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 1)

狄青令大军原地休整。

敌军间谍侦察后以为宋军不会出击,便放松了警惕。不料狄青突然拔寨潜行,一夜之间越过昆仑关,在一马平川的归仁辅布下阵来。

叛军失去昆仑关这天险地利,前来争锋,双方大战。

宋前军不利,狄青登高看得明白,见对方基本都是步兵,立即派出精骑从左右两翼包抄猛攻,打得叛军四处溃散,追奔逐北五十里,把叛军的有生力量消灭了个干净,还一路打到叛军老巢邕州,彻底**平叛乱。侬智高单骑逃跑,流亡到大理去了。

狄青把老弱病残的俘虏全部释放,将叛军高官的首级挂在城头示众,又将斩杀的敌军脑袋堆积成山,建成“京观”。如此恩威并施,当地少数民族被治得服服帖帖。

宋军获胜,众人回去取来制钱一看,原来是两面都是字的特制钱。将士们钦佩得五体投地,这才明白狄将军“假痴不癫”的高招。那种静不露机的沉稳,真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大将之风。

大功告成,狄青被提拔为副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正式进入帝国的军队领导层。

狄青做了高官,脸上的刺字就显得不体面了。仁宗劝他用药把疤痕除掉,但狄青说,小臣不敢忘本,我有今天就是因为脸上的刺字,而且留着还可以鼓励士卒积极向上。从此,大家叫他“面涅将军”,来自部队的军官士兵都自豪地指着脸上的字说,狄将军是我们的头儿!

那个时候没人会想到,危险的种子早早就种下了。看上去风光无限的位置,在军中的无上威望,后来都成了置他于死地的导火索。

一般来讲,人发财升官了,都喜欢攀上个前辈英雄做祖宗,以示自己根正苗红。有人劝狄青认唐朝大名臣狄仁杰为祖上,但狄青很有原则,直说狄仁杰那样的伟人我是真的高攀不上。

平定侬智高打扫战场时,在尸体中发现一个穿黄袍的。不少人说这就是侬智高,赶紧向朝廷报功吧!但狄青觉得,这种不确定的事情不能干,怎么能去欺骗朝廷!

这样的人太完美了,不居功,不贪财,还有治军的本事,深受士兵爱戴,在军队中威望极高。一个这样的人担任国防部副部长,谁知道会不会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