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60年代,以大机器生产和广泛采用蒸汽动力为标志的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的棉纺织业,此后,扩展到西欧和北美。法国在拿破仑帝国崩溃后,政局趋于稳定,工业革命迅速展开,到60年代末,法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二位,是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从英属殖民地独立出来的美国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于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德意志的工业革命晚于英、法、美三国,到19世纪30年代才起步,普法战争不仅使德国实现了统一,而且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到70年代末,德国完成了工业革命。19世纪80年代末,俄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80年代中期,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出现了工业革命的**。
机器和资本改变着世界。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它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仅改变了自然界,而且改变了人本身。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生产方式的改变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世界在一体化的进程中也在不断地分裂。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各个国家的工业革命有什么样的连带关系?这些问题是我们研究工业革命及其影响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后果
17世纪英国的毛纺织业开始受到来自印度和中国的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的竞争。于是英国国会在1700年颁布法令,禁止输入棉织品,从而导致了棉纺织品价格上涨,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由于海外市场的压力,英国的棉纺织品不得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迎接国际市场的竞争。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已经是个急迫的问题了。轻工业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利容易。在轻工业中,棉纺织业是新兴产业,不像毛纺织业那样受到封建行会和传统法规的束缚,改变人类进程的工业革命就在这个新兴行业中悄然发生了。
(一)蒸汽机推动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机器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起点。
1733年,兰开夏的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把原来的手掷梭改进为绳拉梭,织布的速度提高了一倍,织品的宽度也增加了,接下来“纱荒”出现了,改进纺纱技术成为棉纺织业发展的关键。1764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他把这种可同时纺织8根纱线的机器以自己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机”,后经改进,可使16到18根纱锭同时工作,工作效率提高了15倍,后又经改进,可同时纺出80根线。这一新技术迅速得到推广。到80年代末,英国已有“珍妮机”2万架。珍妮机对棉纺织业的影响极其深远,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
1769年,阿克莱特在木匠海斯的协助下,发明了比“珍妮机”效率更高、更省力、纱线更牢固的水力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建立了纺纱厂,这是英国的第一个水力棉纺厂,也是近代机械工业的开端。1779年,纺纱工人塞缪尔·克隆普顿发明了兼具“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优点的、被人们形象地称作“骡机”(具有马和驴的优点)的新型纺纱机,一次可以带动三四百个纱锭。纺纱技术的革新,促使织布技术的改进。1785年,埃德蒙·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把织布的效率提高了40倍,从此出现了大规模的织布工厂。随着纺纱和织布的机械化,与之配套的净棉机、梳棉机、整染机都发明出来了,布匹的漂白、染色、印花等过程也都发生了变化。
以水力作为原动力,就必须把工厂建在河流沿岸,既受地点限制又受季节限制。采用适应性更强的动力成为工业发展的迫切要求。18世纪80年代,瓦特改进蒸汽机成功。瓦特蒸汽机很快被大量应用到冶金、面粉、纺织加工等行业,大工业在英国各地建立起来。后来,瓦特蒸汽机又被应用到交通运输业,促进了运输工具的改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逊发明了机车,实现了以蒸汽机作动力的铁路运输。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解决了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动力问题,推进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工业革命从一个部门内的生产方式革命开始,引起各工业部门的连锁反应,从轻工业到重工业,最后形成机器生产的完整体系。
机器的制造和使用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冶金业和采煤业发展起来,为大机器工业奠定了基础。18世纪末,英国开始使用汽锤和简单的车床制造金属部件,此后各种锻压设备和钻床、刨床、镗床等工作母机都被发明出来,用机器生产机器的时代到来了。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工业革命首先是一场空前规模的技术革命。生产技术的革新使英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升,从1770年至1840年的70年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经过工业革命,英国建成了纺织、钢铁、煤炭、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五大工业部门。1820年,英国的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额的一半,英国国内一半以上的工业品、80%以上的棉纺织品输出国外。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不仅是“世界工厂”,而且垄断了世界贸易市场。
