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丽中国空间规划的实践模型
美丽中国的核心问题是空间规划,空间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城乡布局与国土管理。合理的城乡布局和国土管理可以平衡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两个需求,实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一)基本国情与存在问题
在空间格局上,中国国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也存在相应的一些问题:
1.东西梯度
中国的整体地形格局是西高东低,东西海拔的梯度,也造成经济发展的梯度:西部高山和高原,地广人稀,经济相对落后;东部平原和低洼,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东西部的差异,涉及的省市区太多,带来一系列的宏观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推动西部大开发,利用东部的人力和财力,帮扶西部经济走上快车道,这对消灭东西部的贫富差异,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城乡二元
城乡二元格局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经济结构问题,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表现为:城市经济的现代化工业程度相对较高,交通、教育、卫生等市政设施和基础设施相对发达,人均GDP和消费能力相对高,经济相对发达;而农村经济和2000多年以来的农耕文明没有太大差别,与生活配套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口多,受教育程度较低,就业程度较差,总体经济欠发达。
3.水岸经济
我国城市群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长江沿江经济带,这四个区域都是沿海地区或沿江地区,相比而言,内陆型地区经济差一些。造成这个状况的重要原因,是沿海地区与沿江地区在水路交通上的便利条件。这种因水而得财的发展模式,我们姑且称之为水岸经济。水岸经济依靠的是水运的地利之便,不是内陆型经济所能效仿得了的,两者的差距将有可能越来越大,任何文化因素和政治手段都很难彻底改变这种状况。
4.资源紧张
我国幅员辽阔,国土资源丰富,但相对13亿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人均资源相对紧。特别是事关生存的人均淡水资源、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森林面积相对匮乏,短期内很难解决。在矿藏方面,总体上还算可以,在45种主要的矿产资源中,中国人均排名并不靠后。主要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粗放型模式造成的,资源的浪费比资源匮乏更可怕,不但暴殄天物浪费资源,同时也带来额外的环境负担。
5.南水北旱
水是生命之源,南水北旱,是指相对于淡水资源而言的南北差异,因气候因素造成的南方降水充沛,而北方相对干旱的局面。南方雨水充沛,在每年的雨季和汛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而北方的春夏耕种期则容易发生旱情,造成农业灾害。从近百年来格局上说,北方的降水不足,特别是华北、西部地区已经到了重度的淡水资源匮乏的局面,这一点已经成为制约北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瓶颈。
上述空间格局及其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还没有组建统一的、专业的空间规划权力部门,现在的空间规划常常被割裂在了几个部门中,由于各部门的专业行业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以及利益关联不同,其结果可想而知,规划出来的东西可能纯粹是个人爱好的艺术品,也可能是远离实际的乌托邦,也可能是某些集团的核心利益,也可能是地方领导的业绩炫耀,也可能是一些人的虚荣心的展示。除此之外,最令人担心的是经济格局的错乱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例如在区域规划方面,有些城市之间争建码头出海,有些城市竞相扩建机场,有些城市抢建开发区招商引资,有些城市为扩大总部经济不惜挖墙脚。这些竞争看起来是市场行为,但是市场有时候也是会犯错误的,这就需要规划部门的整体统筹与协调,力保在兼顾多方利益的情况下,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高价值的经济效益,并引导市场竞争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在资源规划方面,主要表现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失序,河流水利规划地方各自为政,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财富,既是当代人的资源,也是子孙后代的应有资源,本应厉行节约,细水慢流使用,在可替代情况下尽量不开采。但目前的情况是与此相反,不能不令人堪忧。水利建设本是利在千秋的事业,但是有些大型项目应该多方考证,不应以牺牲一方的利益去造福另一方的利益,或以一时的利益去损害未来子孙的利益,东北某一条几十公里长的小溪,中间有十几处水电站和其他水利截流,这条河流是什么状况就不必描述了。在城市规划上,沉迷于财富过度积累的乌托邦理想,大量超前消费的高档社区和棚户区旧城区并存,居高不下的房价造就了大量的富豪,也催生了潜在的泡沫。在这种情况下,贫富分化与城市空间的差异将会进一步地增强。
(二)和谐城市群模型
1.区域化与国际化背景
