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是一个人建立自己家庭的开始,是人生中的一大盛事。今天举办一场婚礼,从定制婚纱、拍结婚照、准备婚车、挑选酒店、邀请宾客到仪式用西式还是中式等,复杂的程序背后反映的是一对新人对幸福婚姻的向往与追求。
那古人的婚礼是怎样的呢?也会选择在节假日举行婚礼吗?男子无房无车,也能娶到妻子吗?
《礼记·昏义》有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古代人结婚,并不是男女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的大事,是延续子嗣的大事,所以古人在几千年的婚礼过程中,也创造出了五花八门的形式。
昏仪“六礼”
昏,即今天的“婚”。古代婚礼俗仪之繁复,非三言两语所能概述。按照周代礼制,男女结婚必须要经过“三书六礼”,才算是明媒正娶。最为经典的当然是《仪礼》中的《士昏礼》记载的内容,也是后世的婚礼范本。古代婚礼,要用到的“三书”,包括聘书、礼书、迎书。聘书,就是双方定亲时,男方家交给女方家的文书。礼书,是在过大礼时,在文书上列明聘礼的物品、数量。迎书,迎娶新娘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同时还要经过六个步骤: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称之为婚仪六礼。
第一道程序,纳采。
纳采,也就是今天说的提亲、说媒。“采”,选择的意思。这是男女双方缔结婚姻的第一个程序。
古代的婚姻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方家看重哪家的女子,必须得请媒人或家人的亲友,去女方家提亲。即使早已两情相悦,也不能像今天的情侣一样,约会逛街喝咖啡,先谈个恋爱再说。古人婚礼前是见不到彼此的,更不用说喜欢不喜欢了。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事实上,历代男女结婚的年龄,一般男子二十岁,女子为十七八岁。据说汉代的婚龄提前到男子十五六岁可娶,女子十三四岁而嫁。
经媒人介绍后,女方家如果同意这门婚事,那么男方家就得派人送过去一份礼物,这一过程古人称之为“纳采”。这份礼物也不是什么贵重的聘礼,古代纳采一般送一只大雁,算是两家的见面礼,又称“奠雁”。为何要送雁?这跟今天相比,可是小巫见大巫了,这可是娶媳妇儿啊!古人与今人不同,雁在婚仪六礼中,出现频率很高,可以说是无雁不成礼。古人为何对雁如此偏爱?那是因为雁有着美好的象征和寓意。雁,是一种候鸟,有“木落南翔,冰泮(pàn)北徂(cú)”(左思:《蜀都赋》)的习惯,“用雁为挚者,取其顺阴阳往来”。冬季往南飞,夏季往北飞,南来北往,来去有时。而男属阳,女属阴,顺应阴阳和顺。古人以雁取义,送给女家为礼,实际上就是告诉女方家,应该像雁那样,适时选择所在之地了,寓意很美妙吧!
以雁为纳采,在士大夫阶层是十分普遍的。不过,毕竟大雁不是家禽,不可能都有,一般的庶人无雁为挚,怎么办?就用鹅来代替。鹅在古代,称为家雁。送鹅的时候,还要把鹅盛装打扮一番,头顶上抹一缕红,脖子上还系红绸带,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古人,审美已然很高了!
不过后世的纳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礼品也越来越丰富。大多以实用为主,送羊、雁、酒、黍、稷、稻、米、面等,但也缺少不了象征意义。比如羊代“祥”、鹿代“禄”、漆代“和谐”、蒲苇比喻女子的“柔顺”等,这些也都不是什么贵重的财物,但有美好的寓意。
第二道程序,问名。
如果女方家收了雁,意味着同意了这门婚事。接下来,男方家得着手准备问名,就是现在所说的“合八字”“请八字”。问名那天,《士昏礼》记载:“宾执雁,请问名。”男方家须再次携带一只大雁,到女家来问名。一趟又一趟,看似烦琐,其实,如果双方家庭都认识,也熟悉了解,问名这一步也就可有可无了。但是,如果是媒人主动来撮合的,问名则是必须的。
最初的问名,只是问女子生母的姓氏,主要是防止近亲婚姻。因为有姓氏的变迁历史,也许现在虽非同姓,祖先有可能是同姓,所以,还是要提前问问名。后世的问名,内容相对复杂一些。主要是问女子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与男子的生辰八字,请专人占卜,看看这桩婚姻是否合适,不过一般都会得出好的结果!