工业革命不仅是技术革命,而且是一次影响世界进程的社会革命。它从技术革命开始,逐渐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这个变化可以概括为机器的使用引起了无产阶级的诞生。恩格斯在1845年出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产业革命对英国的意义,就像政治革命对于法国,哲学革命对于德国一样。而且,1760年的英国和1844年的英国之间的差别,至少像ancien régime[旧制度]下的法国和七月革命的法国之间的差别一样大。但这个产业革命的最重要的产物是英国无产阶级。”[1]资本家追求的唯一目标是利润,工人唯一的所得是工资。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展开,劳资双方的矛盾日益突出,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经济危机大约每十年发生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持续的时间长,牵涉的领域广,造成的损失大,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的一个特征。
从宏观上看,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把社会的人口分为占有生产资料的工业资产阶级和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工业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现代社会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的渊薮。从技术立场来看,阶级斗争成为解决各阶层间、各地区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的工具。
英国自1689年进入资本主义体制后,农业因素和工商业因素并为一元,公私组织凝为一体,各个行业皆受金钱管制。这种优势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虽然有赖于历史的机缘,也更有人为的因素在里面。无论如何,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拓展,英国把这种优势的体制凌驾于其他未曾改组的体制之上,世界各国都或早或迟地、或主动或被动地受到这种以资本为核心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的影响。
(二)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化进程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通常以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为界,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欧美各主要国家都先后完成了资本主义化的进程。
法国是欧洲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与英国一衣带水,受到英国优势体制的影响,法国自然首当其冲。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的工商业得到发展,但是连绵不断的战争,波诡云谲的政局减缓了法国工业革命的进程。法国资本主义化的进程与英国不同:
(1)法国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不是通过大规模的圈地运动而是通过租税。
(2)大革命中获得了土地的农民形成了自耕农阶层,自耕农无力改进农业技术,限制了农产品的产量,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同时也限制了工业劳动力的来源。
(3)法国工业结构中,高消费品和奢侈品的生产比重过大,不利于发展大型企业。
(4)高利贷资本活跃,工业资本紧缺。
拿破仑于1803年主持制订的《法国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对于法国日后的经济发展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拿破仑以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为蓝本,将法国大革命“理性的狂热”化为秩序,“把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亦译成司法法规语言”。拿破仑本人对这部法典的评价与历史的事实是一致的,他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役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2]民法是规范经济生活的基础性法规。《拿破仑法典》历经沧桑,至今仍在使用,虽有补充修改,但基本框架与1803年的版本相近。资本主义的运行需要以下3个因素:高层架构,基层组织,中间层面的贯通。《拿破仑法典》是这3个层面的支架,为法国提供了适应商品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持续稳定的法律保证。
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废除了禁止机器出口的条例。英国的工业资本家把大量过剩资本投向欧洲大陆,机器也随之出口。从19世纪20年代到起,法国的工业革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820年,全国只有39台蒸汽机,到1848年增至5200台,1869年达到32000台。19世纪40年代,新设备、新技术开始推广到重工业部门,冶铁业开始用煤作燃料,鼓风高炉出现了,生铁和钢的产量大大提高。在金属加工业中,出现了汽锤、滚轧和切削机床,初步奠定了机械制造业的基础。此时,几乎所有的法国工厂都建立了工厂制。工业生产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到19世纪60年代末,大机器生产已成为法国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法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美国的工业革命几乎与法国同时。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国内资源使美国具有发展工业得天独厚的条件。1790年,移居美国的纺织工人斯莱特仿制了英国式的水力纺纱机,在罗德岛建立了美国第一家纺纱厂,从而揭开美国工业革命的序幕。美国的工业革命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与西进运动和领土扩张密切相关;
二是以发明机器和广泛使用机器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三是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
1800年杰斐逊当选美国总统,美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新时期。杰斐逊精简政府编制,减轻捐税,缩小西部土地出售的单位面积,降低售价。西部开发的速度随之加快,西部的发展为东部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粮食、原料和国内市场。同时,西部的地理条件有利于机械化大农业的发展,使美国机械化农业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面。美国在引进英国先进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轧棉机、缝纫机、收割机先后发明出来。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降低了机器生产的成本,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和机器的普及。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美国展出的农业机械模型居世界各国之首。
