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梁王宝座是彭越的人生顶点,对此他已知足,因为“小富即安”本来就是他的人生理想。然而,小心谨慎了大半辈子的彭越,却在这之后一不留神把刘邦惹着了。
祸起于一头“巨大的野猪”。
当时,有一个阳夏侯名叫陈豨(豨:巨大的野猪),在投降了匈奴的韩王信的鼓动下起兵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同时命令各诸侯王跟他一起去“打野猪”,可是最后理他的居然只有他的儿子齐王刘肥和齐相曹参,其他诸侯王全都装聋作哑,拒绝听令。
堂堂皇帝的命令都没人听,可想而知刘邦的心理阴影该有多大!他铲除异姓王的心理动因,也许就是那时候产生的。
其他诸侯王为什么不听刘邦号令,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有两个原因导致彭越未能听命出兵:一是年纪大了,二是正在生病(有人说他是装病,不过这不大可能,因为不符合他的性格)。
彭越确实并非不听号令。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他就派出部将领兵去邯郸与刘邦会师,可是这不但未能让刘邦消气,反而成了火上浇油。一回到洛阳,刘邦就派人去梁国追责。
刘邦如此对待唯一一个理他的诸侯王,实在有点欺软怕硬的意思。
刘邦的做法,连彭越的部将扈辄都看不下去了,他坚决反对彭越到洛阳去谢罪——打仗的时候要你去你说你病了,现在不叫你去你偏要去,如果是我,我也会认为当初你是装病,这是欺君之罪啊,我的领导!你到洛阳不是自投罗网吗?淮阴侯韩信就是前车之鉴啊!
受到刘邦使臣的责备,彭越本来就不知如何是好,扈辄这番话更是让他慌了手脚。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扈辄咬牙切齿地说,如今要想自保,唯一的办法是趁机反了,先发制人进攻洛阳,打他个措手不及,说不定领导您也能弄个皇帝当当。
大胆!彭越一声大喝,我是断然不会那样做的,这种话不许再说!
他不想造反,又想不出对付刘邦的好办法,只好继续称病。
就在他消极地等待命运的安排时,万万没想到国内出了叛徒。扈辄鼓动彭越造反的事不知怎么被梁国太仆知道了,他连夜逃到洛阳向刘邦告密。
这时的刘邦反倒冷静了,听了举报不但没有勃然大怒,反而派了一个使团去“慰问”彭越。
彭越一听皇上对他这么好,自己生了点小病就派这么多人来探望,这是要把人感动死,哪里还会怀疑其中有诈呢?
“慰问团”一到梁国,就把毫无防备的彭越抓了起来,送到洛阳受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