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血洒在通往井冈山的道路上
——卢德铭
中国要强盛,要打倒列强,铲除军阀,只有依靠枪杆子的实力才行。
——卢德铭
卢德铭(1905~1927),四川自贡人。1924年春,卢德铭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1月,他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长,在北伐战争中屡建战功,先后升任第一营营长、第七十三团参谋长、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即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1927年9月,他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任总指挥。9月25日,起义军向井冈山进军途经江西萍乡芦溪山口岩时,卢德铭在作战中牺牲。
“学军事以报效国家”
1927年9月23日拂晓,毛泽东、卢德铭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江西萍乡芦溪镇遭到敌人伏击。在此危急关头,为掩护部队突围,卢德铭第一个冲上高地,命令机枪手上来,把机枪架好,猛烈地朝敌人射击。与此同时,敌人的火力也一齐转向高地。
“打——”卢德铭大声地呼喊着。突然,一颗子弹射进了他的胸膛,年仅22岁的卢德铭“扑通”一声倒了下去。
得知这一噩耗后,毛泽东痛心疾呼:“还我卢德铭!还我总指挥!给我三个师也不换!”
这位让毛泽东痛惜不已的优秀军事将领卢德铭,走过了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卢德铭的少年时期,处在兵荒马乱、匪祸横行的动乱年代。他的家乡地处宜宾、富顺、荣县三县交界的偏远山区,更是匪患连连,终日不得安宁。卢德铭这个“四川伢子”和当时的许多有志青年一样,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并渐渐地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面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军阀连年混战、人民苦不堪言的现实,卢德铭决心学习军事,以武力打倒列强和军阀。
1924年初,卢德铭从报上看到了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他大喜过望,赶忙返乡,向父亲提出要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一直希望儿子苦读成才,走仕途或商道光宗耀祖的父亲听说他要投笔从戎,当即铁青着脸断然否决了儿子的要求,说:“你还是好生读书奔前途,以后哪怕回家当个教书先生都行,就是不准去摸枪搞炮的。自古以来,当兵的能有几个好下场的?不准去!” 卢德铭耐心做父亲的工作,把自己为什么会产生投笔从戎的念头向父亲一一道来。父亲无奈,只好答应了他。卢德铭到宜宾找到老同盟会会员、与孙中山交往甚密的李筱亭,恳求他为自己向孙中山写一封举荐信。此后,他辞别父母,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来到广州黄埔军校。当他赶到时,考期已过,黄埔第二期学生队已开始了紧张的军校学习生活,卢德铭要求补考插队,但被校方拒绝。
万般无奈之下,卢德铭几经努力终于见到了孙中山。孙中山看了李筱亭写给他的举荐信,沉吟片刻,抬眼看了看卢德铭,问道:“你要投考黄埔军校,去过黄埔了吗?”
“去过了。”卢德铭激动地答道,“我是从四川来的,路上走了几个月,错过了考期,军校现在已经招完生了!”
卢德铭又急切地说道:“我立志投笔从戎,学军事以报效国家。没想到考期过了,所以我才来求见先生,请先生出题考我!”孙中山想不到卢德铭会提这样的要求,沉吟片刻,说道:“那好,我就来考考你。”
孙中山提笔在公文笺上写下试题——“当今国民革命之首要任务”。卢德铭接过题,略一沉思,提起笔来,将平常的思索变成了一行行**飞扬的文字。孙中山看卢德铭的即席应试文章,不但字写得好,而且观点鲜明,有理有据,满纸**涌动,忠胆毕露。他提笔就给黄埔军校写了一纸推荐信,递给卢德铭,语重心长地说道:“希望你言行一致,报效革命!” 卢德铭面向孙中山深鞠一躬:“谢谢先生!德铭一定牢记先生教诲,报效革命,义无反顾!”