社会是一个整体,完全孤立的世外桃源是不存在的。城市是某个区域的城市,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城市的发展可以为区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区域化发展和国际化发展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城市区域化的本质是加强城市与区域的密切联系。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形态,有单核、双核、多核模式。单核城市区域是指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扩散效应形成的大中城市与其腹地密切联系的地区,如武汉城市圈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简称“两型社会”)就是单核模式,称“1+8”城市圈,即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周边8个城市组成城市圈。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政府部门主动拆除市场壁垒,搭建合作平台。在市场准入、人才流动、子女入学、居民就业等方面,建立一体化的政策框架,提高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双核城市区域是指相邻的两个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扩散效应形成的大中城市与其腹地密切联系的地区,如广东城市圈则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以佛山、东莞、中山、惠州为半径,呈扇形分布的双核结构。按2012年的GDP数据来看,广州为12380万亿元,深圳为11000万亿元,广东省为57068万亿元,广州和深圳两地GDP之和占全省GDP总量的40.96%。
张浩然等利用2000—2009年中国十大城市群有关数据,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首位度对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单核城市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经济绩效的角度来看,人口和企业向核心城市靠拢,可以产生显著的城市集聚经济效应,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形成更大规模的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提高土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效率。而多核心城市群虽然不太拥挤,但交通成本较高,集聚经济效率不高,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效率也不高。特别是在城市群规模较小时,单核结构对经济绩效的作用明显。但随着城市群规模的不断扩大,核心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飞涨等不利因素逐渐显现,反过来制约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同时,由于成本的高昂和交通的拥堵,新的集聚中心就容易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抢占核心城市的部分职能。所以,当城市群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向多核结构方向扩展。
不管是单核模式,还是双核模式,最大问题是空间结构的极化,一方面是核心城市空间拥挤、地价飞涨,另一方面是周边地区得不到最理想的资源配置。理想的结构应该是多核模型,即核心城市至少应该超过三个以上。如经济总量紧随广东之后的江苏和山东两省则是比较典型的多核模型,按照2012年我国各城市GDP排名情况,排名前50名的广东只有四个,分别是广州市(12380,第三名)、深圳市(11000,第五名)、佛山市(6613,第11名)、东莞市(4735,第22名),四地GDP之和占广东省总量的60%以上;而江苏有八个,分别是苏州市(10500,第六名)、无锡市(6900,第九名)、南京市(6140,第14名)、南通市(4100,第25名)、常州市(3600,第33名)、徐州市(3600,第34名)、盐城市(2760,第44名)、扬州(2630,第49名),八地GDP之和占江苏省总量的74.4%;山东也有八个,分别是青岛市(6600,第12名)、烟台市(3620,第20名)、济南市(4400,第23名)、潍坊市(2615,第32名)、淄博市(3280,第37名)、济宁市(2820,第41名)、东营市(2
057,第43名)、临沂市(2700,第47名),八地GDP之和占山东省总量的56.2%,这两个省份的多核结构呈现遍地开花的效果,其后劲不可估量。
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的国际化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城市的国际化是指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与国际一体化联系与融合,成为国际发展体系的有机部分。所谓的现代国际城市,是在劳动分工国际化、国际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形成的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中国香港等。随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建立,在地理空间上,出现财富与地理的不平衡发展,世界资本在全球几个核心都市进一步积聚,这些核心都市成为世界财富管理中心。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若干巨型都市带,世界上绝大部分的财富都集中在这里。为了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这种集聚程度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近年来,国内有不少大城市提过建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应该说,国际化大都市不是简单的一种空间构建,更多的是人文的积淀和经济能力的展现。因而孤立地从自身愿望、从本地因素去进行规划是不可取的,我们只有从国际背景和区域特点上着眼,区域性和国际性城市的规划,特别是要关注更广阔意义上的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国际性城市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化过程,不能强求,也无需羡慕,只要我们立足本国国情,在适度全球化的原则下,为国际化城市打好足够的前期基础,当时机成熟的时候,国际大都市自然就会成功落成。
