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并不知道自己这个有意无意的举动,给这些下岗工人带来了多大的好处,他的本意,也只是让他们能自食其力,不至于因为下岗而对他们的生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他翻遍了笔记,此时只有市场、书报亭、连锁早餐这三项业务可以在短时间内安排大量失业者的就业问题。
至于他们能不能赚到比在工厂上班更多的钱,韩俊就欠考虑了。但有个问题他却忘记了。这些项目可是笔记里的记载,而笔记里所记载的这些项目,怎么可能是普普通通的不赚钱的行业呢?就算那四个市场,也是未来滨海市内四区四个最大最火的农贸市场。不仅仅是经营着本人,就是韩俊这个所有者,最终也会被它们所带来的收益所惊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但与此同时,韩俊这样做,让原本那些“醉心”于上访闹事的“刺头”员工一下子少了许多“助力”,能不少么?人家都去创业了,谁还有功夫跟政府较劲?
就像当年管仲跟齐桓公所说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大家都能吃饱饭了,谁会撑的去四处挑事呢。
就算他们有猫腻,就算他们有暗箱,已经离开工厂的这些人,在一开始或许还会跟他们“斗争”一下,但现在的情况则是,有一份比原来更自由,更赚钱的工作,瞬间没有了利益冲突,谁还会去再找他们呢?
韩俊所做的这几件事,直接影响是解决了许多双双下岗的困难家庭的生活问题。同时也让海鑫公司的声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以前,海鑫公司在市民的眼中,是一个“待遇很高”的公司。而此时,他还是一个深得人心的民营企业,社会上如潮的好评便可见一斑。
而间接的影响,却是给市政府解决了一个大难题。韩俊也没有在意这么做到底会给市委的一众领导解决了多大的麻烦。韩俊不再其位,自然不能体会到他在面对这种问题是很的那种纠结。下岗初现,各种反应他们考虑不足,并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对策,而韩俊横插一脚,不仅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也为他们随后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尽管除了吕文,再也没有一个人当面站出来对韩俊表示感谢,可是在心里,大呼庆幸的同时,却也对韩俊的印象愈发的深刻了,如果不是韩俊这个及时的举动,或许他们还有纠结更久的时间。
自从跟韩俊见过面之后,吕文立刻着手起草了一份报告,上报到省里,将滨海这段时间所取得的经验一一汇报了个清楚,而且重点突出了韩俊所做的这几件事,他并没有把这些事情说成是自己干的。毕竟在第一时间,媒体已经把最为详细的情况披露给了大众。
与此同时,他又召集了市委的领导班子,于徐中和一起展开了一次关于安置下岗工人的讨论,会议期间,不仅明确指出了下岗工人再就业的重要性,而且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他们的再就业提供最为优惠的条件。
这个,自然是韩俊当初告诉他的,不管是为了感谢韩俊也好,还是真的要确定各项优惠。凡是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免除三年全部营业税收,只缴纳象征性的工商管理税。
这个政策一经出台,好评立刻如潮,而吕文的报告打到省里,省委书记甚至亲自致电滨海,对吕文的工作提出了肯定,当然对于企业家的做法,他也表示可以借鉴,同时要求,对于优秀的企业家,要大力的扶持。
这一点,吕文心里自然清楚,想到那个心思他都猜不透的小青年,脸上露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
海鑫公司的集团化进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韩俊忙于工作的同时,却也不会忘记去学校陪陪女友。
白悦是个非常善解人意的女孩,她知道韩俊这段时间的动作,对他的做法非常的支持,也知道他很忙,并不太粘着他,让韩俊心里倍感温馨。而就在暑假进行了一半的时候,姜万勐从合肥发来消息。
三碟VCD已经备好了十几万台货,可以向国内主要市场发货,而名下的生产厂已经在洽谈生产线合同的事情了。
到了94年,仿冒VCD的情况依然存在,但因为万俊公司的“招安”政策,把他们的生存空间已经压抑的非常小了。仅仅局限在国内相对偏远的地区,对整体市场的影响非常的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姜万勐虽然喊着“号子”要严厉打击,但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只要影响不到万俊VCD的市场,他也懒得管他们。
而此时,三碟VCD一出,仿冒VCD的生存空间必然将被压缩的更小,因为万俊公司的政策,是以旧换新!
你凭着正品万俊VCD只要加上小小的一部分钱,就可以换取一台崭新的三碟连放VCD,可要是你买的是冒牌货,那对不起了,三碟机器的价格是单碟机器的1.5倍。想换,那就掏银子吧!
