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人打开了解世界窗口的同时,段成式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广寒宫里的吴刚砍伐桂花树的故事,就源自他在《酉阳杂俎·天咫卷》中的记述: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还有我们熟知的八仙之中的韩湘子,原型本是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孙韩湘,经过段成式天马行空的想象,他得道成了神仙。
在书中,段成式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韩湘生性**,不喜读书,终日修道。韩愈为此忧心忡忡,问韩湘以后可有一技安身。当时正值寒冬时节,韩湘便在众人面前露了一手,用土覆盖牡丹枯枝,随后顺手一指,盆里的牡丹花瞬时绽放,而且还在一枝之上开出了几种颜色。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段成式长大成人后,当事人韩愈和韩湘都还活着,他们和段成式约略是同一时代的人。且不说这变戏法一样的开花手法有没有可能实现,就算真的可以,以当时人们遇事即作诗的性格,自家亲戚有这样拉风的本领,为何在韩愈的作品中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最大的可能是,段成式无中生有编了个故事出来,不过因为他在文中寓意韩湘得道成仙,有意美化,韩家人也就不与他计较了,否则肯定会扯上名誉侵权之类的官司,至少也会打打嘴仗。
除了这些脑洞清奇的段子,段成式还为后世的小学生们创造了一批成语。
例如“体无完肤”:听闻荆州有一位文身奇人葛清,自称是白居易的忠实粉丝,全身文满了白居易的诗,段成式当即前去采访,还要当场验证。为了出名,这葛清给段成式表演了一场脱衣秀,只见他全身上下的文身图文并茂——有一人端着酒杯站在**从中,旁边文着“不是此花偏爱菊”;一棵树上挂着有花纹的丝织袋子,旁边文着“黄夹缬林寒有叶”……一个一个数下来,共有三十多首。段成式一边欣赏,一边感叹:你这真是体无完肤啊!
看来在追星的道路上,古往今来的粉丝都是一样疯狂。所幸白居易还写了大量的五言诗和七言诗,不然要都是《长恨歌》那样的篇幅,葛清身上都纹不下。
还有“狼狈为奸”:狼的前腿长,后腿短;狈则相反,前腿短,后腿长。狼的战斗力强,狈则脑诡计多端,因此它们每次干坏事总是在一起行动,故称狼狈为奸。原文这样记载:“狈前足绝短,每行常驾于狼腿上,狈失狼则不能动,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