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明,1957年生,江苏江阴人。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78年2月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1982年获哲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哲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后,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程。1986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胡曲园先生,1991年以论文《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通过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期间于1987年至1988年赴英国利兹大学哲学系进修访问,研修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后又于1997年至199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与哲学系进修访问,研修科学技术哲学。

吴晓明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的哲学存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等。著有《萨特其人及其人学》(合著)、《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合著)、《科学与社会》、《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存在论新境域的开启》(合著)、《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学术任职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成员、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

吴晓明早年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特别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由于哲学史的研究最终不可避免地牵涉哲学本身的基础问题,所以他又转而对这些基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此他专门研究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不同阐释路向,特别是第二国际理论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领袖的对立立场。这一研究的最初结果表明:所谓“梅林—普列汉诺夫正统”的阐释路向与卢卡奇、柯尔施等人的阐释路向正面地对立着,而这种对立实际上局限于现代形而上学的框架和建制中,并且是彼此补充的。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对立是分裂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基础的必然后果,它的一端表现为无批判的实证主义,它的另一端则最终倾向于主观主义的批判主义。

1997年,吴晓明把继续深入地研究“基础”问题与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联系起来,并把研究的任务明确地提示为阐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质与当代意义。其主要的观点包括:必须就我们的时代境况非常突出地提出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当代意义的任务;这个任务最终当由存在论(ontology)的根基处入手作出彻底的和内在巩固的阐明;通达此种阐明的路径乃是广义的批判性“对话”,亦即经由文本解读,以及经由同当代生活、当代哲学之广泛而深入的对话所构成的视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质和当代意义积极地呈现出来。

本书选取了吴晓明发表于《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的《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原名为《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和发表于《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的《内在性之瓦解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境域》,以及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的《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名为《论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三个文本。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指证了马克思哲学之当代意义所曾遭遇的历史性遮蔽,由此提出澄明马克思哲学之当代意义的紧迫任务,并突出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哲学进行批评性对话的必要性。

《内在性之瓦解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境域》在与当代哲学具有代表性见解的实际对话中,深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论基础之中,就这一基础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并特别探讨了现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意识的内在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质性瓦解。

《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从与历史科学的关系方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论证了社会现实的发现、总体性的观点,以及具体化的路径与实行共同构成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主干;特别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从根本上继续着对主观思想的批判,从而使得真正深入社会现实成为可能,并把揭示和切中当下的社会现实规定为自身最根本的哲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