而且三碟的技术,虽然不是多么的高深,万俊公司却是严格控制的。直接囤积大量的现货,准备同时投放多个市场,这样一来,想要破解,却也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这个滞后性,让万俊公司保持了压倒性的优势,根本不需要担心仿冒品的反扑。
至于滨海的生产厂,在给韩俊消息的同时,姜万勐就派了技术人员,带着大量的设备赶往滨海,第一时间为他们调试生产线。
跟滨海电视机厂良好的合作关系,各类电子元件不需要韩俊过多的过问,不过滨海电视机厂,这段时间也正在进行改制。只是他与其他的单位不同,因为有着海鑫公司的大订单,滨海电视机场不仅没有进行裁员,甚至在年初的时候还进行了一轮招聘。大订单,让他们的人手显得不那么够用了。
这些国内的事情,有合肥的万俊总部协调,海鑫公司可以专心他的集团化进程,各项手续准备的也差不多了。
不得不说麦克代森是个非常有经验和手段的人才,他不仅详细地制定了计划,还协同人事部,一起制定了集团新的规章制度。
在韩俊看来,新制度不仅更加的人性化,也能更加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此时三碟VCD即将上市,那么届时必将有大量的单碟旧机器被回收,姜万勐告诉韩俊,在万俊公司总部已经专门开辟出一个三层共9000平米的三个翻新车间,工人已经培训完毕,只要回收回来的机器,只要不是损坏的太严重的,从里到外都会进行严格的翻新,外壳都是最新的,无尘的车间保证所有内部原件看起来跟新的一样。
而这个消息,才是韩俊最想听到的。
当即联系了周显光,我们都准备好了,那么,渠道上,也应该做出万全的准备。
周显光早就觊觎着东南亚的这块市场,渠道是现成的,只需要统筹安排一下就好。但是前期的广告问题,还有市场的预热,则需要万俊公司来做。
可韩俊却表示不需要这么麻烦,他要实行一种直接“空降”的模式,用大批量的现货,首先占领越南、缅甸、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老挝六个国家首都的家电卖场。广告,则在VCD卖过一段时间之后,让当地的代理商出面联系,他们万俊公司是不会再出一分钱的。
对韩俊这种“抠门儿”的做法,周显光也显得很无奈,但想来也是,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进入市场,万俊公司回收回来的那些“破烂儿”,可就要积压了,相比广告,还是第一时间出货来的合适,更何况,韩俊要卖给那些国家的VCD到底是些个什么样的货色,他周显光又不是不知道,在他看来,韩俊根本不是准备做国际贸易买卖,而是向国外运垃圾的。
对他的这种看法,韩俊却不敢苟同“再怎么说,那些VCD也是好用的,怎么能说是破烂儿呢?还能赚外汇,多好?对了,周老,可先说好,我只接受美元啊。”
实际上,中国国内的经济,国外许多国家都在关注,而VCD这种中国特有的视听设备,自然不会没人注意到。VCD不仅能让消费者享受更为高级、便利的视听,更可以带动当地音像产业的发展。
广告的问题根本不需要担心,总会有人出头的。
韩俊这边忙的不亦乐乎,其他人也没有闲着,自从当初给吕文推荐了韩俊,田柏坤就一直关注着此事,并不是旁敲侧击地提示一下吕文。
只不过吕文却告诉他,韩俊已经有计划了,会选择一个规模大一些的企业介入,并且将韩俊当初一系列的承诺告诉了田柏坤。
可听到了韩俊的说辞,田柏坤心里悚然一惊。他早就帮韩俊“物色”好了一家企业,理论上来说,根据韩俊的说辞,他给韩俊“物色”的企业有很大的可能性被韩俊收购。而且他不断的“提示”吕文,要的就是找一个机会,让这个单位进入吕文的视线。
但问题是,类似的企业在滨海还有不少,单论规模来说,滨海电视机厂的可能性却是最大的,不,那简直是百分之百的。
因为韩俊目前所做的业务,跟滨海电视机厂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以前韩俊按兵不动,他以为韩俊不想介入进去,可此时听说韩俊心里早有计划。那么,如果韩俊说想要收购一个规模大一些的企业,滨海电视机厂则一定会成为他的不二选则。
而且,跟吕文的沟通中,通过这段时间三碟VCD的上市,韩俊跟滨海电视机厂走的如此之近,吕文也感觉,韩俊口中所说的那个大动作,也极有可能是收购滨海电视机厂。
可这样一来,田柏坤的计划恐怕就要落空了。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他必须要给吕文一个信号,要让他影响一下韩俊的选择……
“还真有些难办啊……”看这桌上的报告,吕文有些头疼,最近这段时间,省里对滨海企改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是事无绝对,滨海众多的企业,改革的进程也不见得都是那么尽如人意的。
就比如他现在看着的这个单位——滨海自行车厂。
滨海是一个丘陵地带,市区内,几乎没有一条正南正北的道路,也根本看不到超过一公里的平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在以前,交通不是很便利的时候,自行车是人们出行的首选。
