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金像奖办得很艰难,因为星岛报业的退出。
星岛报业为什么会退出呢?这与他们最初的加盟动机有关。当时正逢他们六十周年的公司大庆,老板想大搞一番庆祝宣传,成为电影颁奖礼的合办方显然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曝光机会。只是他们搞报纸是内行,搞这种大型庆典活动却是外行,然而又不愿把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做,结果钱也花了力也出了,却没怎么落好,反而搞得乌龙不断错漏百出。到了第二年,六十周年也过了,他们也不那么上心了,结果当然更差,招致广泛批评。这一受批评,他们干脆就撤了。
星岛报业这一撤,第四届金像奖的举办前景立刻变得岌岌可危。因为单凭《电影双周刊》那点人力财力,实在不够独立承办一届影坛盛会。
出生才三年的金像奖没有就此夭折,完全要感谢一个女人。
TVB的劲歌金曲颁奖典礼,这个其貌不扬喜欢做男性化打扮的女人从1983年第一届开始连续主持了四年。然而,你若当她仅是一个TVB出品的金牌司仪就错大了。“达明一派”的辉煌是这个女人从最早命名并一手缔造的,张学友的“歌神”称号是她金口封的,几十年里她从电台DJ一直做到传媒高层,人脉和影响力涵盖至整个娱乐圈。
这个女强人就是俞铮。第四、第五两届金像奖颁奖典礼,从最早拉赞助到找嘉宾再到敲定场地直到担任现场司仪,全都由她一手包办独撑大局,这才苦苦维持了下来。
第四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入围阵容,绝对称得上豪华梦之队——首位金像影帝许冠文,两届金像影帝郑则仕,连庄金马影帝成龙,还有一个他不玩了才轮得到别人上位的周润发。
然而这四位影帝,在这一年的金像影帝之争中却全都败给了一位阿sir。
这位阿sir其实没真正做过警察。他年轻时是想做警察来着,可阴错阳差没做成,却被大导演张彻顺手领进了影坛。进了影坛之后,他专拍警察电影,而且他片中的警察,一律是英明神武有情有义,形象无比高大正面的光明使者正义先锋,为扭转香港警队多年来的负面形象作出了巨大贡献——那个年代的香港警察形象可没有今天这么好,警察比黑社会还黑的《四大探长》年代刚过去没多久,在当时的港人心目中,代表光明代表正义的廉政公署基本上就是为了打击黑暗警界才设立的。
这个人就是李修贤,人称“修哥”,又称李sir,他本届金像奖的称帝之作,就是一部警察电影——《公仆》。
论师承,李修贤应该算来头不小的名师高徒,他可是张彻的亲传弟子。
从张彻晚年集合昔日弟子为他拍摄纪念电影,到他去世后风光操办整个后事,从头到尾最尽心尽力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姜大卫,一个是李修贤。姜大卫是张彻对他极欣赏极重视比亲生儿子还亲,李修贤当年可远没有那么受重视被力捧,连张彻自己都说:“李修贤虽由我领进电影界,但并未在我手中走红;他拍警匪片出名,是他自己闯出来的成绩,我不能掠美。”
考TVB艺员训练班都考不取,好不容易进了TVB也只能做个“死跑龙套的”,去新艺城试镜连见导演一面机会都没有的周星驰,被他相中去演电影。这一演就让周星驰捧回一座金马奖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周星驰红极一时的年代,也正是黑社会泛滥于香港影坛的年代,受欢迎、票房高的演员被人拿枪指着头逼着拍戏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周星驰也不例外。带着枪的古惑仔三番五次上门,却硬是全数被李修贤给挡了下来。也没什么别的原因,那会儿星仔算是他的人。
后来两人闹翻了,原因众说纷纭,这边说修哥恃恩胁报,那边说星爷忘恩负义,旁观者的口水战比当事人的罗生门还要精彩。
其实吧,修哥最重的是人情,最怕负的是义;星爷最重的是电影,最怕负的是戏。这样完全不同轨的两个人,即便完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到最后弦咬不到一处也实在再正常不过,只是这样的结局难免令人有些欷歔。
李修贤拍《公仆》这年,一个叫张家辉的17岁小伙子加入香港警队做了一名小警察。五年之后他因为升职无望,一气之下离开警队转投影坛,那么巧进的是修哥的电影公司。老板既是警察专业户,现实中脱下了警服的张家辉也就很自然地又在电影里穿上了警服。
这时的他大概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年之后自己也会登上金像影帝宝座。而他凭之得奖的影片是一部警匪片没错,可他饰演的角色却不是勇敢正义的警察,而是一个面目可怖的绑匪。
金像奖不只有张家辉这样在警队郁郁不得志才转行的影帝,还有从警司级别跳槽过来的金像奖永远荣誉会长——陈欣健。
陈欣健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不到30岁就因为屡破大案而积功晋为警司,谁知道这个被无数人看好的明日之星却放着在警队的大好前途不要,竟然辞职转投了娱乐圈。第一届金像奖上,陈欣健就是司仪。这年的第四届金像奖上,他又换了个编剧的身份进入提名名单。
