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 1)

高兴归高兴,可千万别忘了,江南还有个萧铣。

这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大事,李渊当然没忘。西梁不灭,何谈一统江山?

李靖是个聪明人,在李渊下命令之前,他就“先发制人”,在充分了解敌我双方情势的基础上,上陈“攻萧十策”。李渊同志听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任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李靖为行军总管,兼任李孝恭行军长史。

虽然李孝恭是“老大”,李靖是“老二”,但因为李孝恭不太懂军事,实际上李渊是“三军之任,一以委靖”,李靖才是事实上的三军总司令。

李靖当仁不让地以老二的身份担起了老大的职责,走马上任后,立即开始准备工作,组织人力物力大造舟舰,让将士们练习水战。准备妥当之后,武德四年(621年),一场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开始了,史称“唐平萧铣之战”。

这注定是一场苦战,因为萧铣割据的江陵一带面积广大,南到交趾,北到汉水,西达三峡,东及九江。唐军的进攻时间也选得不对,时值秋天雨季,大雨一直下个不停,江水暴涨,波涛翻滚,奔涌而下,水声震天,让人不寒而栗。

参与战事的将领们都怕了:要不咱们还是敬畏一下大自然,待雨停了,洪水也退了再进攻吧?如果现在进攻,恐怕部队还没到达战场,就都翻到江里喂鱼了。

唯有李靖力排众议:兵贵神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咱们要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现在我们的军队刚刚集结,萧铣肯定还不知道,如果我们突然出现在毫无防备的敌人面前,肯定会大获全胜!所以我们应该趁江水猛涨之机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达江陵城下,不给萧铣任何反应的时间,这样定能一举成功!

李孝恭虽然打仗的本事不大,但还听得进正确意见,同意了李靖之议。

不出李靖所料,萧铣果真以为唐军不敢此时进兵。在他看来,恶劣天气加上三峡天险,唐军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能不顾及船毁人亡的可能,所以他竟然不加防备,让自己的士兵安心休整。

自以为是的萧铣没想到,唐军不仅吃了豹子胆,大概还一气儿吃了凤胆龙胆。当他沉浸在自己的“神机妙算”中时,唐军两千多艘战舰已经冲破惊涛骇浪,直冲他的地盘而来,连破毫无防备的荆门、宜都二镇,于当年十月抵达夷陵城(今宜昌)下。

驻守在宜昌附近的,是萧铣手下的骁将文士弘和数万精兵。

名义上的老大李孝恭果然不懂军事,大军一到就想立即进攻,李靖连忙劝阻。他认为此时敌军士气正盛,又是精兵,文士弘也不是吃素的,贸然进攻很难取胜,可以稍待,等过几天他们士气衰落时再进攻。可是此时李孝恭已经被一系列胜利冲昏了头脑,不耐烦地对李靖说,你既然害怕就留守吧,本王亲自去。

不出李靖所料,战斗刚开始,李孝恭就被打得屁滚尿流,而且损失巨大。他狼狈逃回南岸,肠子都悔青了。好在很快,李靖就率领唐军反败为胜,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原来,获胜以后,文士弘就有点得意忘形,纵兵到处抢掠,部队都散了,这里一股那里一股,和打家劫舍的土匪没有区别。李靖立即指挥唐军出击,难以收拢的敌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被杀死溺死者达一万多人,四百多艘战舰成了唐军的战利品。

几天后,乘胜扩大战果的唐军缴获的楼船数量猛增至数千艘,交州总管丘和、长史高士廉、司马杜之松全部投降。

到了这时,除了投降,萧铣已别无选择。

公元621年,拥有精兵四十万、雄踞南方多年的萧铣被斩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