卢德铭如愿以偿,被分到黄埔军校二期辎重兵队插队学习。卢德铭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刻苦学习,门门军事科目皆名列前茅,也积极参加军校政治生活。孙中山来校视察时,对他的出色表现非常满意,“革命需要这些有为青年,革命需
要大批有为青年。”孙中山说道,“今后,全校学生要以卢德铭为楷模。” 孙中山对卢德铭的赞许,一时在军校传为美谈。
1924年,卢德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他从黄埔军校毕业,留校任政治部组织科员。
北伐中建立功勋
1926年5月,北伐战争开始,卢德铭参加了叶挺指挥的独立团。在一次战斗中,卢德铭坚定顽强,打垮了敌人,并消灭敌人一部。当敌人逃跑时,卢德铭在未得到命令的情况下,主动带领部队乘胜追击。此事深得叶挺的称赞,并在一次干部会上说:战斗的胜利是大家努力得来的。我们的每次战斗,都是得力于你们,比如攸县的占领,就是第四连连长卢德铭在指挥我,而不是我在指挥他们。
独立团在党的领导和叶挺的指挥下,屡战屡捷,进展神速。卢德铭在各个战役中,英勇善战,立下许多战功。7月19日,在攻克平江的战斗中,他率领四连,绕到敌人背后,造成夹攻之势,向敌人薄弱环节袭击,有力地歼灭了敌人。8月25日在攻占湖北的中伙铺时,他带领四连,截断了敌人的铁路运输。在攻打天险汀泗桥和贺胜桥的战役中,敌人用机枪组成交叉火力网,固守桥头,战斗十分激烈。卢德铭身先士卒,机智勇敢,带领全连战士冲锋陷阵,战功卓著。战役结束后,卢德铭升任二营营长。
9月初,北伐军直逼武昌城下。武昌城墙坚固、敌军顽固死守,攻城任务十分艰巨。自9月5日攻城以后,部队伤亡很大,后北伐军改攻城为围困,叶挺独立团担任通湘门方面的围困任务。
一天,三千多名敌人在大炮和机枪的火力掩护下,突然从通湘门冲出。卢德铭率领全营官兵英勇阻击,打退了敌人。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城,最先攻进城的就是卢德铭率领的独立团二营。在攻克武昌的战役中,独立团战功卓著,被两湖人民誉为“铁军”。当时,卢德铭曾给家里写信,描述过那次战斗的情景:“武昌城墙坚固,我们围攻了近四十天,组织了几次爬城都未成功,到十月十日,我们终于打进武昌城。由于我们作战英勇,两湖人民给我们一个光荣的称号——铁军。我们这次北伐这样顺利,全靠群众的支持。自广州出发后,沿途都有老百姓给我们当向导,并主动为我们搬运物资、子弹等辎重……”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豪情和对革命群众的赞颂。
卢德铭在各个战役中,英勇善战,立下许多战功。对于卢德铭在北伐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当时就有诗赞道:“血战两桥敌胆惊,四连直捣武昌城。铁军个个英雄汉,多次冲锋有德铭。”
卢德铭心中对革命充满了希望,他几次写信鼓励哥哥参加革命,还在另一封家书中写道:“如果瑞勤(卢德铭的未婚妻)真要等我,则我对她有几点要求:一要读书;二要革命;三不要缠脚……”
1927年6月,北伐军二方面军指挥部在武昌筹备成立警卫团,卢德铭担任团长。卢德铭在任团长期间,对党的指示认真贯彻。他对干部和战士十分爱护,各方面的关系都搞得很好。他经常对干部说:我是当团长的,一定要把这个团带好,训练好、管理好,上下团结得像一个人。卢德铭不光在口头上讲,还身体力行,和战士同甘共苦。当时,战士平时吃到的蔬菜都很少。卢德铭艰苦朴素,在生活上也完全和大家一样。他待人热情诚恳,遇事总和大家一起商量,备受士兵的爱戴和敬重。卢德铭在团里的威信很高,所以遇到一些重大问题,或在紧要关头,大家都齐心听他指挥,这为他以后领导部队参加革命打下了基础。
秋收起义总指挥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要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西江月·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1927年写下的,勾勒了湖南秋收起义的情景。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第一次实践他“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