2.中国城市群的空间概况
我国的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围绕若干个不同规模的中小城市,依托一定的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比较紧密,共同构成一个城市集合体。目前这样的城市集合体主要有十个,分别是辽中南、京津冀、中原、山东半岛、长三角、长江中游、海峡西岸、珠三角、川渝和关中等,这十大城市群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成就的表现,同时也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所以认真研究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以及经济绩效,对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归纳起来,当前我国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呈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一弓二箭大模样。我国十大城市群中,有六个分布在沿海地区(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等),有两个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地区(长江中游、川渝),有两个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中原、关中)。沿海经济带就像一把大弯弓,从南到北蜿蜒分布在绵长的海岸线周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早开发和对外开放的区域,是目前工业基础最好、交通路网最为密集、商品经济最发达、产业园分布最多的区域,应该说这是中国经济社会最核心的地带。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经多省市区,人口多,各省市优势互补,建国以来这里积累和聚集了巨大的生产力和人力资源。将来中国生产力布局要实现从东向西的推进,长江流域应该是最好的渗透通道。因此,长江流域的开发潜力极大,发展前景极为广阔。黄河陇海铁路沿线是中国能源资源富集的地带,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几乎平行,从东海之滨横贯千里到河西走廊。这一条经济带,是唯一可以构建横跨亚欧陆上交通线,成为让中国经济从陆路上走上国际的西国门。由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黄河经济带组成的整体结构,就像一把弯弓上搭的两支箭,直射向浩瀚的太平洋。
(2)星罗棋布扁平化。在各个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相对小,没有出现国际性的超级大都市,而卫星城市相对大,这是一种扁平化特征。核心城市的集聚效应不够显著,在提高空间效率、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产业结构、交通设施依然有待于优化。特别是对于中西部的城市群,核心城市的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还不是十分理想。对于比较成熟的核心城市,应该适度地分散低端制造业职能,提高产业分工的精细程度以及城市空间生产力效率的梯次结构。
(3)城市空间不均衡。东部沿海资本积累程度较高,但是,中西部一些中小城市发展却相对滞后,甚至一些老工业城市由于缺乏资金投入而走向衰落。目前的情况是,一些省市以省会、地市为中心,纷纷提出要建设城市群。从利益来说,地方政府最热衷于大兴土木,所以对于国家城市群的规划,地方政府当然都不愿意错过这个良好的发家的机会。所以,仓促上马的城市群规划一定存在发展质量的问题,简单在图上画圈圈,通过行政力量强行捏合的城市群规划,未来一旦出问题,究竟谁来买单也是一个问题。如有的地方的城市群规划夸大资源的向心集聚,有的城市群内部缺乏沟通协调机制,有的城市群存在着大量生态环境问题等等。
(三)城镇化的布局
目前,我国新一轮的城镇化规划正在制定中,城市群作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形态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十一五”规划纲要就已经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十二五规划再次建议,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作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必须首先厘清。
1.四大原则
(1)环境红线:城镇化布局应坚持以不破坏原始森林资源、不影响生态平衡、不减少耕地面积为总的环境原则。
(2)水岸优先:根据水岸经济的原则以及几十年来发展经验,沿海沿江在交通运输方面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以极大地降低经济初始发展的成本,同时沿海地区可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沿江地区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也相对便利,水岸应该作为城镇化规划的首选地区。
(3)交通先行:对于内陆型地区的城镇化布局而言,交通道桥的建设必须先行。交通先行其意义不言自明,但在前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很多地区走的是传统的老路,即先探索性地发展,在成功的前提下,再来思考交通的拓展问题。实际上,在探索性的城市发展中,道路铺设往往是一个漫长的、应急式的、随机性很强的过程,随着城市的扩容和成长,不得不依靠拆建、补缺、补丁等方式来改造,以达到新的交通功能的目的。譬如,广州老城区道路不规则,拥挤不堪,近年来,广州在交通建设方面花了不少力气,铺设不少高架路、立交桥,勉强实现新交通体系,但是总体上拥挤的局面并没有彻底改观。深圳罗湖区的交通就非常有典型意义,至今能看到这里原来从小渔村到小城镇到大都市的痕迹。
