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从业人口20余万,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世界上第一制笔大国。但是,就是这样的制笔大国,曾经历过刻骨铭心的制笔之痛。
2016年1月4日,李克强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在会上他透露了一个“秘密”:“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需要以每吨12万元的价格进口一千多吨生产笔尖的钢材,花费外汇近2000万美元。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为何小小的笔尖却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折射出核心技术的关键作用。这一产品真正的设计难点在于怎样把这么小的圆球,在极大的生产数量下,做到相同的尺寸。这里的高精度、高互换性是基于整个制造体系的严谨得到的。圆珠笔头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极高,由于笔头上不仅有小球珠,里面还有5条引导墨水的沟槽,生产加工中一个小小的偏差都会影响书写的流畅度和笔的使用寿命,笔尖的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还要考虑到书写角度和压力,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位必须搭配得“天衣无缝”,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圆珠笔之问”更是“中国制造业之问”。
为了给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中国在2011年启动了核心材料和设备自主研发项目。研发过程中,我们面临着重重困难:钢材要制造笔头,必须用很多特殊的微量元素,把钢材调整到最佳性能,微量元素配比的细微变化都会影响钢材质量,这个配比找不到,中国的制笔行业永远都需要进口笔尖钢。由于笔头产品的生产工艺是国外企业的核心机密,我国开发这个产品没有可借鉴的资料,因此只能不断地积累数据、调整参数、设计工艺方法,自主开发一套前所未有的炼钢工艺。突破的灵感来自家常的“和面”,面要想活得软硬适中,就要加入新“料”,相对应的钢水里就要加入工业“添加剂”。普通的添加剂都是块状,如果能把块状变细变薄,钢水和添加剂就会融合得更加均匀,这样就可以增强切削性。
经过五年数不清的失败,在电子显微镜下,太钢集团终于看到了“添加剂”分布均匀的笔尖钢,试验在2016年9月取得成功。大规模炼钢十多次后,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钢材终于出炉了。这批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钢丝,可以骄傲地写上“中国制造”的标志。这不只是制笔产业的改变,这一改变所折射出的,正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决心。
对于未来中国圆珠笔制造业,不仅需要地方政府关心和支持“中国圆珠笔制造基地”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制笔企业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开发新产品,在稳定国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内渠道,打开市场;二要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提高装备自动化水平,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三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升级,创新企业管理;四要积极参加行业组织的各项活动,扩大交流,增进了解,加强合作,使“中国圆珠笔制造基地”不断发挥区域经济的作用。
科学规划提升中国制造。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统一谋划、统一部署,勾勒中国制造未来的发展蓝图。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到2049年,中国将力争实现跻身制造强国的目标。在京东方,平均每天有15件发明专利诞生,全球首发产品覆盖率达39%;各种炫酷的产品足以让每个看到它的人瞠目——全球尺寸最大的8K分辨率显示屏;比普通A4纸更薄的柔性显示屏;不同角度会显示不同画面的双视屏幕……京东方的成功,只是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万千缩影之一。
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制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造性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每一位中国人都有理由为高铁产业的发展感到自豪。曾经,高铁制动盘只能从国外进口,如今复兴号制动盘完全实现国产。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成为中国制造的象征。2017年,“复兴号”在京沪高铁线上按时速350公里开始商业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高铁里程达2.9万公里,占世界的2/3还要多,居世界第一。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京张高铁以复兴号为基础研制的智能化动车组,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首次实现了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后来居上,靠的就是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制造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
结构调整铸强中国制造。建设制造强国,结构调整先行。《中国制造2025》提出,应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目前,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在我国崛起。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为主的长江经济带,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为主的珠三角产业集群,以及“中国硅谷”中关村科技园、“中国数谷”贵阳大数据产业集群、“中国光谷”武汉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因地制宜、特色突出、区域联动、错位竞争的制造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2017年7月8日,伴随着3号炼铁厂1750立方米的高炉出完最后一炉铁水,拥有近60年历史的济南钢铁集团正式全线停产。未来,济钢将重点发展城市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新兴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进程,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