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本体论及其革命意义[18](1 / 1)

通常把“本体论”视作对“存在”的研究,因而也可理解为“存在论”。哲学史的发展表明,古代哲学那种以抽象的、绝对的、一经确立便不再变动的本体为对象的“本体论”,已经为人类的思维进步所扬弃。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哲学再也没有新的形式的本体论出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就产生了新的本体论,那就是实践本体论。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以及哲学的现代化,在我们看来,就是加深对实践本体论的认识和理解,并由此出发来把握自然界、社会、人和思维,等等。那么,实践本体论是什么呢?它的革命意义又是什么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就在于形成了全新意义的唯物主义,即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包含着三重含义:(1)实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2)这种哲学本身又是实践的,即“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19],为“改变世界”服务的;(3)全部哲学都不脱离实践,是实践的世界观展开的形式。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所以它对“存在”的理解也有着自己的特定含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那里,“存在”只是实践中的存在,本体只是实践的本体。实践本体论的历史意义正在于否定了“抽象本体论”。正如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时所说的那样,“这种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在其中生活的那个自然界,也不是那个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说来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20]。抽象的“物质存在”,就是对人说来不存在的“存在”,立足于这种脱离人的实践存在而存在的“抽象本体”,只是一种“虚无”,可以对它作出任意的推测和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类的实践活动出发,确立了“实践本体”,便使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一方面与只讲自然界、纯粹客体的旧唯物主义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又与只讲抽象的精神活动或以精神活动代替实践的唯心主义区分开来,由此开创了哲学史上的新的局面,结束了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争论,进入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阶段,创立了实践本体论。

所谓“实践本体”就是指,人类的存在只是一种实践中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存在也只是实践活动的存在,人类是通过这种实践存在来理解和把握世界的。具体地说,它有以下几重含义。

第一,所谓社会存在就是总体的实践活动本身。社会存在并不是一种离开实践活动本身而在那里存在着的,它只是对总体的实践活动的一种抽象,在每个特定的时代,社会存在就展现为那个时代实际活动的总体。关于这一点,马克思说得很清楚,他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21]“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22]如同个人的存在一样,一个社会也是与“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一致的,亦即通过总体的实践活动表现和存在着的。

马克思从这一总体的实践活动中,又抽象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把它们规定为最根本的社会存在。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只能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结合起来、运动起来,因此,一方面,我们当然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考察社会的运动,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来考察社会存在,并把社会存在看作是总体的实践活动本身。

第二,社会存在又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列宁指出:“客观过程的两个形式:自然界(机械的和化学的)和人的有目的的活动。”[23]社会存在就是一种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存在,是动态的。这种存在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大量地消耗物质、能量、信息而形成和生成的,人类的实践活动维系着社会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消耗和运用的程度,因此必须把社会存在看作是一种耗散结构系统,它是一种类似有机体的存在。

实践本体论所揭示出的这种特殊的存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生成,不仅生成着社会的物质方面,而且生成着社会意识和精神活动。揭示出这种动态化的存在,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一切哲学的本质所在。

第三,人类又是从“实践本体”这一角度来考察自然界及社会事物的规律的。实践本体是存在的本质,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本体来转换的,因此,人类不存在对自然界的纯粹认识,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只是实践本体的转化形式。以近代哲学为例,人类的实践活动以机械结构为本质特点,以这种实践本体的特殊形式为出发点,人们把整个世界也视为一架大钟表,而人的心脏不过是发条,神经不过是游丝,骨骼不过是齿轮而已,人完全钟表化、机械化了。所以,人们对“存在”的理解,是通过“实践本体”透视和过滤的,若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对自然界的直观反映,那所忽视的正是“实践本体”。恩格斯揭示出认识的本质所在,他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24]所以,人认识物,是在使物成为人化的物的角度来把握的,是通过实践本体这一特定的社会存在作中介的。

上述分析表明,对马克思的“实践”观不能仅仅从对象性活动这单一的意义上理解,他的实践概念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这样一种全新意义的本体论,从人类认识史的观点看,比“物质本体论”更为高级、更为现实,它是人类对本体问题认识的新的历史阶段,在哲学史上具有革命的意义。

其一,结束了抽象的“物质本体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确实是客观的,是对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的认识,但认识只是以特定的角度和特定的方式来进行的,这种角度和方式正是由人们的实践活动所规定的。马克思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批判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客体性”,而主张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观方面去理解”[25]。

其二,建立了立足于历史唯物论的新的本体论。由于人类社会是一种特殊的有意识活动的“存在”,人类对世界的把握是从社会角度来进行的,所以这在本质上只是一种社会认识,本体也只是一种社会本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两个命题,即“实践决定认识”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长期以来,它们是在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中分别进行论述的,现在,从“实践本体”的观点来看,它们实际上是一回事,社会存在也就是作为总体存在的实践运动过程,反过来,也是一样。但是,由于我们没有赋予实践以本体论的意义,它们仿佛也就成为两回事。因此,确认“实践本体”,也是把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沟通起来、融为一体的唯一途径。

其三,开拓了动态化的、不断发展的哲学本体论的新阶段。实践本体论的最根本特点,就是把本体看作是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生成的过程,看作是人类实际运动的过程。这是本体论本身坐标的根本转换,它表明人类是一种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存在,是通过自身的主体活动发展着的存在;人类的存在是不断扩大着自己的无机的身体,不断形成更大规模、更大层次的“人化自然”的存在,这种存在只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存在着。

应该指出,实践本体并没有否定物质的客观存在,而只是揭示出人类是从实践、从对世界占有的这一特定角度存在着的,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是一种实践的、社会历史的认识,脱离了人类总体的实践活动这一本体,去作一系列抽象的“玄思”,是没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