陈欣健转行的缘起,是香港警匪片潮流的缘起,也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缘起。
1974年香港宝生银行发生持械抢劫挟持人质事件,当时警方在现场的指挥官,就是年仅29岁的陈警司。第二年,陈欣健以一个行内人的身份,接受了刚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萧芳芳邀请,为一部由她自导自演、描写警方对付毒贩的电影《跳灰》编写了剧本。
这部电影在1976年上映后大为轰动,全年票房排行第四,香港电影从此真正有了警匪片这一说,更因为这部戏从拍摄手法到剧本情节再到戏中人物都与过去的香港电影有了明显区别,被视为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的先驱。
然后呢?然后《跳灰》的投资老板就非常有眼光地向陈警司发出了正式邀请,而读书时就爱玩乐队,对这行挺有兴趣的陈警司也就从善如流地转了行。
牛人到哪里都是牛人。陈欣健做警察是破案高手,进了娱乐圈是编导演全才的多面手,做DJ做的是最受欢迎的节目,做司仪也是从金像奖主持到香港小姐大赛。
他也没忘记老本行,时常在电影里以旧日身份与观众见面。李修贤是冲锋陷阵的基层警察专业户,他则是坐办公室的高层警司专业户。只不过,他这个警司的形象往往远没有李sir高大正面。电影里的陈警司,往往不是贪财就是怕死,不是刚愎就是怯懦,没几分英明神武,时不时“囧囧”有神。他自己当年供职警队时如果真是那副德性,真是令人想破头也不解他究竟是如何年纪轻轻就当上警司的。
总体来说,第四届金像奖的入围者来历、背景相当五花八门。
有李修贤这样名家高徒根正苗红的,也有陈欣健这样半路出家天赋异禀的,提名名单里出现张艾嘉等台湾人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新鲜的是这年第一次出现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外国人喜多郎,跟本埠牛人黄霑争最佳电影配乐的奖项。谁想到最后谁都没捞着,中日两位才子一块儿输给了一位佳人——著名词人林敏聪的姐姐,本身也是著名音乐人的林敏怡。
更新鲜的是,这年的金像奖第一次把影后的殊荣颁给了一位来自内地的女演员——《似水流年》的女主角斯琴高娃,可惜她没能亲自到场领奖。事实上,她当时根本不知道自己获了奖,还是过了好些日子才从新疆的一张报纸上看见这一消息。
在那个香港与内地隔阂多多的年代,斯琴高娃甚至连自己获奖的消息都难以及时收到,又怎么会出演这部香港电影,更一举摘下影后桂冠呢?
这要从《似水流年》的出品方青鸟影业公司说起。
本届金像奖上,青鸟影业大获全胜,一部《似水流年》夺得了六个奖项,包括分量最重的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两个大奖。短短四年里,这已经是青鸟第二次横扫金像奖了,头一次是两年前的《投奔怒海》。
青鸟的创始人,便是黄蓉、王语嫣、小龙女的现实蓝本,金庸心中永远的梦中情人——夏梦。
年轻时的夏梦是当时香港左翼电影的台柱,人称“大公主”、“梦美人”,长得漂亮气质上佳自不必说,更难得演技一流。女演员反串男角不稀奇,稀奇的是女扮男装完了再男扮女装,还时不时不小心露出些男儿气概。夏梦就干过这稀奇事,而为她编写这角色更亲执导筒的,正是效仿唐伯虎,为接近佳人投身电影公司当编剧的金庸。
内地“文革”一起,香港影人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夏梦心灰意冷退出影坛,远走去了加拿大。“文革”一结束,她又看到希望曙光,便忍不住回来看看。
她这一回来,便走不了了——她遇到了廖承志。
这才有了青鸟的诞生。
所以,《投奔怒海》的片名出自金庸之口当然不稀奇,在内地取景拍摄也不稀奇,《似水流年》起用内地演员当然更不稀奇。
二十三年之后,斯琴高娃凭一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再度荣膺金像影后,终于能够亲自站在金像奖的舞台上捧起小金人。这部戏的导演又是许鞍华。
第四届金像奖最新鲜的,是首次设立了最佳配角的奖项。这下热闹了,干哪行的人都忍不住来插一脚。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邵氏电影王国独霸香江的时候,有一条黄金公式存在了很多年:楚原+古龙+狄龙=票房大卖。楚原这位昔日与李翰祥、张彻齐名的大导演,这年也来凑热闹争当最佳男配角。
和他一样不务正业来串行的,还有温拿乐队的鼓手陈友,跟张国荣争张曼玉,结局当然是可以想见的。
而跟张曼玉争张国荣的那位女配,也是从歌坛跨行过来的。这位五六岁就开始登台养家,19岁参加歌唱比赛被评委惊为天人,评委之一黄霑给了满分,而作为评委主席的顾嘉辉实在找不到地方可以扣分,只能用艺术无完美的理由扣了她一分,最后她以甩第二名整条街的优势毫无悬念地夺冠。
她当然就是梅艳芳。
这回两人争张国荣,梅艳芳没能争过张曼玉的原因说到底很简单:谁让戏里的张曼玉叫Monica呢?在1984年的香港,想争荣少的女人多了,可谁都不可能争过一个叫Monica的女人。那一整年,全港大街小巷随时随地都能听到荣少的热烈歌声——
Thanks,Thanks,Thanks,Thanks,Monica!
