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气象早已一去不返,而勾栏瓦舍的**词艳曲中,仍旧咿咿呀呀地传唱着文人骚客的万般情怀,正是自古才子爱青楼,风流倜傥惹人愁。
那时的中国,上有扬州,下有杭州,都是以秦楼楚馆出名的地方。杜牧以京官俸禄低为理由,请求外放杭州刺史,没被批准。不过没关系,去扬州也不错。
江南好啊,江南美女多,扬州夜店小王子,除了我杜牧还有谁?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夜不归家的放纵,让他赢得了“风流诗人”的称号,也让他一旦离开温柔乡,便萎靡不振、神不守舍。
他的顶头上司非常不满,屡次想要弹劾他,又觉得这些事情实在太污糟了,不能放到台面上来说,何况满扬州官衙里谁不喜欢去喝几杯呢?杜牧又是个有家世有名气的,说不得骂不得,连小鞋也穿不得。
**数年后,京城里一道圣旨,召他回去做京官。
虽是升迁,杜牧却很不满意,他舍不得离开这座城,舍不得这些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们。兴之所至,他写下两首《赠别》,其中一首道: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从此以后,人们便用“豆蔻”二字来形容十二三岁的少女。
明明是首狎妓诗,倒说得清新脱俗,只是这诗中的女主角,却不知是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