第三道程序,纳吉。
占卜后,如果皆大欢喜,那么接下来,男方家还需以雁为挚,到女方家去把问名后的好结果,通知给女方家。
后世在这一环节上,还要奉上“聘书”,这就是纳吉,又称“小定”“过小礼”“小聘”。而女方家要送上回帖,表示认可了这桩婚姻,俗称“文定”。在古代,下过聘书就是明媒正娶了。在唐代,这叫“报婚书”,在宋代称作“过细帖”“插钗”,到了晚清又称为“传庚”“定亲”“换帖”“小定”,有的地方称为“龙凤帖”。
第四道程序,纳征。
“征”,成也。纳征,又称“大定”“过大礼”“大聘”,通俗一点讲,就是男方家送聘礼到女方家,为的是让婚姻关系正式确定下来。相当于后世的订婚,也是六礼中极为重要的一项,规格比之前的“纳吉”更高,更为隆重。
先秦时期的纳征,不需要送雁,依照古礼,要送布帛、毛皮衣物,主要送玄缥束帛和俪皮。何为选择“玄缥束帛”?玄缥,是两种帛,玄为红黑色,缥为浅红色,象征阴阳已备。古人认为,天之正色苍而玄,地之正色黄而缥,象征阴阳相成之义,故以服色效法天地。束,古时为量词,一束为五匹(即玄三匹、缥二匹),故曰“束帛”。而俪皮,《仪礼注疏·士昏礼》郑玄云:“俪,两也。”“皮,鹿皮也。”即两张鹿皮。
古代的聘礼,尽管五匹帛为一束,听起来是单数,但卷起每匹帛的方法,都是从帛的两头对卷的,也就是,一束帛可以被卷成两端。那么聘礼的五匹帛,就为十端了,是双数。而鹿皮,也为双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昏仪的聘礼数目,讲究取双数,有配偶成双之意,这种古代习俗一直传承到今天。
秦汉以后,纳征这道程序,给女方家的聘礼较为奢侈。除了女子穿戴的彩缎匹帛、金银珠宝首饰,还外加茶果、糕点、羊、猪等。最大的特征就是玄缥、鹿皮逐步被金钱财物所取代,故又称“纳财”,以至于后世的婚礼中,男方是如此看重,而女方如此动心!
第五道程序,请期。
纳征之后,是不是就要结婚了呢?先别着急,还有第五道程序,需要男方家办,那就是请期。
男方家送完聘礼后,哪天举办婚礼,还需占卜来择定迎娶之日。得到吉日后,男方家派媒人或使者到女家商定婚期,征求女家的同意,故为“请期”,又称“选日子”“下日子”。
请期的程序,较为简单。《仪礼·士昏礼》有云:“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男方家仍以雁为礼,去女方家“请期”。对结婚的日子,女家表示由男方家决定就可以了,男方家才把占卜到的良辰吉日,告知女方家。这一环节,实为男方家先择好日子,再去女方家告知时间的,为何还要说成“请期”?《礼记正义》孔颖达疏:“男家不敢自专,执谦敬之辞,故云‘请’也。”虽然只是来女方家告知时间的,但出于礼貌,必先向女方家礼请以示谦和,故云“请期”,实为男方家的谦辞。
