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28日,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1987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三大。之后,大会筹备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大会的基调如何,将决定今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建设和改革,关系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此,党中央明确表示,十三大是改革开放的大会,要把加快和深化改革作为大会的中心任务。
为了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报告起草组接连用了“唯一出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四个词来定位改革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还专门写了这么一段话:“我们原来的基础很差,过去耽误的时间又太多了,现在还相当落后。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紧迫的严峻的。如果对这种形势缺乏认识,不加倍努力,我们国家和民族就可能更加落后,世界上就将没有我们应有的地位。历史决定了我们这一代和下几代中国人,首先是共产党人,必须警醒起来,团结一致,奋起直追。”①
虽然改革开放已有9年时间,但此时重申改革的意义并非多余。只有回答好这个问题,才能消除人们对是否继续改革的担忧。邓小平后来回忆说: “在十三大以前,国际舆论和国内的人民还有些担心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不是会连续下去,十三大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国人民和国际朋友都放心了。”②
党的十三大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回答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是不是社会主义的。在商讨过程中,起草组愈加感觉到只有把国情讲清楚,才能把改革开放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据说清楚。随着讨论的深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报告的立论根据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很快,根据这一思路形成的《关于草拟十三大报告大纲的设想》呈送到了邓小平的案头。3月25日,邓小平审阅后作出批示:“这个设计好。”征求邓小平的同意后,从谋篇布局到文字表述,报告起草组深思熟虑、字斟句酌,最后用了整整一个部分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 “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个论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从后来的情况看,正是这一理论创新奠定了十三大在党史上的重要地位。
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报告稿形成后,向约5000名党员征求了意见。考虑到报告的重要性,中央还邀请各民主党派、有关团体负责人和部分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界人士等数百人举行了为期一周的座谈会。10月20日,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报告,一致决定将这个文件提请十三大审议。
七易其稿的报告凝结着集体的智慧,字里行间蕴含着全党对改革开放历程的总结与思考。10月25日,党的十三大在北京召开。当报告摆在代表们面前时,与会者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荣毅仁激动地说: “向党外征求意见时我就仔细地将报告稿看了几遍,现在这个稿子改得更好了。特别是报告稿强调加快和深化改革,强调进一步对外开放,这是大家所盼望的。这样,我们国家大有希望。”11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繁星般的华灯下,全场响起了热烈掌声,党的十三大报告获得通过。
党的十三大闭幕后,受到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的交替影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愈演愈烈,1989年发生了一场政治风波。这场风波打着“民主”的旗号,利用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从根本上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有人简单地把问题归咎于改革,怀疑改革开放以来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性。
1989年5月31日,邓小平在同李鹏、姚依林的讲话中强调: “改革开放政策不变,几十年不变,一直要讲到底……要继续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连语言都不变。十三大政治报告是经过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一个字都不能动。”③
6月9日下午,邓小平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针对政治风波暴露出的问题,他十分严肃地说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括我们发展战略的‘三部曲’,正确不正确?
是不是因为发生了这次动乱,我们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就发生问题?我们的目标是不是一个‘左’的目标?是否还要继续用它作为我们今后奋斗的目标?这些大的问题,必须作出明确、肯定的回答。”邓小平自问自答,他摆事实、讲道理,总结了第一步目标的成就,分析了第二步目标的打算,展望了第三步目标的前景,进而坚定地说: “我想我们做出的不是一个‘左’的判断,制定的也不是一个过急的目标……不能因为这次事件的发生,就说我们的战略目标错了。”④
紧接着,邓小平又抛出了一连串值得深思的问题:党的十三大概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不对?两个基本点,即四个坚持和改革开放,是不是错了?对于这些问题,他早有了答案。邓小平毫不含糊地驳斥说:“我最近总在想这个问题。我们没有错。四个坚持本身没有错,如果说有错误的话,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思想来教育人民,教育学生,教育全体干部和共产党员。”⑤
邓小平的讲话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在千钧一发的紧急时刻维护了改革开放的大局和社会局面的稳定。此后,他在多个场合都谈到要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1989年9月16日上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李政道时指出: “中国在十年改革开放中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会改变。十三大制定的路线不能改变,谁改变谁垮台。”⑥12月1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时说:“不但这一届领导人要坚持,下一届、再下一届都要坚持,一直坚持下去。”②
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人民的幸福线。党的基本路线对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发挥了巨大的指导性和规范性的作用。实践证明了这条基本路线的科学性,也向我们提供了一条极为重要和宝贵的经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992年年初,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饱含深意地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这里的一百年并不是简单的时间概念,强调的是坚持,是执着,就是不能动摇、不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