的心理,接着又讲出了自己的意愿,让对方做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对方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就会做出合理的选择。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对方的意愿,这是有效沟通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