秦汉以后,请期形式变得各式各样,各朝代各地方加入了许许多多的元素。比如,临近婚期,男方家给女方家送“催妆礼”。普通家庭请期后,口头告诉亲朋好友嫁娶的日期,邀请亲友邻里来作客。有些大户人家还要写请帖,有身份地位的家庭,甚至还发告示,告知喜讯,邀请宾朋参加。
第六道程序,亲迎。
亲迎,是新婿亲自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俗称“接新娘”,是古代婚仪六礼中最重要最为繁杂的环节。从今人的角度看,亲迎还有两个特点:
第一,古人迎亲结婚在晚上。
按周代礼制,古人结婚选择“昏时”,也就是在晚上举行。傍晚时分去接新娘子,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婚”在古代写作“昏”。昏,傍晚的意思。《礼记·士昏礼》有云:“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为什么会选择在傍晚迎亲呢?古代学者有几种解释。第一种解释,郑玄注释说:“必以昏者,取其阴来阳往之意。”昏,傍晚,正是阴阳交互的时间点,正好选为迎亲的吉时。结婚乃是阴阳结合的大事,只有配合天地的阴阳**,方能顺受其正,顺遂圆满,新娘因此顺之而去,故又称作“婚姻”。第二种解释,原始社会有抢婚的习俗。梁启超、郭沫若等学者认为:“昏时成婚,是上古时代抢婚习俗孑遗,因为抢婚需要借助夜色的掩护。”后来慢慢地成为了迎亲习俗,时间上也一直没改过。直至唐代,婚礼的迎亲时间才开始改为早晨,此后相沿至今。
第二,新人礼服颜色不同。周制婚礼中,新娘和新郎的礼服,都是一色儿的黑里透着红,属那种黑红色,古人称为“玄色”。这与后世穿红色婚服截然不同。为何会选择玄色?据说古代有抢婚的习俗,也许穿玄色要低调些。另一个原因,学者们认为周朝尚玄,按照五行思想,玄色也是象征着天的最神圣的色彩。
迎亲之礼
在我们的想象中,迎接新娘子嘛,应该是像后世的婚礼那样,吹吹打打,热闹一番的景象。而先秦时期的迎亲,却是不贺、不举乐,一切都在安静祥和中完成。
《仪礼·士昏礼》说:“主人爵弁,缥裳缁施,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待到黄昏时分,新郎穿着玄色礼服,迎亲的队伍也均穿黑衣,车马也用黑色,随行者分乘两辆副车,前面有人拿着烛火,走在前面开道,后面两车跟随,傍晚时分,一起去接新娘子。到了女方家,新娘的父亲出门相迎。新郎进门后,走到东房前,面朝北,仍以雁为挚,献于女方家。然后,向新娘父亲行再拜叩首礼。而新娘则身穿玄色礼服,从东房出,先接受父母的一番嘱咐教导后,然后新郎照顾新娘上马车。一切完成后,新郎要亲自驾着新娘坐的马车,转三圈,之后才把马车交给车夫,自己乘坐另一辆马车走在前头。新郎要提前到达家门口,等候新娘的到来。新娘到达后,新郎带领新娘进入家门。
正婚之礼
新娘进入家门后,没有今人婚礼热闹喜庆的场面,更没有宾客筵席,不举乐,一切要简朴、安静地进行。
为何婚礼不举乐?
