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 1)

当时的天下千疮百孔,外有清军虎视眈眈,内有李自成犯上作乱,大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疲于应付。

1638年,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建议先跟清军议和,把李自成等人收拾了之后再去跟清军死磕。

黄道周一听这个缺德主意就冒火了:这不是卖国吗?这不是丧权辱国吗?我们怎么能去跟外敌议和?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励精图治,内忧外患一同消灭啊!

其实当时崇祯皇帝的心里还真是倾向于杨嗣昌的提议的,因为他已经应付得心力交瘁,只是因为碍于祖训,又顾忌着大明王朝的脸面,这才不敢答应和谈。

现在好不容易杨嗣昌把他的心里话说出来了,谁知道又被黄道周骂了个狗血淋头,崇祯心里那个恼火呀:怎么啥事儿都有你?你这一生的学问,我看就靠的是你那张破嘴吧?

一生学问只办的一张佞口。(《明史》)

黄道周一听皇上这样骂他,也发飙了,顾不上什么君臣礼仪,直言崇祯忠邪不分,实在是没有治理天下的能耐,并且说了一句让崇祯无法反驳的话:

忠佞二字,臣不敢不辩。臣在君父之前独独敢言为佞,岂在君父之前馋诌面谀者为忠乎?

崇祯哑口无言,但是自此他也算把黄道周给恨透了。黄道周被连贬六级,调到江西去当了个芝麻官。再后来又有人举荐黄道周,崇祯二话不说就将举荐他的人发配充军了。

不过这场辩论之后,朝堂之上也再无人敢提和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