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 1)

高位出局 丁力 2122 字 1个月前

麦肯特公司上海分部向李东推荐了两个项目。第一项目是仿生表面处理技术,具体地说是仿荷叶的功能对汽车表面进行处理,这样,汽车表面基本上就不沾灰,不仅漂亮,而且每年可以节约大量的洗车用水。第二个项目是汽油替代技术,具体地说就是用工业酒精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汽车对地球环境的污染,而且能够缓解世界能源紧张的局面,并且成本较低。两个项目都是高科技项目,都是节能和环保项目,都是关系到人类环境和人类生存的大项目,但是,李东只能从中取一个。李东没了主意,跟王星焰商量。

王星焰发现老外做事情确实认真,文件做得相当漂亮,不仅有中文的,而且有英文的。李东到底是加拿大国籍,也学着老外的认真劲,把两种文本的文件都给了王星焰,不知道是考虑王星焰既能看中文,又能看英文,还是考虑王星焰的中文不过关,英文也不过关,需要将两个文本对照起来才能看明白。

最后,王星焰看明白了。知道这两个项目在技术上都没有问题,而且跟传统技术比较起来,都有新的突破。比如仿生表面处理技术,就是对喷涂技术的突破。现代喷涂技术的要点是光洁,但是仿生技术不是,仿生技术把汽车表面处理成一种复杂的凹凸不平的表面,就是荷叶那样的表面,荷叶那样的表面不沾水,不沾灰,如果所有的汽车表面全部采用了这项新技术,那么,世界上所有的洗车厂和机车美容店都可以关门了,一年得节约多少水?考虑到现在世界淡水资源的紧张局面,这项技术的先进性是不容置疑的。

“不行。”王星焰说。

“不行?”李东问。

“不行。”王星焰说。说得非常肯定。

“哪方面不行?”李东问。

“主要是经济上不行。”王星焰说,“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大问题,但正因为是全球性的大问题,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所以具体到每一个车主,他就不会太在意这个问题。对每一个具体的买车人来说,他主要还是关心汽车的价格和性能,至于是不是环保,只能在同等条件下最多是价格性能相差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照你这个报告,在同等的性能条件下,车子为了环保而让车主多花差不多一万元人民币,不现实。”

李东不服气,说:“正因为是全球性的大问题,所以才需要地球上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作为一个具体的车主,怎么会不在意这个问题呢?我马上就要买车,如果有这种环保型的车卖,我宁可多花一万元人民币。”

王星焰看着李东,没有说话,因为他不知道该从哪里说,或者说他不知道李东是聪明过分呢还是天真过分。

但是还是要说,王星焰说:“美国退出京都协议你知道吧?”

这下该李东不说话了。美国退出京都协议的事情他当然知道,正因为知道,所以他才不说话了。

既然李东没有话说了,那么,王星焰就有话说。王星焰说:“美国号称世界上最发达、最文明、最民主、最有资格充当世界警察的国家,居然公然置地球环境于不顾,退出旨在保护地球大气环境的京都协议,你怎么能要求中国的一个普通小老百姓主动承担世界环境保护的义务呢?其实,世界环境保护是大家的事情,既然是大家的事情,那么,在某种情况下就等于是无主的事情,说起来谁都应该管的事情,往往就会变成谁也不管的事情。比如我们国家以前的一切资产都是全民所有,正因为是全民所有,那么,就谁也不心疼,什么保值增值都只能是一句口号。在这个口号的背后,是国有资产也就是全民资产的大量流失。”

说到这里,王星焰戛然停止,意识到自己扯远了。

“那么,用工业酒精取代汽油项目呢?”李东问。李东这样问,就是基本上已经认可王星焰的观点,承认仿生表面处理项目不能上了,至少暂时不能上。

“这个项目倒可行一些。”王星焰说,“首先技术上并不复杂,技术的要点是防止酒精挥发,它这里从储存方式和加液面覆盖两个方面着手,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在工业酒精内再加入一种添加剂,使液态酒精在常温下的挥发性降低,会更好。关键是现在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抓得比较紧,像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估计很快就要强制性要求达到欧洲二号标准,如果那样,加上工业酒精的价格并不比汽油贵,这个技术推广起来应该是可行的。”

王星焰这样一说,李东笑了,是那种开心的笑。

李东说:“从我这边考虑,还是环保,而且是大环保。从大环保考虑,地球上的石油只能再开采五十年,难道真要在我们这一代把地球上的石油消耗干净?我总是认为,石油作为燃料是一种极大浪费,是地球财富的极大浪费。要多少亿年才能形成石油呀,就这样烧掉?而酒精则不一样,酒精是粮食做的,烧粮食听起来可惜,但是从理性的角度看,粮食的生产周期往往是一个季节,也就是半年时间吧,而且粮食又不能长期储存,大量生产之后,不如转化成酒精烧掉,把石油省下来。石油跟粮食不一样,石油是不可再生的,永远不可能再生的,所以,最好就暂时把它放在原处不要动,等到将来发现更大的用途了,再去开采。”

王星焰没有想到李东把问题想得这么深,比美国总统考虑得都深。

“行。”王星焰说,“既然你这么想,那么也无所谓成功与失败,当然可以上这个项目。不过,我估计一开始肯定是负效益。”

“为什么这么说?”李东问。

“不是技术问题,”王星焰说,“甚至也不是经济问题,关键是推广应用。即便技术上没有一点问题,价格上也没有问题,推广起来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

“你的意思是观念问题?”李东问。

“也不是,”王星焰说,“关键是服务。比如维修服务和‘加酒站’服务。现在烧汽油,这方面的服务已经相当完善,到处都是加油站,而如果推广烧酒精,那么,是不是到处建‘加酒站’?谁来建?如果是你自己建设,建设多少?要花多少钱?比如你自己开这种车,如果开到半路酒精烧完了怎么办?远的不说,就说从深圳到广州吧,你说要建设几个‘加酒站’?”