古今学者有诸多不同的观点。其一,《礼记·曾子问》曰:“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意思是,女儿出嫁,娘家三日不熄烛,以示思念远去的女儿。夫家也三日不举乐,安慰着思念双亲的新娘。其二,《礼记·郊特牲》解释为:“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乐,阳气也。昏礼不贺,人之序也。”郑玄注为:“幽,深也。欲使妇深思其义,不以阳散之也。”乐属阳,婚属阴,婚礼不用乐,以示不以阳干扰阴。不举乐,为了让新娘子来到夫家后,好好思考从今往后如何做一个好妻子。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规矩,恰恰映照出了古人重视婚姻、重视夫妇之义。不论哪种解释,整个婚礼仪式,安静中却透着庄重。
新娘进门后,接下来要举行正婚之礼,具体包括:盥洗对席、同牢合卺(jǐn)、 (jùn)食设衽三项仪节:
首先,盥洗对席。新郎、新娘入席前,由赞者协助,先洗手洁面。然后,夫妇相互行拜礼后,对席而坐。夫坐西面东,妇坐东面西。
接着,夫妇行同牢之礼。“牢”指的是俎或者俎礼的食物。牲牢,本来多是用于祭祀的,指整只牛、羊、猪。“同牢”,指新婚夫妇要同吃一份牲牢。古时的“同牢之礼”,在新郎寝室举行,也就是在新房里面设宴共食。夫妇一起吃牲牢,表示从此成为一家人。
同牢席上的食品,一般由执礼者按照顺序摆放在同牢席上,供新人按照礼仪流程享用。《仪礼·士昏礼》中详述了“同牢席”的布置:“赞者设酱于席前,范醯在其北。俎入,设于豆东,鱼次,腊特于俎北。赞设黍于酱东,稷在其东,设涪于酱南,设对酱于东,范醯在其南,北上。设黍于腊北,其西稷。设涪于酱北。”
豚俎:盛猪的器皿。一只去掉猪蹄的小猪,以及猪肺两片,肺尖两块,烹煮好放入一只鼎中。鼎中同时会有肉汁。
鱼俎:盛放鱼牲的器皿。腊鱼放入一只鼎中。
醯(hǎi):肉酱。
范(zū):用盐腌制的蔬菜。涪(qì):肉汤。
黍:今天的小米饭。在婚礼中要浇着肉酱汁食用。
稷:指今天的黄米饭,煮熟后会黏。在婚礼中也就着肉汁食用。新郎、新娘的席前,各自都放有主食黍和稷,还有调味用的酱、范、涪,夫妇各一份。但席上的鱼俎、豚俎、腊俎(风干的全兔),只有单独的一份,新郎和新娘需要一起食用,所以称为“同牢而食”。食用时,首先,行祭食礼,祭肺和脊。祭祀后,新郎新娘象征性地先吃一口黍,再啜羹汁,然后把肺、脊蘸上酱吃,这一过程称为“一饭”。如此共食三次,称为“三饭礼”,三饭告饱,食礼完毕。
最后,“合卺之礼”。卺,本指“一瓠(hù)所分之两瓢”,卺,谓之半瓢。就是把葫芦对半儿剖开,一分为二,新郎和新娘各拿一片,里面盛上酒,夫妇共饮“交杯酒”。这里说的“交杯”,并不是我们现在婚礼上看到的双方挽着胳膊的交杯酒,而是指夫妇两人先喝自己的酒漱口,再相互交换卺,再喝。喝过这葫芦瓢里的酒,意味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两人合一家之意。也因为青葫芦瓢里的丝,有苦味,用来盛酒时酒中也会有一些苦涩,古人取义,以示新人要同甘共苦。双方饮后,将两瓢合为一体,谓之合卺。所以,“合卺之礼”本意也是提醒一对新人婚后要相亲相爱,彼此扶持,相互呵护,白头偕老,共度一生。
“同牢合卺”结束后,赞者撤除室内之烛。新郎、新娘脱下礼服,新郎要亲自摘下新娘头上的缨。缨,是一种丝绳,为男女确定婚姻关系的信物,女子订婚后,用它来束发,直到成婚之时,新郎亲手解下。婚礼完成。
婚后之礼
第一项,新娘拜舅姑。
成婚后的第二天早晨,新娘还要去拜见舅姑,也就是公公和婆婆。这是新娘进入家门的第一件重要的礼节。
新娘首先要沐浴整洁,整理好妆容。用一个器皿盛上枣、栗子、姜桂、股俗(duàn xiū,干肉)去拜见舅姑。枣、栗,以示新妇对长辈公婆的恭敬。后来枣,又引申为早子之义。而栗,即利子的意思。
行拜礼时,新妇要双手捧着竹器,将枣栗献给舅,把股修献给姑。舅姑收下礼物后,新娘还要端出煮熟了的牛肉、猪肉等食品,再进献给舅姑进餐,表示新妇以媳妇的礼节孝敬公婆。最后,舅姑设食款待新娘以及女方家的人,并赠送礼物。