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滨海自行车厂日产自行车千余辆,也不用犯愁销路,而且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自行车还是结婚三大件之一,生意尚可。
可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交系统的日渐发达,选择骑自行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少了,毕竟太多的上坡对体力的消耗实在太大。
有钱的人,大都选择购买摩托车,要么就坐公交车,不管是哪一种,起码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体力。
而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滨海自行车厂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进入91年,已经显出颓势,资不抵债,到了94年,在抵扣掉了所有的固定资产之后,负债还是高达一亿八千多万。
但是滨海自行车厂的规模却是不小,旗下员工三千多人,而且,当年滨海自行车厂还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
此时已经糜烂到这种程度,实在让人痛心。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在滨海,自行车的销路已经差到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即便是经营体制改革也没有太大的价值,想让它起死回生,恐怕只有奇迹的发生。
但问题是,如果换做其他任何一个普通的企业,产品没有适合的市场,又亏损如此严重,大不了宣布破产了事。
可是它欠的钱实在太多了,又有三千多张嘴等着吃饭,岂能简简单单破产了事?这样规模的企业要是简单的破产,不单单是吕文,也会有不少人跟着吃排头的!这种责任,并不是一个两个人就能担负的起来的。
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当这份报告摆在吕文眼前儿的时候,他也深感头疼。
实际上,此时如果有个人来直接收购掉这个企业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吕文可不是傻子,他也不会认为商人是傻子,这样多的负债,如果可以跟田柏坤收购毛纺厂的时候一样,把不良资产和负债剥离出来然后宣布破产,那样他就不会这么头疼了。
全是因为这个单位许多更高位置的人在看着,一旦操作不好,后果不堪设想,并不是简单的破产就能解决的。
但是,这样却早就了一个两难的境地,这样高的负债,必须要解决,却不能完全的抛弃,但如果企业内部自行改革,会不会有效果就不说了,吕文也感觉恐怕就是让个经营天才过来也不见得会让他起死回生。
要么,就有人出面来收购了这个企业。可这么高的负债,有谁会来收购?除非这人有着深不可测的背景,可以让这个单位破产而不会受到任何牵连,但吕文纵观他所了解的人,几乎都没有一个这样的背景。
这可如何是好呢?
他不是没有想到当初韩俊的承诺“完全按照合法的手续,不会让国家损失一分钱。”
但在吕文的心里,却根本不会对韩俊抱有任何奢望,他海鑫集团就算财力再大,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恐怕不仅不会救活自行车厂,弄不好还会把海鑫集团这个刚刚新生的明星民营企业给搭进去。
那样就太悲剧了。
可是看到滨海自行车厂这种样子,吕文也倍感痛心疾首,如果自行车厂的问题不能妥善的解决,或许他在滨海会捞取不少的政绩,但仅此一项就会让他的这些个政绩大打折扣,甚至完全抹杀。
越想越是头疼,毫无办法的吕文甚至有些恼怒起把这个资料摆到自己跟前儿的人来了。
为今之计,却也只能拖一天是一天,在内部挖潜的同时,再观望一下,最后实在不行,就打个报告给省里,强行申请破产。反正滨海自行车也卖不动,跟全省各地的自行车厂相比也毫无竞争力。
想到此处,再看自行车厂,给吕文的感觉,就像是一颗肉瘤,随时有癌变的可能。
“吕书记看到了吗?”
“看到了。”
“有什么反应?”
“吕书记心情很不好,估计已经开始想对策了。”
“很好。”
“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呢?”
“给吕书记提个醒啊?现在谁有能力接手这个单位,就把它给谁。”
“呵呵,只是这样一来,接手的人就要遭殃了吧?我看现在有能力接手的,只有钢厂、石油化工这样的庞然大物了吧?”
“这个……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