李东一听,心中暗暗佩服,佩服王星焰考虑问题比较实际。

“那你的意思是这个项目也不能搞了?”李东问。问话的声音中明显带有焦急的腔调。

“那也不是。”王星焰说,“中国的事情,只要政府支持就能搞成。”

“怎么支持?”李东不耻下问。

王星焰又想了想,说:“比如环保补贴。”

“环保补贴?”李东问。

“我是说假如。”王星焰说,“假如国家有一项环保补贴,一方面投资建设环保‘加酒站’,另一方面对烧酒精的车主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者倒过来,不给补贴,但是对烧汽油的汽车给予高额征税,也能起到引导作用。”

虽然王星焰非常明确地强调这只是一种“假设”,但是李东却把它当真事来办。

李东找到了深圳市经济发展局,询问有关“环保补贴”和政府建设“加酒站”的可能性。经济发展局的公务人员对李东也有所耳闻,特别是深圳卫星电视开播后,李东几乎成了明星,经常在《品茶论道》节目中任嘉宾,大家基本上都认识他了。既然认识,并且知道他的“海归”身份,便对他特别热情。

听了李东的叙述之后,经济发展局的公务人员也被李东忧国忧民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一定认真研究,并保证在规定的七个工作日之内给予他正式的答复。果然,规定的期限一到,答复下来了:关于“环保补贴”,暂时没有;关于由政府出资建设“加酒站”,暂时不可行,因为现在“酒车”还没有上路,暂时还考虑不到这个问题。但是,鉴于加和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项目属于明显的环保高科技项目,所以,市里按政策可以给予适当的支持,支持方式是可以申请科技三项基金,另外,也可以申请贴息贷款,并申请把这个项目列为深圳市2006年重大建设项目,如果立项成功,将享受更加优惠的扶植政策。

李东把市里的答复告诉王星焰后,王星焰马上就热烈祝贺,并要他请客。

请客当然没问题,但是李东并不是很高兴,起码没有王星焰想象的那么高兴。

“怎么了?”王星焰问。

“没用,”李东说,“这样的扶植对我没用。‘三项基金’数目非常小,我问过了,一般不高于三百万,像我这个情况,估计补贴也就是一百万,杯水车薪。”

“你行了吧。”王星焰说,“这就相当不错了,等于是白给的,你还想怎么样?”

李东不说话,看着王星焰,明显地是对他的观点不赞同。

“我还是想要政策,不想要钱,我不在乎一百万人民币。”李东说。

王星焰愣了一下,又觉得好笑,哪有白给钱不要的?

“这样。”王星焰说,“你对中国的事情不如我了解,你听我的,‘三项基金’照要,贴息贷款也照样申请,重大建设项目也照样申请立项。总之,你一切按照他们的意见办,你只有按照他们的意见办了,他们才会进一步扶植你。往轻里说,明年还能申请‘三项基金’,还能申请贴息贷款,往重里说,说不定明年就会出台相应的政策,类似‘环保补贴’这样的政策。你不是看到了吗,人家的答复很明显,是‘暂时没有’,或许明年就有。但是如果你现在不按他们的意见办,就不听话,或者说是不听招呼,那么,相关的新政策就很难出台,即便出台了,也不一定会给你。”

李东仍然看着王星焰,当然这一次的看与刚才那样的看不一样,这一次他觉得王星焰说得非常有道理。所谓做事情关键要先学会做人,恐怕道理就在这里。

“这样的好事,”王星焰说,“你要是不搞,我搞了。”

王星焰这样说,也不全是激将李东。他是真动心了,不是被政府支持的态度和政策动心,而是确实觉得这样的项目非常有前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方向性。

“当真?”李东问。

“当真!”王星焰问。

“那好。”李东说,“我们一起做。”

王星焰想了想,说行,一起做。

王星焰参与进来之后,或者说王星焰投资加盟之后,工作进展明显加快,主要原因一方是资金更加充足,另一方面还在于王星焰比李东更会“做人”。比如在要求政府支持的问题上,王星焰的要求就比较巧妙,他不是要求政府给钱,而是给政策,而且是政府马上能够做到的“小政策”。第一个“小政策”就是要求政府出面协调,首先在两条公交车线路上进行试点,并且这两条公交车线路是同一个起点,这样,只要在这个起点上建设一个“加酒站”和维修点就行了。

由于他们的要求合理,比较可行,关键是并不要政府掏一分钱,建设一个“加酒站”的钱他们完全能出得起,不需要政府扶植,而只要政府出面协调,所以,这个问题很快就得到解决。由市政府办公厅给交管局、公安局、运输局,环保局下文,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主持协调会,问题很快得到落实。环保公交上路那天,本市的各大媒体都争相报道,不久,外省市组织的参观学习考察团专程来深圳考察学习环保汽车开发应用的先进经验,李东的特长又一次得到发挥。并且这一次的发挥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