礼毕,舅姑从平日走东阶,换成了从西阶下堂。而新娘,从东阶下堂。我们在前面“宫室建构”章也提到过,东阶是主人专用阶,而姑舅不再走东阶,换成了新妇走,这就表明从今天开始,家里的事务交由新妇打理了,从此新妇代替婆婆成为家庭里的主妇。
第二项,祭告祖先
说到祭祀,在周朝时期,每三个月就会祭祀一次。也就是四时之祭,即春夏秋冬每季一祭。如果成婚时舅姑已经去世,就只能在宗庙祭祀,另外用“奠菜”(就是拿着祭品到祢庙中祭拜舅姑的灵位)的礼仪拜祭舅姑。《仪礼·士昏礼》云:“若舅姑既没,则妇入三月,乃奠菜。”所以“奠菜”之祭就是在三个月之内进行。到了宋代,觉得新妇拜祭三个月的时间太长了,就改为成婚后三日“奠菜”。至此,新娘就成为男家正式的成员了。
历代婚礼变化
周制婚仪六礼,一直是后世婚姻嫁娶的范本,其基本程式和主要仪节一直被古代社会沿用,直至今天。先秦时期一直承袭周制婚聘的六礼,虽有些简化,但一直承袭周制的“昏礼不贺”“昏礼不用乐”的婚俗。秦汉以后主要的特点,就是逐渐热闹起来,古人开始不再固守“三日不举乐”的古训,婚宴上通常有歌舞助兴,也有亲朋好友前来祝贺。【注151尤其是汉代以后,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人们开始不太遵守周制婚仪的六礼了,婚礼上开始讲究排场,除了有贺客和婚宴,欢庆气氛更浓厚。彩礼上也丰富了许多,给女方家的不仅有雁,还增加了合欢、鸳鸯、九子蒲、双石、蒲带、卷柏、阿胶、干漆、鱼、羊、鹿、羊、雁、清酒、粳米等。后来,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历朝各代的婚礼内容也增减了许多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盖头
就是一块红布,是传统婚礼上新娘的主要装饰。汉族古礼是没有“掀盖头”的古俗的,《礼记》里更没有记载。它的原型大约出现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受胡风的影响,女子出门喜欢戴一种长面纱,可以覆盖头部乃至全身,称为“幂篱”。到了隋唐时期,胡风更盛,许多贵族女子乃至大户人家的女子对“幂篱”甚是喜爱,逐渐成为一种纱帽普及开来。唐宋时期,“幂篱”逐渐慢慢地发展和演变成了婚礼上的盖头。到了宋代,才出现了真正的红盖头。当时的婚礼上,新娘盖头坐床,要请男家一位福寿双全的女亲,用秤杆挑起新娘子的盖头,后来变成了由新郎亲手掀起盖头。在北方,古时新郎要用小道具“秤杆”,来挑新娘盖头,“秤”,取谐音意为“称心如意”的意思。由于古代社会婚姻由父母包办,往往只在揭开盖头之后,新婚夫妇才互相认识真面目,双方长得是美是丑,喜欢还是不喜欢,有时候就在这挑起盖头的一瞬间。
花轿
古人接新娘子,用的交通工具是马车,直至宋代以后,才流行起人们所熟知的花轿,从此历代相袭近千年。古代的花轿分为四人抬、八人抬两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为婚礼增添了欢庆气氛。
抬轿迎娶队伍,各地各有自己的惯制。比如,有些地方,娶亲的归途中必须走另一条路,有时候要绕着路走,称“不走回头路”。如果路上碰到庙、井、祠、坟、大石、大树等,都要把娶亲的轿子遮起来,为的是辟邪。
哭嫁
新娘被搀扶上轿,或由兄长背上轿之际,新娘要“哭嫁”。对这一婚俗,不要觉得奇怪,结婚哭哭啼啼,其实一点
都不犯忌讳。在今天湖南湘西地区,仍有新娘哭嫁的习俗。新娘子“哭”而无泪,声腔婉转,哭爹娘哭哥嫂姐妹,可谓是情意真切。哭嫁歌词有的代代相传,有的即兴哭唱,大多都是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及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
却扇礼