毛泽东在1927年8月18日的中共湖南省委会议上讲得很明确:秋收起义的发展,单靠农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军事的帮助,否则终将归于失败。毛泽东要寻找军事帮助,正巧有一支正规军驻扎在江西和湖南交界不远处的修水县。毛泽东得知:这支警卫团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
挥部,负责人是叶挺独立团的一位团参谋长并担任警卫团团长。更让他惊喜的是,这位团长竟然是位中共党员。他,正是卢德铭。于是,卢德铭成了这次起义的总指挥,也成了毛泽东最早的战友。
1927年9月9日,卢德铭、毛泽东在修水宣布起义,各路起义部队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前委书记毛泽东,总指挥卢德铭,下辖四个团。起义军合计四千多人,分三路分别从修水、安源、铜鼓出发,会攻长沙。
秋收起义第一次举起了工农革命军的大旗。这面新设计的旗帜用一大块鲜红的布制成,旗帜两面的中央各缝着一个黄色的五角星,在五角星的中心位置,画着象征工农的镰刀和斧头。在白色旗杆套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面旗帜是参谋长何长工和副官杨立三按照毛泽东的意见设计的。在师部讨论时,有人曾提出镰刀可以代表农民,斧头可不能代表工人,应改成铁锤,就和苏联一样,毛泽东却坚持道:“就这样好。”
第一面红旗首先在第一团驻地修水举起。卢德铭一身戎装,气宇轩昂。起义官兵们臂膀上扎着红带子,英姿勃发。卢德铭和余洒度统领的第一团立即从修水出发,镇压了修水一带作恶多端的几个恶霸和反动派。9月11日,越过平江,占领龙门厂。次日,师部到达台庄,一团不少战士纷纷集聚,由黄金洞一带转移,打散的部队基本上都回到了台庄。这时,卢德铭一面派人去与三团联络,一同在杨梅尖一带进行军事演习,准备再次进攻长寿街。14日,战士们发现有敌探混入部队,卢德铭当即果断,进行清理,然后又亲自集合队伍,带领部队前往浏阳方向与三团靠拢。
然而,在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各起义部队先后遭受挫折。15日,一团接到毛泽东的亲笔信:将部队改道退回萍乡。卢德铭率领一团退向排埠,在浏阳张家坊一带赶上三团,同毛泽东会合。
19日的晚上,文家市的里仁学校里像开了锅似的。各路兵马的领导齐聚这里,前敌委员会会议在毛泽东主持下召开,讨论的主题是“向何处去”。
从9月9日至19日,不过十天光景,毛泽东的头脑却变得越来越冷静。此前,他受“领袖同志”瞿秋白的影响,以为“中国客观上早已到了一九一七年”,而秋收起义的受挫,使他清醒地意识到,不但长沙“啃不动”,就连浏阳这样的县城都“吃不了”。毛泽东知道绝不可与强敌硬拼。他在会上提出,向萍乡方向退却,以求避开敌人的锋芒。长沙城内有九千敌军驻守,攻占长沙势必打败仗。一些头脑发热的人,依然在会上吵着“进攻长沙!进攻长沙!”一时间,两种意见针锋相对。
关键时刻,卢德铭坚定地说:“毛委员的意见,我完全赞成。现在敌人集中兵力来打我们,我们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如果还去攻打长沙,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向井冈山进军,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撤退,有光明的前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保存和壮大革命力量,向反动派开展有力进攻。”
卢德铭在军队里威信很高,他倾向毛泽东,才使攻占长沙的主张遭到会议的否定。第二天,这支打着“中国工农革命军”的队伍,朝江西萍乡方向前进。
9月23日清晨,当部队从萍乡东侧的芦溪镇出发不久,突然枪声如同炒豆般响起。原来,江西军阀朱培德部队的一个特务营和一个保安团,在这里布下了伏击圈。
此时,毛泽东随前卫行动,卢德铭随师部居中,后卫为苏先骏的第三团。原本,第三团应过芦溪河,往莲花方向行进。可第三团却没有过河,直奔萍乡方向,结果正中敌人的埋伏。部队遭遇伏击,仓促应战,苏先骏驾驭不了自己的部队,又误把敌军当成自己的部队,命令战士停止射击,导致部队伤亡颇为严重。
卢德铭见后面部队中了埋伏,迅速观察了一下周围地形后,大叫一声“一连跟我来”,然后一抖缰绳,带着队伍就向路旁一个小山包冲去,并迅速抢占了山包,开枪压制敌人火力,掩护主力转移。偏偏就在这时,一颗邪恶的子弹击中了卢德铭。他身子一歪,从战马上倒了下去。
年仅22岁的卢德铭,怀着一颗为中国革命献身的心牺牲了,他的鲜血洒在了通往井冈山的道路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