(4)因地制宜:城镇化布局不是一窝蜂地上,而是要根据地理环境的承受力,根据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的总量规模,根据地方经济的传统特色和优势,根据地方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的实际情况,再兼顾宏观格局的需要建立起来。在这个基础上,才逐步规划人口转移和产业转移等问题。在空间格局上也要体现相对均衡的原则,避免出现一边是寸土万金的摩天大楼,另一边是千里荒野的无人区。在旧城区改造方面,不是大拆大建,而要因地制宜,强调文化的传承和生态的可持续。
2.空间格局
(1)星罗棋布:如果把城市群比作星丛的话,则城市之间或城市群之间的路网可以比作棋局,星丛总是分布在棋局的点上,星丛之间的距离,以及整体星丛的数量和路网的密度,都是一个需要精密计算的参量。理论上说,最佳的情况是到处星丛、遍地路网。但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做到如此均衡,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总体上把握星丛的合理布点,既要群星璀璨,又要满天星光,聚集而不拥挤,舒朗而不荒凉。
(2)四道弧线:以沿海经济带的那把“弯弓”为参照点,东西向左右开弓同时进发。向东,规划更多的滨海城市与海岛城市(如舟山群岛、钓鱼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规划更多的沿海或海岛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甚至将来可以尝试建立人工海洋城市(即巨形漂浮式城市)。从目前看,三沙市岛屿面积太小,可以考虑走人工海洋城市的建设路线。由“弯弓”向西,沿长江、黄河流域逆流而上,逐渐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扩散的路线。这样就形成了从东到西的四道城市群密集的经济带弧线:即海岛与海洋城市群、东部沿海城市群、中部城市群、西部城市群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海洋城市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前我国发展海洋经济,对当前破解岛链封锁,瓦解国际阴谋具有急迫的现实意义。
(3)五大国门:国门是边疆地区的象征性代表,这里比喻我们要建设固若金汤的边疆经济,在城镇化建设中要优先
考虑边疆地区的城市群的规模发展。我国邻国一共有19个,其中海洋邻国有6个,经济合作程度十分密切。基于目前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家发展海洋大国的总体思路,我们可以把整个海岸线统称为第一国门。与我国陆地接壤的邻国有13个,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与我国有一定的互补关系,加强与这些邻国的经济联系,有利于解决我国的资本发展的困境和某些行业过剩产能的困境,更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周边国家的经济权威和国际社会地位。按照目前的国情,以及邻国的实际情况,陆地上大致可以规划出四个国门经济圈,鉴于东北亚的战略重要性,哈尔滨为中心的区域可以定为第二国门经济圈,重点发展与俄罗斯、朝鲜的经济关系。新疆的乌鲁木齐可以定为第三国门经济圈,重点发展与中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往来,这个国门经济圈恰处于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是当年孙中山先生最青睐的世界大国的国都首选地,其战略地位在未来将会得到显现。西藏的拉萨可以定为第四国门经济圈,重点发展与印度的经济往来,这个地区的地形地貌都十分复杂,交通不便,但作为世界屋脊,其文化意义和国防意义都十分重要,不能不发展。广西的南宁和云南的昆明一带可以定为第五国门经济圈,重点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往来,确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互利合作的邦交典范。通过国门经济圈的发展,首先提高我国边疆地区的经济实力,为腹地的发展打开通畅的大门,其次,通过与周边邻国的经济文化交往,促进互利合作的睦邻友好的国际关系,实现和谐中国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
3.区域交通路网
通过中国城市群落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沿海、沿江是城市群的密集区域,也是发达经济带,沿海、沿江的最突出地理优势就是水运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的交通与运输问题,因而在最大程度上释放了城市的经济动力。可见交通运输能力,决定一个城市的空间规模和经济规模。
目前,国家铁路局并入交通运输部后,交通运输部可以统一规划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和调整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推进国家公路网规划、研究制订综合运输枢纽规划。从政策层面看,2013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目标和“按照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主要任务。交通运输部这个交通运输枢纽的规划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对提高我国交通运输能力和效率必将产生广泛的影响。由于我国交通路网的布局基本上按照地方的经济和人口两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区域之间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或省道分布形成了一个东密西疏的路网,总体上比较合理,基本上满足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若以仿血液循环交通路网模型作为将来城镇化的交通模型,则只要在区域路网中多设置一些交通枢纽站即可完成从标准城市到区域城市群的完美衔接了。
(四)资源调配与管理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导下,为了配合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在资源的调配与管理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要做。