从杰斐逊当政起,美国进入了大规模领土扩张时期。1801年,杰斐逊利用拿破仑在战争中的困境,以1500万美元购得路易斯安那这片从密西西比河到落基山的广大平原,美国的版图扩大了一倍。拿破仑入侵西班牙,拉丁美洲爆发反西运动,美乘机于1810年占领西属佛罗里达的西部,1818年,出兵东佛罗里达,次年又出资500万将东佛罗里达收归己有。为了打击美国的经济势力,英国在反拿破仑“大封锁”的名义下不断劫击美国商船。1812年,美国对英宣战,史称“第二次独立战争”。这次战争的结果是英国最终未能取胜,美国扩张的矛头指向南方。“门罗宣言”是美国向拉丁美洲扩张的标志。领土的扩张需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而使广大的地区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19世纪30年代伊利运河和其他运河的开凿把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和大西洋连为一体,由政府资助的5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干线标志着以铁路为骨干的全国大陆运输网的完成。1850年。美国铁路线长达1.5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位。19世纪5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已在美国主要的工业部门占主导地位,到60年代,美国已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德国的工业革命虽然比英、法、美三国起步晚,但是德国工业革命时间短、速度快、成就大。19世纪初,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法国的大陆封锁政策对德意志民族工业的发展起了加速的作用。1814年的维也纳会议没有解决德意志的统一问题,根据维也纳会议决议建立起来的德意志联邦由14个各自为政的封建君主国和4个自由市组成,关卡林立,阻碍物品流通。分散的手工工场是德意志主要的生产方式。19世纪20年代,莱茵和威斯特伐利亚的工业突破了手工工场的形式,逐渐采用机器,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先进地区。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各邦之间的关税壁垒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实现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成为德意志发展的内在要求。1818年,普鲁士颁布法令,废除国内60个关税区,实行统一税制,后又与各邦订立关税条约。1826年,北德6邦成立关税同盟。1828年,南德各邦也成立关税同盟。1834年,两个同盟合并,以普鲁士为盟主,同盟包括18个邦,称为“德意志关税同盟”。关税同盟的建立加快了工业发展速度,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逐年增加。1837年和1844年,柏林和凯姆尼茨先后建立了机械制造厂,到1847年,仅普鲁士就有蒸汽机1100多架。1848年的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任务,但它动摇了普鲁士和德意志各邦的封建君主制度。1850年,贵族地主占主导地位的普鲁士政府颁布了新的《调整土地和农民关系法》,允许农民以高额赎金赎买劳役和其他封建义务,致使富裕的农民更加富裕,贫苦的农民因无钱赎买,沦为半无产者。1854年颁布的《雇农法》以法律形式剥夺了容克庄园中雇农罢耕和结社的权利,违者处3年监禁。这项法令加强了容克在农村中的政治统治。在从地主经济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中,德国的农民经受了最痛苦的剥削和奴役。
德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与有机化学的发展密切相关。有机化学之父李比希从研究纯粹化学转向研究应用化学的过程不但实现了他为人类造福的愿望,而且改变了德国的农业生产状况。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地主和富农采用农业机械和化学肥料,普鲁士的粮食产量逐年俱增。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和劳动力。60年代末,工厂制已在各先进工业区占主导地位。另外一点也需格外强调,德国工业化的进程与王朝战争相伴随,与德意志的统一休戚与共。1864年,普鲁士与丹麦一战,北方疆域成定局;1866年,与奥地利一战,“大德国”观念被打破,南部疆界成为定局。1870-1871年普法战争,铁血宰相俾斯麦打败拿破仑三世,获得阿尔萨斯和洛林,西部疆界成为定局。东部疆界早在瓜分波兰时已定。自此德国完成了统一。德意志的统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870年,德国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13.2%,超过了法国,居欧洲之首。1872年,铁路长度达2.2万多公里,超过了英国和法国。70年代末,德国成为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国家。
工业革命在欧洲和北美轰轰烈烈发展的同时,也向其他地区扩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英国的机器大量输入俄国,促进了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俄国的工业革命也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农奴制的废除不是朝夕之功,旧制度的残余成为俄国工业革命的羁绊,所以它的发展速度较其他国家缓慢;另外,俄国的工业革命依靠外国的资金输入和机器引进,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俄国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落后的文化教育延缓了技术革新的速度。
俄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工业发展不平衡是必然现象。从产业结构看,轻工业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发展迅速,重工业和生产资料生产发展缓慢,交通运输业落后。在工业部门内部大工厂和手工劳动长期并存,各方因素互相牵制,使得俄国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英、美、法、德等国。
到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阶段。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从19世纪70年代起,欧美各国先后开始了新的科技和工业革命。人们有时将这一轮的科学与技术革命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时代的到来和新生活方式的开始是与“电”和“油”密切联系在一起的。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为发电机提供了理论基础。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研制成功了第一台自激式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同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照明系统。此后,电话、电车、电焊、电镀、电解法、电冶法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蒸汽机体积庞大,启动不便,费用昂贵,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以电为动力,用电动机带动机器,取代和补充蒸汽动力成为必然的趋势。