“却扇之礼”在宋代已经是一种普遍流行的婚俗了。新娘从闺房出来,新郎是看不到新娘容貌的,因为新娘会拿着一把扇子遮着脸!迎娶至家,进了洞房,坐在床边,还得拿着。在唐代,新郎要作却扇诗,请新娘子放下扇子的意思。新娘子为何遮面?说法各一,有人说是新娘因为害羞,用扇子遮挡住脸。另外,也有说法是为了避邪。
转毡
这种习俗在唐代普遍存在。新娘花轿抬进门,新娘由人搀扶着从轿子里出来,但是脚不能沾地。夫家早就在地上铺好了红毯,新娘子直接从毡毯上进门,走进新房。
拜堂
拜堂,俗称“拜天地”,周制婚礼没有夫妇拜堂之礼,拜堂是后世婚俗中一个重要的仪式,自宋代开始流行,到了元代,拜堂仪式在夫妇交拜的基础上,加上了拜天地之礼。仪式由侯相主持,新郎新娘并排站立在喜堂前,侯相大声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齐入洞房。”新娘新郎经过“三拜之礼”后,意味着女方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了。
牵巾
唐宋时期,婚礼上就有“牵巾”婚俗。新郎和新娘拜堂时,男女两家各出一条彩缎,然后结成同心结。新郎用笏板挂住一端,新娘将另一端搭在手上,两人相对,新郎牵着彩缎的一端倒行而出,称“牵巾”。先到家庙祭拜,然后牵巾入洞房。
合髻之礼
“合髻”又称“结发”,流行于唐宋时期。合髻是新郎新娘进入新房后,各剪下一缕头发,绾成同心结式样的“髻”。这种方式到了五代有了变化。仪式中,男方坐在左边,女方坐在右边,各留出一撮头发,由男、女两家提供钗子、梳子、发带等,合梳成一个髻,即为“结发”,然后喝交杯酒。所以,后世把元配夫妻又称为结发夫妻。
交杯酒
在唐代,行合卺之礼除了沿用瓢作酒器之外,也可以用杯代替。喝交杯酒时,用红绳系住两只杯子的杯柄,夫妇一起举杯饮酒,称之为“交杯酒”。有的是各自喝一半酒之后,再交换杯子,把对方喝剩下的酒喝尽。现在婚礼上新娘新郎相互挽胳膊喝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喝交杯酒。到了宋代,夫妻喝完酒后,还会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地上,以示阴阳和谐。
撒帐
这一风俗始于汉武帝时期,也就是在新婚夫妇入洞房坐床时,亲朋好友会把喜果,比如枣、栗子、花生、石榴、桂圆等撒向新娘怀中,或者撒在婚**,甚至婚房内的角落也撒上,以示早生贵子、多子多福之意。
闹洞房
“闹洞房”的婚俗,据古籍资料记载,在汉代就已经十分流行。据说,亲朋好友闹洞房,可以驱除冷清之感,毕竟新娘和新郎婚前不认识,因而又叫“暖房”,可以帮着缓解两人的尴尬。还有另一种说法,古代讲究阴阳五行,女属阴,众人在新房里闹一闹,可以起到驱邪的作用。如今,有些地方仍有“闹洞房”的习俗,但内容形式充满了低俗和丑陋,甚至还发生过悲剧,对这种毫无道德底线的“闹洞房”,要坚决抵制。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整个周制的婚礼全过程,没有奢侈的聘礼,新婚夫妇只是“共牢而食,合卺而饮”,这就是周制婚仪之精髓所在。而且这也仅仅是在贵族士大夫阶层中实行,一般庶民往往有所精简变通,并没有后世历朝各代纷繁复杂、各式各样的仪式。如今,男女恋爱自由了,古代婚仪中的“纳征”,还一直存在,相互攀比、讲究排场、注重形式的婚礼也很常见。不过这几年,婚礼逐渐归为理性,删繁就简,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毕竟,婚姻一定是要建立在爱情之上,需要双方之间和睦相处、彼此关爱,只有这样才能使夫妻双方乃至整个家庭、家族融洽美满,好比《诗经》里的那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要男女相悦、互谅互让,这句话就不会过时,就仍然是我们对爱情、婚姻的最高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