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世纪历史发展脉络(1 / 1)

中世纪一词最早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是公元15-16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比昂多等人首先提出并使用的。他们认为,在罗马帝国衰亡直至自己所处的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世纪,即中世纪。17世纪末,德国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凯列尔在其所著《通史》中,首次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3个时期。18世纪末,中世纪的概念被西方学术界接受并长期沿用下来。其实中世纪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因为它没有绝对的时间界限。一般认为,随着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覆灭,西方社会进入了中世纪,1500年左右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

一、中世纪初期

中世纪初期大体上是指476年至约1000年的历史进程。476年,随着最后一个合法的罗马皇帝被杀,西罗马帝国最终灭亡了。罗马帝国的消亡成为西方进入中世纪的标志。中世纪的欧洲在日耳曼等民族征服罗马之后的最初两三百年中一直处于动**和迁徙状态。在这过程中,相继出现过一批蛮族国家,其中由克洛维(465-511)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封建化过程最为明显。

511年克洛维死后,他的王国被4个儿子瓜分。此后的欧洲历史相对平静,直到751年,宫相丕平篡夺王位,废黜墨洛温王朝的末代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把他关进修道院做僧侣,开始了加洛林王朝的统治。丕平之子查理在位时大规模向外扩张,公元800年查理加冕称帝,成为查理曼帝国。查理大帝死后,843年他的3个孙子在凡尔登条约里三分帝国,形成了后来的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雏形,欧洲再次分裂。就在查理曼孙辈们内讧之时,东部匈牙利的马札尔人、南部的阿拉伯人、北部的诺曼人入侵帝国。入侵从9世纪开始,到10世纪末,长达两个世纪。

公元1000年前后,西欧屡遭入侵的危险终于被排除了。这时,基督教也已经基本完成对整个西欧的皈依,成为西欧唯一的具有权威影响力的宗教(此时的西班牙除外),社会开始朝着稳定方向发展,欧洲文明的重心由地中海转移到了莱茵河河谷和北大西洋沿岸,欧洲社会终于到了可以告别落后的时代,中世纪的转折点旋即到来。

二、中世纪的历史转折

中世纪的历史转折发生于1000年至12世纪之间。11世纪末出现的“十字军东侵”是西欧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欧洲开始摆脱中世纪初期的社会停滞和封闭状态。

“十字军东侵”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8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西欧封建主在宗教旗帜下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军事殖民战争,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东方作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一直保有先进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因而也是人类争夺最激烈、战争发生频率最高的地方之一。11世纪末,西欧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城市崛起。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欧封建主各阶层的欲望也急剧膨胀:国王、公爵、伯爵一类的大封建主企图掠夺东方的领土和财富;继承了前辈领地的封建地主们渴望增加财富来满足他们无限的欲望;不是长子不能继承遗产的“光蛋骑士”们更急需侵占土地和掠夺财富。西欧各国的大、中、小封建主向外攫取土地和财富,扩充政治、经济实力的需要使他们一起构成了十字军队伍的主力。

这一时期,欧洲教会的最高统治者罗马天主教会,为实现自己建立“世界教会”的宏伟蓝图,确立教皇的无限权威,也把目光逐渐转向了地中海东岸国家。公元1095年11月,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勒芒宗教大会上发表了蛊惑人心的演说,抨击东方穆斯林占领了基督教的“圣城”耶路撒冷,宣称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它的物产丰富无比,就像另一座天堂,号召人们迅速行动起来,驱逐塞尔柱突厥人,收复圣地,解放耶路撒冷。西欧的城市商人,特别是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的商人,企图从阿拉伯和拜占庭手中夺取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港口和市场,独占该地区的贸易,积极参与十字军。受到封建主日益严重剥削和压迫的农民,又逢连年灾荒,也梦想寻找摆脱饥饿和封建枷锁的出路,逐渐被教会所蒙蔽,被骗往东方。一支浩浩****的十字军队伍出发了,他们从1096年春天开始,持续了近200年,成为第一次全欧洲性的运动。

(一)第一次十字军东侵(1096-1099)

10万十字军兵分四路,于1097年春季会合于君士坦丁堡,随即由附近渡海进入小亚细亚,攻占塞尔柱人国都尼凯亚;1098年,又攻占埃德萨和安条克,建立起最初几个十字军国家--埃德萨伯国和安条克公国。1099年7月,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对该城居民进行了血腥屠杀。在占领耶路撒冷城以后的几年里,十字军陆续占领了地中海东岸的全部土地,并在这一带建立起4个十字军国家,其中最大的是包括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南部的耶路撒冷王国,以及北边的黎波里伯国、安条克公国和埃德萨伯国。后3个小国名义上附属于耶路撒冷王国,实际上是独立的。

(二)第二次十字军东侵(1147-1149)