谁!能!代!替!你!地!位!
这年入围最佳女配的提名者个个实力强劲,包括日后的金马影后李丽珍。不过最终突围而出的,还是戏里情场失意、戏外星路得意的梅艳芳。
几年以后张国荣在演唱会上自卖自夸自己是福星,和他搭档的女演员多半噌一下就登顶,运气再不济也至少能混个金像奖提名。
他这福星的来历要追溯起源头,大概就是这回头一遭正儿八经演电影就拿下一尊小金人的梅艳芳。
又过了些年,这俩已经一个是“哥哥”一个是“梅姐”,二人在《金枝玉叶2》的电梯里大唱绕口令:“麦当娜约了麦当雄到麦当劳道的麦当劳吃麦皮炖当归!”
麦当娜是谁大家都知道,麦当劳是啥大家也知道,麦皮炖当归肯定是能吃的东西。那麦当雄又是什么东西呢?
麦当雄不是东西,他是个导演。这年他的作品,就是让陈欣健凭之提名最佳编剧的《省港旗兵》。很有些人觉得,麦当雄做导演有才归有才,可他真不是个东西,为了拍戏什么都干得出来。儿童溺水的戏码,他就真敢把人给扔进泳池,差点把那孩子给淹死;铁轨伏尸的戏码,他就真敢在火车开近时扔具“尸体”上去吓司机,差点害火车出轨;找人借了栋别墅拍戏,等拍完那儿已经差不多被连环爆炸夷为平地……
这届金像奖上凭《省港旗兵》夺得最佳男配角的演员沈威,对提携自己的导演有没有感激之情实在难说,事实上,麦当雄在片场被他当众追砍过——
电影里沈威有一场被人称道的戏码,都夸他当时极度恐慌的表情极为真实。能不真实吗?那不是演出来的,是真给吓出来的——换你以为自己只是做场戏被绑在车里待会儿就好,结果外面突然淋油点火整部车都烧了起来,你还动弹不了想逃都没法逃,你怕不怕?
第四届金像奖的最佳美术指导得主,叫章叔屏。
这个名字看着眼生,可念起来是不是听着挺耳熟?王家卫的铁三角里,不是有位叫张叔平的跟他音同字不同吗?而且那么巧也是干的美术指导这行。
更巧的是,这年章叔屏这奖,是张叔平上台替他领的。
巧成这样,已经不是一个巧字能解释的了。世上哪有那么巧的事!
这件事现在说起来好笑,在当年却真的是一个辛酸的笑话。
章叔屏凭之得奖的那部作品在前文有提过,就是夏梦的青鸟公司跟内地合拍的那部《似水流年》。前面也说过,头两年青鸟跟内地合拍《投奔怒海》时,周润发因为担心台湾市场婉拒了这部戏,而梁家辉因为参演内地合拍片,被台湾封杀成了独一无二的摆摊影帝。前面还说过,当初参与《投奔怒海》的其他人也大都偷偷摸摸小心翼翼,出现在此片演职员名单上的名字都是化名,连金像奖颁奖礼都不敢大大方方出席领奖。
说到这里,同学们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出现在《似水流年》美术指导一栏的名字是章叔屏而非张叔平了。没错,章叔屏正是张叔平的化名。
张叔平还算胆大的,大大方方出席了这届金像奖,亲自上台领了奖。领奖致辞是司仪俞铮教他的:“我代章叔屏多谢大家!”
结束第四届金像奖的八卦之前,还是要提一下这年的香港小姐。
1 9 8 4年的港姐冠军高丽虹是个中澳混血儿,生在香港长在香港,国语、英文都说得流利得很,连日语都说得倍儿溜,偏偏广东话讲不好。高小姐参加选美之前已经是知名超模,进这行之后顶着一张鬼妹面孔演起了捉鬼张天师的后代。明明是选美出身,却不乐意做花瓶,电影里逞凶斗狠做打女,生活中跳海救人做侠女。
跳海救人那会儿,高丽虹已然息影,却甘心做了一位影帝的地下夫人,又过了好些年才最终转正。能收服如此猛女的当然不是寻常之辈,他就是当初教高丽虹功夫的那位师父——洪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