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湜,1953年生,陕西凤翔人。197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系,从事过一段时间技术工作后,改修哲学,1986年于中央党校理论部获哲学硕士学位,1989年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著作有:《人类活动论导引》、《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复调文化时代的来临》、《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追寻哲学的精神——走向实践哲学之路》等。

王南湜的学术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另一是社会政治哲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他首先在《人类活动论导引》和有关论文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一种将实践观点贯彻到底的解释体系。他认为,哲学的真正对象是人类活动,是对于作为人类生活之本原性矛盾的自由与必然关系的一种特别的解决方式,这在马克思那里第一次达到了自觉,并因此而实现了由近代的意识论哲学思维范式向现代的人类活动论哲学思维范式的转变。在新范式中,哲学基本问题被转变为物质性活动与精神性活动的关系问题,而马克思的现代唯物主义则可表达为视物质性活动对于精神性活动具有基础性的制约作用,其基本特征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的统一。近年来王南湜对上述观点作了进一步拓展,在《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追寻哲学的精神——走向实践哲学之路》和一系列论文中,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种现代实践哲学的基础上,试图从实践哲学的视野对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进行再阐释。

本书选取了王南湜发表于《南开学报》1990年第1期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和发表于《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1期的《现代唯物主义: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的统一》,以及《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中的《马克思实践论的辩证法》三个文本。

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中,作者认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的物质性活动对于精神性活动具有基础性的制约作用,它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在全部人类活动中,人们必须把生产生活资料物质性活动放在首位,只有当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人们才有可能追求更高的目标;第二,物质性活动的内容对于精神性活动的内容具有基础性制约作用;第三,物质性活动基础性地制约着作为精神性活动的人类的目标由可能转变为现实的程度或进程。

在《现代唯物主义: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的统一》中,作者论述了马克思的现代唯物主义作为以实践的方式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学说,是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而由于实践过程内在地即是一辩证的过程、历史的过程,因而,它同时必然又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的唯物主义。辩证性与历史性决不是外在于实践性的东西,而是实践过程所必然地具有的内在规定。那种离开了实践性的辩证性与历史性,离开了马克思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解决方式的辩证性与历史性,决非马克思的现代唯物主义的特征。为了标明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在马克思的现代唯物主义之中的内在统一性,可以把这种哲学规定为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实践论的辩证法》中,作者论证了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一种实践论的辩证法,辩证矛盾的存在根源于活动主体的有限性、抽象性,其原型存在于实践活动之中,首先存在于生产劳动中工具所体现的普遍性与其所统摄的对象的杂多性之间的对立统一之中,同时也存在于社会制度与诸个体之间所呈现出的“一”与“多”、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对立统一之中,而理论辩证法则是实践辩证法的一种抽象体现,体现为理论活动借助于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概念体系对于感性杂多的把握。对于辩证矛盾的解决则为一种包容性智慧,在实践中体现为实践智慧,在理论中则体现为对于有限视角的不断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