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达,1930年生,江西鄱阳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三年制)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第三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现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北京市社科联顾问、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著作有:《走向历史的深处》、《哲学与文化》、《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漫步遐思》、《静园夜语》、《处于夹缝中的哲学——走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心语——我的哲学人生》、《哲学闲思录》等,合著有《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被肢解的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总览》;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等。著作和论文曾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两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七届、第九届)、两次获“吴玉章奖金”一等奖(第一届、第四届)等各种奖项共十五项。
本书选取了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中的第8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特色和历史地位》和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的《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两次转折》,以及发表于《高校理论战线》1989年第5期的《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把握》三个文本。
《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一书以人类对历史规律的探索历程为前导,着力研究马克思如何突破以往历史观的局限而走向历史的深处,即发现历史自身规律的过程,深刻揭示了马克思的历史观在人类历史观变革方面具有的划时代意义。其中特别是第八章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题和它对主题的哲学论证,不同哲学学派对《手稿》的不同解读,以及从马克思思想发展整体历程来考察《手稿》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和成熟中的历史地位,揭示出《手稿》中的重要范畴和思想理论,它的内在的理论和逻辑矛盾蕴含着通向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必然性。本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和马克思早期思想的研究中产生了较大影响,被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指定为参考书,曾有多篇书评予以高度评价。本书1994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奖特等奖,1995年获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此前,于1988年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著作奖。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两次转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较早研究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论文,曾对异化理论的研究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针对《手稿》发表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思想领域特别是西方哲学领域,对异化理论褒贬不一、毁誉互见、歧见纷呈的状况,认识到正确理解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要性。本文认为马克思关于异化的理论曾历经两次关键转折。一次转折是从异化到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打开了通向唯物主义历史潮流观的大门;另一次转折,是以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础,从劳动出发从个体与类的矛盾上升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从而进入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使异化理论进入新的理论境界。
在《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把握》中,作者强调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考察的理论视角的转换。马克思既不同于唯心主义又不同于旧唯物主义,他结束了哲学史上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分裂状况。他既强调自然的客观性及其优先地位,又强调从实践角度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把自然界作为人的劳动对象纳入实践范围来考察。由于对人与自然关系视角的转换,马克思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多重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审美关系,其中最基础的占首位的是实践关系。本文强调从实践角度把握人与自然关系,把人化自然作为人的作品和现实,在理论上有三大意义:一是打破了人的封闭性。马克思不是从孤立的个人而是以人与自然关系为纽带来考察人与人的关系。二是打破了社会的封闭性。社会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永远处于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之中。三是打破了自然自身的封闭性。自然由于人的实践而处于不断地生成之中。人参与自然的变化,人赞天地之化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