第一次十字军东侵后,突厥人逐渐团结起来,以摩苏尔突厥为首,开始向十字军国家发起了反攻。在突厥人的强大攻势下,十字军国家的领土不断缩小。1144年,摩苏尔总督伊马德占领埃德萨,耶路撒冷国王向罗马教皇发出紧急求援信,请求招募骑士组成新的十字军,援救在东方建立的十字军国家。1147年夏天,由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所谓“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率领的第二次十字军东侵开始了。德意志十字军最先出动,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军队击溃。随后到来的法王路易七世在小亚细亚遭到了突厥人的迎头阻击。1148年,康拉德率德军残部,路易七世率法军残部与耶路撒冷王国军队合力攻占大马士革的企图也落空了。1149年,路易七世和康拉德三世先后撤兵返国,第二次十字军东侵以失败告终。

(三)第三次十字军东侵(1189-1192)

1187年埃及素丹萨拉丁军队在太巴列湖附近战役中击溃耶路撒冷王国军队并占领耶路撒冷。为夺回耶路撒冷,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法国国王奥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国国王理查一世统率下,1189年,十字军进行了第三次东侵。腓特烈率军沿第二次东侵路线从陆路穿越拜占庭前进,沿途伤亡惨重。腓特烈一世在横渡萨列夫河时溺水死亡,其军队亦随之瓦解。法英两国十字军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进,途中占领西西里岛。腓力占领阿卡港后,于1191年率部分十字军返回法国。理查在叙利亚取得一定战果,攻占了塞浦路斯,并建立塞浦路斯王国,1192年又与萨拉丁签订和约。据此和约,自推罗至雅法沿海的狭长地带仍归耶路撒冷王国所有,阿卡港实际上成为王国的中心。耶路撒冷仍留在穆斯林手中,与的黎波里合并的安条克公国仍掌握在十字军手中。

(四)第四次十字军东侵(1202-1204)

此次东侵由教皇英诺森三世策划。十字军原定东侵埃及,但后来改变计划进军拜占庭帝国,先后攻陷达尔马提亚的扎达尔(1202)和君士坦丁堡(1204)。十字军在已瓦解的拜占庭帝国的部分领土上建立起几个国家,其中最大的一个是直到1261年才灭亡的拉丁帝国,它领有巴尔干半岛许多地区和小亚细亚西北部,以及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上的一些岛屿。第四次十字军东侵后,威尼斯共和国作为意大利最强大的国家垄断了同东方各国的贸易,并夺取了拜占庭许多贸易和军事要地。

(五)第五次十字军东侵(1217-1221)

1213年4月19日,教皇英诺森三世要求信徒组建一支新十字军,没有得到欧洲君主们支持。于是,教皇要求教士进行布道宣传,号召信徒、社会地位较低的贵族和破落的骑士加入十字军。1215年11月,教皇在拉特兰大教堂主持召开了宗教会议,宣布组建一支以攻打埃及为目标的十字军,通过战胜埃及进而重新夺取耶路撒冷。1217年,第五次十字军东侵开始,途中,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国年迈的皇帝约翰、塞浦路斯的于格一世和安条克公国的王储博希蒙德四世也加入支持。1218年6月,十字军包围达米埃塔。1219年11月,素丹阿迪尔去世,达米埃塔失守。1221年,十字军企图进攻开罗。战役中,埃及军队借尼罗河水截断十字军的进军路线,并包围十字军。9月,埃及军队收复达米埃塔。第五次东侵终告失败。

(六)第六次至第八次十字军东侵(1228-1291)

第六次东侵(1228-1229)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进行。这次东侵使基督徒于1229年一度夺回耶路撒冷,但1244年又被花拉子模突厥人占领。1248-1254年法国国王圣路易九世率领十字军先后对埃及和突尼斯进行了东侵,但以失败告终。

1270年,法国国王路易九世领导第八次十字军进军突尼斯。十字军在突尼斯登陆不久,路上发生传染病,路易九世染病身亡,其残部由路易九世的儿子兼继承人腓力三世率领返回法国。此后,尽管教皇多次号召,却再也组织不起新的十字军了。由于得不到西欧的支持,十字军在东方的领地相继被埃及人攻占。1291年,十字军在地中海东岸的最后一个据点阿克城也在埃及军队的长期围困与强攻下失守。至此,十字军东侵以全部失败告终。

近两个世纪的十字军东侵造成地中海东部各国生灵涂炭,大量金银财物被抢劫一空,许许多多的古代艺术珍品被毁。十字军这种强盗行径,充分暴露了其宗教的欺骗性和虚假性,也使得教会的威信大为下降。但是,十字军运动也打通了东西方之间自中世纪以来的长期隔绝封闭状态,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大规模开展,新的技术和科学开始传入欧洲,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文化等被介绍到欧洲,并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运用,推动了欧洲文明的发展进程。十字军运动向基督教世界展示了一个更为广阔和多彩的世界,不但使西欧人眼界大开,而且对他们造成了思想上的冲击,西欧人固有的世界观开始发生变化,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的气象。另外,十字军运动还开创了一种向外拓展和冒险的精神,这一精神正是欧洲人走出封闭,开拓进取所必需的。事实证明,十字军运动是西欧从封闭到开放的转折,从僵滞到活跃的开始。欧洲对外的大门一旦打开,就再也没有关闭过,从此,西方开始奉行积极主动的“走出去”的对外交往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说,后来的“地理大发现”和西方人在世界范围内的征服活动是十字军开创的这一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三、中世纪的鼎盛时期

