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探索超越西方发展模式的中国经验_四、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历史经验(1 / 1)

四、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历史经验

中国道路是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成功开创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一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代化模式,它打破了“欧洲中心论”“欧美模式主导论”,开辟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从中国模式的成就来看,它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独特的内涵和历史经验。

(一)完善基本制度与创新体制相统一

中国发展模式是在不断完善经济制度和健全经济体制过程中加快发展的模式。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就是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如不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没有坚实的体制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这种对于我国改革性质、改革任务和改革内容的界定,坚持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完善基本制度与进行体制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发展经验的主要特点。

1.不断巩固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对象和内容取决于改革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改革对象和内容。我国深化改革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来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就是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迅速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并在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中实现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过去我国忽视国情、搞“一大二公”,带来了计划经济管得过死、缺乏活力的弊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了经济活力。应当明确,在改革过程中调整与落后生产力不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和管理体制,并不是否定公有制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完善,还必须建立在社会化的大生产基础上,还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巩固和壮大公有制经济。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要的任务仍然是坚持和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的形式和道路。这是因为,只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人民才会真正处于“主人翁”的经济地位,真正实现经济民主的权益;只有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切实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有随着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实现程度才能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动力才不会衰竭。

在深化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加强宏观调控的要求,加强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近年来,质疑公有制经济作用的声音不绝于耳,出现了借打破“垄断”来反对“国进民退”的所谓改革观,导致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受到忽视。部分地区和部分领域中公有制经济的影响甚至日渐式微,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不相容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实行“私有制加公共财政再分配”的制度。但是,从西方国家至今仍未真正解决社会的两极分化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后收入差距拉大的现实来看,完全依靠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劳资矛盾难以从根本上缓解,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也没有坚实的基础。相反,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的事实表明,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及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始终是社会主义国家化解矛盾和问题的立足点和优势。科学发展观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重点是要重视维护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对于我国缓解收入差距拉大、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体制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不同领域的改革,其推进速度和完成程度存在着差异,部分领域的改革相对滞后是正常的。但是,在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深化改革,就必然要触及到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对象已由原来的放权让利改革转变为自身的利益调整,体制因素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源,深化体制改革面临着新的要求。将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改革中相对滞后的领域,是科学发展观关于我国深化改革重点内容的新论述。

以创新体制深化经济改革,一是要建立务实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善民生

的社会管理体制、发展可持续的环境治理体制等,在若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有新的突破性进展;二是要解放思想,要打破原有的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克服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局限;三是要由原来的单向突破改革转向为综合体制改革,由原来的经济领域改革转向为政治社会领域的全面改革。创新体制还需要着眼于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改革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政绩考核制度、招商引资制度、金融监管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体制因素,真正使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内外贸体制更加平等,投融资体制更有效率,积累和消费关系更为合理,政府调控更加科学,社会保障更加健全,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3.正确处理好改革意愿和社会承受力的关系。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创新体制之间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不同时点和不同领域,也存在着非对抗性矛盾的一面。创新体制不能漠视或者损害社会主义的原则,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也需要在实现形式上进行新的探索。科学发展观将维护基本经济制度和创新体制相统一,就是既要尊重群众的首创性和实践的丰富性,也要坚持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考虑社会的承受力。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推进体制创新,在社会承受力基础上加快改革,就是要避免那种脱离实际和群众诉求的深化改革倾向,更是要防止单纯按经济利益导向的深化改革。

将社会承受力作为深化改革的一个前提条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含义:在企业改革和宏观经济管理中,反映社会承受力的重要指标是就业问题,需要将就业目标作为衡量的重要标准,摆脱单纯追求效率、追求经济增长的改革诉求。在分配领域,反映社会承受力的主要是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需要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重点加强最低工资制度、协议工资制度和收入所得税调节等工作;在民生事业领域,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是决定社会对改革承受力的重要因素,需要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层次,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充分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的作用。此外,社会承受力还包括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问题,着眼于发展的改革只有与环境质量的改善结合起来,才能使改革真正促进发展,使发展成果为全民共享。因此,必须重视维持人口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不断推进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打造“国民共进”的发展格局

坚持国民共进,既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又充分调动私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是中国模式的一条重要经验。对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能弱化,更不能妖魔化。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公有制的平均经济效率明显高于资本主义经济。即使在计划产品经济条件下,从1949年到1978年,包括“大跃进”和“文革”阶段的失误导致的效率下降在内,国有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年增长率平均也达到13.7%。改革开放以来,在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出现过60%多亏损的情况,这种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发生的暂时现象,并不能说明公有制的效率就一定低于私有制。须知私有制低效和破产乃是市场经济司空见惯的现象,有人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前统计,在我国,成活10年以上的私营企业只占24.8%,6年至10年的占42.3%,5年以下的占了32.9%。要看到,国有企业一旦从高度集中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下解脱出来,就能发挥提高生产率的优越性,焕发活力。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6.2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50.9%,年均增长14.7%;实现利润1.2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147.3%,年均增长35.2%;上缴税金1.4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72%,年均增长19.8%;企业资产总额29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45.7%,年均增长13.4%;户均资产2.4亿元,比2003年增长84.6%,年均增长22.7%。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室总结了中央企业在改革中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国企改革中坚持“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原则的成功经验,并坚信“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国有企业一定能搞好”。这是很有说服力的。