对于以电为动力的工业体系而言,发电和输电是两个制约因素。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实验高压直流输电成功;同年,爱迪生在纽约建立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接成了网络。以发电、输电、配电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工业和以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线电缆为主要内容的电气设备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世界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内燃机取代外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个关键。1823年,布朗发明了实用内燃机。1876年奥托制造出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1859年,美国钻出了第一口油井。1883年,戴勒姆制成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汽油机马力大,体积小,效率高,适用于作交通工具的动力。1886年,卡尔·本茨设计的世界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行驶在慕尼黑的大街上。1893年,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它结构简单,燃料低廉,成为重型运输工具的理想发动机。从19世纪90年代起,许多国家建立起了汽车工业。随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内燃机车、远洋货轮、飞机、拖拉机和军用装甲车陆续出现,并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部门。
通信用的电器设备在19世纪进入实用阶段。1835年,莫尔斯制成了电报机的样品,1844年在美国拍发有线电报成功。1851年,莫尔斯的电报系统已经出现在美国的铁路线上。1857-1866年,美国铺设了第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1876年,贝尔在美国发明了有线电话,建立了第一个电话公司。1891年,美国发明了自动电话交换机,电话进入普及阶段。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国人波波夫分别于1895年、1896年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传播试验。1901年,马可尼横跨大西洋发报成功。1906年,费森登利用调幅波第一次实现空中播音。同年,德福雷斯特发明了三极管。1916年,世界上首次出现了无线电台。电信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促进了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
以“电”和“油”为中心的技术革命与化工技术和钢铁技术的革命交织在一起。1840年,有机化学之父德国人李比希提出了合成化肥理论。化肥的使用对于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无机化学方面,1862年,索尔维发明了以氨为媒介的氨碱法;19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利用氧化氮为催化剂生产硫酸的新方法;1890年,德国格雷斯海姆公司发明了电解制碱法。有机化学的发展也异常迅速,18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从煤焦油中提炼氨、苯、人造染料等化学产品;1867年,瑞典人诺贝尔发明了炸药,1888年,他又发明了“无烟火药”,并加以改进,在军事上广泛应用。今日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诺贝尔奖就是以这位富有冒险和献身精神的人类未知世界探索者的名字命名的。
新技术革命带动了传统工业部门的发展,其中以钢铁工业最为突出。1856年,英国人贝西默发明的“吹气精炼”操作法得到推广,从60年代起许多国家修建了贝氏转炉。1864年,法国人马丁和德国人西门子兄弟同时宣布发明了“平炉炼钢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熔化生铁、熟铁,还可以熔化废钢,使之变成优质钢。1875年,英国人托马斯发明碱性转炉,冶炼技术的不断改进使钢的质量和产量明显提高。从1868年至1900年,英、美、法、德四国的钢产量由24万吨增加到2355万吨,增加了近100倍。“世界之屋”是由钢铁来支撑的,钢的产量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国家强大和发达的标志。即使在今日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也不应忽视这个指标,因为“钢永远是硬的”,虚拟世界离开了硬的支撑是不能存在的。
在蒸汽时代,英国是世界的中心;在电气时代,美国和德国捷足先登,在经济上超过了英法两国。电力技术造就了新的技术系统,由于主导技术的转移,相关国家的经济地位也发生了改变,世界的政治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科学技术革命作为世界格局变迁的内在动力通过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里。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技术革新与科学实验紧密结合;多国并进,规模大,涉及的部门多,发展迅速;电力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企业内部的空间组织形式,生产自动化成为可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这些特点表现在下列的连锁反应中:欧美主要国家的产业结构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主导;先进的技术革新从单一的技术革新转变为技术体系的革新,这就需要有巨额资金的支持,资本集中成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内在需要;资本雄厚的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也把同类的中小企业从市场中挤压出去,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技术革新引发的市场“马太效应”使垄断组织的出现成为必然趋势。垄断组织获得了高额的利润,积累了巨额的过剩资本。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便把过剩资本投向落后国家和海外市场。资本输出对于那些居于垄断地位的资本家和利益集团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巨额的资本输出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风险,为了减少风险,各大垄断组织纷纷签订瓜分世界市场的国际协定,成立国际卡特尔。1884年,英、比、德成立了第一个国际垄断同盟--钢轨卡特尔。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很快被瓜分完毕。这意味着资本主义开始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迅速转型。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