1.耕地面积管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耕地面积仅占全球耕地面积的8%左右,但却养活了全球21%的人口,这是很不容易的。不过我们也遗憾地看到,我们这8%的耕地,却耗掉全球化肥总量的三分之一,同时,由于城镇化过程对土地的消耗,耕地面积逐年递减。按《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我国耕地保有量应坚守18亿亩的红线。目前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和发达国家相比不到1/4,更可怕的是,未来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将会逐年下降。因此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守住一条红线,不管城镇如何规划,耕地面积坚决不能下降。从安全的角度来看,18亿亩耕地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从2003年起国家粮食生产九连增的情况下,进口粮食也几乎同步连增,主要原因是同期消费累计增长比粮食生产增长快1.24倍,可见即便我国18亿亩耕地能够完全保证,在连年增产的情况下,国家粮食安全的危机依然存在。那么,假如由于极端气候原因造成的粮食灾害,则后果就非常严重了,那时候只能仰仗发达国家的粮食市场了。据作者估计,未来十年将可能是极端气候肆虐的年份,粮食安全将会十分严重,国家在粮食增产同时,要抓粮食的厉行节约,也要在人口密集地区扩建仓储设施以备不时之需。
按照前文所述的和谐城镇模型来规划,比传统城市规划更加节约用地,把节约出来的用地重新规划为农业耕地或渔业湖泊,以保证更加多元化的粮食安全。
2.淡水资源管理
我国是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对华北、西北地区而言,淡水资源尤其的紧缺。目前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方城市用水困难,但是南水北调的工程自提出后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争议。反对者认为工程耗资巨大,涉及大量的移民问题,调水量不多,经济效益有限,主要是容易引起水源区域的水量紧张,影响河道的航运,甚至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生态平衡。2010年起西南连续四年大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该工程与西南这次出现百年难遇的干旱之间的关联。南水北调还带来大量人口的搬迁,给移民带来生活的动荡,有些人不得不远离家乡到城市打工。据报道,南水北调成本已经高于现有的海水淡化成本,目前最低的海水淡化成本约为3元,而南水北调约为10元甚至更多。当然,即便海水淡化也要铺设管道,这个成本也要计算在内的。作者认为,南水北调工程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为了水资源合理调配。但是,如此大规模、跨区域的水资源转移,人类究竟有多大程度的胜算,目前的数学模型肯定是不足以模拟的,因此我们在决策的时候应该十分谨慎。更何况,这种工程在本质上并没有增加水资源的总量,反而容易引起拆东墙补西墙的弊病。
最好的办法只能是海水淡化,要在技术上加大海水淡化的研究,争取降低到经济适用的成本范围内,然后大量普及,直接从渤海取水,铺设管道衔接到南水北调已有的“东线”上,“东线”再调配到“中线”上,“中线”再调配到“西线”上,“西线”作为三江源头,尽量保持原貌,原有的管线不再北上调水,管线可以向西北延长至青海新疆一带。这样,来自渤海的淡水一路可以向西直达新疆。这样的方案不但不会影响生态,而且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内陆绿洲,对改善西北地区的沙漠化,配置西北大森林一定有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3.森林林业管理
按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目前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5%,全球列第5位,但是人口基数大,人均森林覆盖率仅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处世界第134位。森林资源地域分布极不均匀,西北五省占国土面积32.19%,但森林覆盖率仅为5.86%。近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发生了良性的变化,森林面积、蓄积不断增加,这是可喜的成绩。但人工林的质量有待于提高,需要进一步科学管理。
4.矿产资源管理
可以学习美国的做法,尽量封存地下资源,退而求其次寻找替代资源,再退而求其次去国际市场上购买,再退而求其次才细水长流,少量开采,开采任务应由大公司承担,由政府审批许可,由民间环保组织和公众监督。
5.人口迁移管理
人口的迁移总是遵循经济发展的线路,原则上没有必要强力干预人口的自由流动。但由于中国国情在经济分布、城乡二元、人口、水资源上的特殊性,人口流动需要一定的行政引导。如东部城市经济发达,引起中西部人口大量迁移到东部城市中去,造成东部城市人口的承压。华北地区缺水,要恰当引导人口往其他城市流动。农民盲目流向城市,一面荒芜了耕地,一面造成城市管理的失序等。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尽量引导人口迁移后的常住化,避免人口的过度流动造成社会动荡不安。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保持城市的相对稳定。例如,按照和谐城镇模型设计,城镇化的生活配套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如学校、医院、体育设施配套,以及商业、工业的发展,都需要相应的常住人口,假如人口大量流动,可能就会引起学校、医院、住宅的空置或拥挤,也可能引起商业的枯荣和工业的劳资矛盾等。总体上,按照和谐城镇的模型,人口与城市是相互匹配的,和谐城镇的分布是与城市群的分布匹配的,因而人口的分布与和谐城镇及我国城市群的分布是一致的。只有把与城市群相匹配的人口规模常住化、固定化,才可以实现人口的有序管理和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