12世纪时,欧洲社会经过几百年缓慢的积攒终于爆发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中世纪的盛期也随之到来。这一鼎盛时期持续到13世纪。

在中世纪的全盛时期,欧洲的农耕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技术的革新加快了农业的发展,二圃制向三圃制的转变以及大规模地清理林地和垦荒活动带来耕地的大量增加。到13世纪,欧洲可耕地的面积达到历史上的极致。

依赖于农业的快速发展,12世纪时商业开始复兴,一个以经商为主的群体形成,并逐渐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商业的大发展一方面是为了养活急剧增长的城市人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中世纪商业复兴从一开始就具有开放性和国际性。意大利的商人会远上佛兰德斯,而英国的商人也会到威尼斯。最先发展起来的商业借助十字军运动开通的朝圣道路,建立了新的海上通道,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开展。其中,意大利北部城市如威尼斯等尤其在这一商业活动中受益巨大。此时,以赢利为主的商业活动代替了简单交换,凡是有市场的货物都在交易之列。

商业的复兴带来了城市的复兴。古罗马时期建立起来的城市,如罗马、比萨、佛罗伦萨、里昂、伦敦等相继恢复了中心城市的地位,一大批新兴城镇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出现。欧洲城市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城市来生活,欧洲社会的人员流动加剧。城市管理机构--市议会和市议员制度在13世纪建立起来,一个新兴的市民阶层开始形成(资本主义出现后的工人阶级和城市无产者均产生于市民阶层)。城镇生活还造成社会分工的加剧,出现了为满足城市生活、生产需要的各种行业、店铺、作坊乃至休闲场所,手工业者的队伍扩大,行会组织出现。这时,城市在经济方面发挥的作用已远远超过古代,城市的重要性也开始日渐显现,它不仅发展成为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商业的中心,也成为政治、文化和社会民主的中心。最终,城镇的兴起和贸易的增长为后来欧洲从落后的农业社会转变为城市工业社会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盛期还是欧洲人流动的开始,朝圣、经商、求学,甚至游历都是造成人员流动的原因。欧洲人不仅在欧洲境内游历,而且开始走出欧洲,欧洲与亚洲的交往也有所上升。有关游历的记载不断在社会上流传,开始影响到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例如,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东方的神奇经历及其在13世纪发表的游记进一步刺激了欧洲人的想象和思想。法国学者阿贝尔·雷米萨认为是马可·波罗的东方经历激发了哥伦布从西路航海到东方的壮志,从而发现了新大陆。

四、中世纪晚期的历史演变

中世纪在14世纪进入了它的末期,快速发展的欧洲在发展过程中遭到各种灾难的困扰。临近13世纪末,欧洲经历了一场所谓的“小冰川期”,天气形势出现了异常变化,加上人口增长过快,导致饥荒频繁出现。1315至1317年,欧洲北部出现了全家饿死的现象。[1]1347至1351年间肆虐泛滥的腺鼠疫(通称黑死病)的大流行,夺去了欧洲近1/3人口的生命,酿成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一场最大的悲剧,并导致人口锐减、经济崩溃。在无法避免的死亡面前,人们显得手足无措。14世纪人口的锐减导致劳动力价格急剧攀升,为了把自己的损失减低到最小限度,地主和贵族极力施行工资限制。上层社会的无情压迫使得反叛和农民起义接连不断,1358年法国的扎克雷起义和1381年英国的农民起义都对社会造成巨大冲击。1337-1453年,英法之间爆发了长达百年的战争,政治动**。

在困难时期,原本13世纪已在欧洲社会具有权威地位的基督教会不仅没有能够发挥道德和政治领导作用,相反它本身也陷入了一场严酷的教皇的普遍绝对权威与世俗君主的最高统治权的对抗之中。1303年,老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去世后,法王腓力四世向主教们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选举法国人克雷芒五世担任教皇并迁往莱茵河东岸的阿维尼翁,即“阿维尼翁之囚”。这期间,教皇声望倍降,反对教皇的情绪高涨。1378年教皇去世后,红衣主教团在几个月时间内选出了两位教皇:乌尔班六世和克雷芒七世,由此开始了教会大分裂。分裂局面一直持续到1417年的康斯坦茨宗教会议,尽管教会分裂局面暂时结束,但教会的权威再也不如从前,教皇成为世俗君主可利用的工具,欧洲教权统治向王权统治转移的过程从此开始。与此同时,教会内部还出现了要求改革的呼声,英格兰的约翰·威克里夫(约1330-1384)和布拉格的约翰·胡司(约1375-1415)分别领导了两地要求改革的“异端”运动,表达了信徒对教会行政体系的不满和抗议。14世纪的欧洲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危机中,中世纪走到此时已是遍体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