新时期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的政策,与过去“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政策有很大的不同。要而言之,现时期的政策可以归结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六字方针,而没有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限制”和“节制资本”的规定。改革开放至今,私人资本经营不但在绝对额上飞速增长,而且在国民经济部分所占比重也一反新民主主义时期下降的总趋势,而一路上跃。这种趋势目前尚在继续,许多人担心这会不会影响公有制为主体的地位。这里有改革初期非公有制经济起点低的缘由,有改革以来阶级形势变化的背景,也有政策战略和策略的考虑,等等。应该说,现时期对非公有制经济所采取的政策,没有离开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个大前提。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还有“引导”二字,可以利用。我们党一定会根据具体条件的变化,适时地调整我们的政策,以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之,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公有制尤其是全民所有制具有劳动者处于自主地位、能自我调节生产关系、保证“全国一盘棋”、促进人们形成共同理想和共同利益、提高发展经济的总效率、促进走共同富裕之路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虽然有过波动,但是始终保持稳定的较高增长的态势,这是公有制为基础的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支撑的结果;在

经济体制大转换的过程中,国有经济做出了关系全局的贡献。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如此之快,没有公有制促成的强大物质基础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而统筹城乡发展措施的提出和实施、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的设计等,都是公有制这种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可以说,公有制经济,尤其是体现全民所有制的国有经济,这是产生改革以来向上经济现象的最根本的因素。

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还不可能覆盖全社会,从壮大民族经济的要求看,还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自身的实现形式,也有待完善;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公有制经济在计划产品经济条件下缺乏活力,那是管理体制的弊病造成的,不能归罪于公有制本身。有人认为,近些年来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削弱,经济总量反而提高了,因而必须“国退民进”,这是严重的舆论误导。私有化必然导致公有制失去主体地位,一旦私有经济的比重在国民经济中超过必要的限度,在私有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下,必然引起失业率增长、财富和收入两极分化等一连串不良经济现象和由此派生的社会不和谐。可见,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而绝不能搞私有化。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没有国有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没有我们共产党执政以及整个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物质手段。这一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三)中国模式是社会主义大国的发展道路

随着我国国势的增强和加入全球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登上世界舞台。作为一种模式,各方面对中国模式有不同的解读。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就是“经济自由加上政治压制”;俄共主席久加诺夫则认为中国模式是“社会主义+中国民族传统+国家调控的市场+现代化技术和管理”。而国内学者大都认为,中国模式是立足中国的特殊国情,从中国同时兼有“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重属性出发,以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社会主义指向特点的发展模式。

不管怎么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核心都是明确的,即中国模式容许资本主义因素和社会主义因素的同时存在,但首先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主体地位和发展方向。正是有了这一定位,中国才没有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中过度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旋涡,避免了过多地受到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干扰。有些人以中国模式中允许资本主义因素的存在,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歪称为或者歪曲为资本主义模式,甚至说是“共产党领导下的资本主义”,这是没有根据的。中国因为坚持了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特别是坚持了这个模式中的社会主义因素,我们才能屹立于世界经济危机之中。中国道路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国家资本主义”。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中国模式是为全体中国人民而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中国模式虽然主张利用外国的和本国的资本主义,主张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但它从来都没有把资本主义当成目标,相反只是把它当作“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同时也一再强调利用资本主义的前提,即“主体是社会主义”,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强调“共同富裕”,强调社会发展的成果为人民共享,强调避免“两极分化”。“中国的发展道路非常独特,极具中国特色,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待资本主义,它从没有把资本主义当成目标,而是把它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

中国模式的实质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当代中国实现形式,中国模式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中国模式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彰显了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中国个性,具有较强的民族色彩。同时,中国模式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和中国的时代精神和进步内容,具有明显的当代性,也因此具有历史性。显然,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不会定格在当代内涵的中国模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更高阶段迈进的历史进程中,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中国实现形式,中国模式一定也会与时俱进地吸取时代的新精神和进步内容。

诚然,中国模式在发展中其自身也面临着挑战。例如,有人从分析当前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的视角出发,认为中国模式背后存在的缺陷是经不起外部冲击 ;也有人认为中国模式还不是成熟的发展模式,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面临着生态危机、社会差距拉大以及官员腐败等艰巨的挑战 ;等等。但中国模式用其本身的成绩单说明了一切:中国30多年的经济增长,使绝大多数中国人摆脱贫困,这是世界上涉及人口最多、成效最显著的减贫事业。快速的城镇化使数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进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无数事实证明,中国人民不仅摆脱贫困,拥有温饱,而且实实在在地走向小康。中国模式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问题,正确处理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充分利用了资本主义以及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充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有效限制国家资本主义的消极因素,将是中国模式再创辉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激发的人民创造力,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真正动力。中国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其指向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发展的最终成果由全体人民所共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