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妃刚出生时,毫无疑问是拿了一副烂牌。
令妃本姓魏,是包衣管领下人魏清泰的女儿。在满汉八旗等级制度严苛的清朝,一个汉军旗出身的包衣奴才的女儿,是注定不会有什么光鲜亮丽的童年的。
史书上没有记载她的名字,也没有写她幼年的经历,只是说她于雍正五年(1727年)出生,十四岁左右入宫。
以她的出身,入宫当然不是去做娘娘小主的,而是去当伺候人的宫婢下人。关于这段历史,史书上或为避讳,只字未提,我们只能从乾隆曾经作过的一首诗的自注里了解到,“令懿皇贵妃为皇后所教养者”,也就是说,令妃在做宫女时,是乾隆原配富察皇后的侍女,在她身边学规矩。
富察皇后被称为清朝第一贤后,深得乾隆皇帝的敬爱,令妃日夜伺候在皇后身边,与皇后关系亲密,自然也在皇帝面前混了个脸熟。
乾隆十年,她初承恩宠,被封为魏贵人,十一月晋封为嫔,封号“令”。
但那时,后宫的风头都是属于富察皇后和那些高位嫔妃的,令嫔的出现,就像是一颗沙砾投入汪洋,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皇帝一时兴起宠幸了小宫女,这样的事情在皇宫里太常见了。
富察皇后红颜薄命,在乾隆十三年溘然长逝,乾隆悲痛欲绝,虽立娴妃辉发那拉氏为继后,却对她并不宠爱,反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怀念发妻。
当然,自古君王多风流,乾隆在哀悼亡妻的时候,可一点儿没忘记给皇家开枝散叶的责任。
比起家世显赫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股肱之臣的女儿贵妃高佳氏、生了好多个孩子的皇贵妃苏氏,还有为了民族大团结入宫的颖贵妃巴林氏、容妃和卓氏(香妃的原型),令嫔既没有显赫家世,背后又没啥政治势力,在宫中地位也很低,乾隆新鲜劲过了,也就把人晾在一边了。
小小包衣奴才,能得皇帝一次青眼已是祖上烧了高香,还祈求什么呢?
可乾隆在这时偏偏多看了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