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调张扬的口才相比,有一种口才叫作谦虚低调。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很多人并不清楚。或者说,虽然大家都很清楚这句话阐述的道理,却并不能将其很好地贯彻到实际行动中,也很难真正做到。毋庸置疑,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也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瞩目,这种虚荣心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正常的心理需求。然而,这种需求一旦过度,就会导致我们被虚荣心绑架,不管做什么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切实需要,而是为了引起他人的羡慕,不得不说,这种心态是非常错误的。尤其是这种心态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表达,使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也总是不停地吹嘘夸张,炫耀自己,日久天长,难免惹人生厌。
实际上,和高调做事相比,低调做人更受欢迎,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谦虚低调。第一,一个谦虚低调的人,他的姿态必然是放低的,这样一来,他才不会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给别人压力,导致别人都排斥他、抗拒他,最终处处不受欢迎。第二,谦虚低调的人都很擅长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也能够常常进行自我反省。因而,他们不但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升和完善自我,也能够把话说到他人心里去,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实际上,口头上占上风除了惹人生厌之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任何时候,一个聪明的人都不会在言谈上占别人的便宜,压制别人。他们总是低调谦虚,哪怕是面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得到他人夸赞,他们也能做到心平气和,绝不骄傲自满。
扁鹊作为齐国大名鼎鼎的医生,医术高超,医德很高,因而,齐国的国君准备给扁鹊一个封号——“天下第一神医”。对此殊荣,换作别人一定会高兴地接受,但是扁鹊却坚决拒绝,说自己根本不敢称天下第一,因为他还有两个哥哥,医术比他更高明。听到扁鹊的推辞,国君惊讶地问:“你还有两个哥哥?而且医术都比你更高明?我怎么没听说过呢?”扁鹊一本正经地回答:“我二哥扁雁最擅长在大病来现的时候,就从小病入手,预防大病,因而我们家乡的父老乡亲一有小恙,全都去找他治疗。我大哥的医术最是出神入化,他只要望闻问切,就能得知一个人将患什么病,从而积极地预防。不过,因为他总是防患于未然,所以村里的人都不知道他的水平高低。和我的大哥、二哥相比,我的医术最差,往往等到病人已经病入膏肓的时候,才能竭尽所能,妙手回春。从这个方面来看,我大哥、二哥才是举世罕见的神医,而我只是徒有虚名而已。”扁鹊的一番话,说得合情入理,也因此让国君知道了他大哥、二哥的高明医术。看到扁鹊这样谦虚,齐国国君更加重用扁鹊。
春秋时期,孔子带着学生们去各个国家游说,想让每个国家的国君接受他们的政治观点。有一天,孔子和学生们驾驶马车去往晋国。他们走着走着,发现有个孩子正在道路中间玩耍。孔子走下马车,对孩子说:“这条路是供人通行的,你不要挡在马路中间玩耍。”孩子对孔子的话不以为然,而是指着地上的城说:“老先生,您看看这是什么?”孔子低头一看,原来这个孩子用碎瓦片堆起了一座小小的城。看着孔子惊讶的样子,孩子继续说:“您认为,是车给城让路,还是城给车让路呢?”孔子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又觉得这个孩子说起话来条理清晰,有礼有节,因而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今年7岁。”孔子给项橐在路中间堆起的城让路,并且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就如此懂礼,可以当我的老师!”
在这两个事例中,扁鹊和孔子,一个是举世闻名的名医,一个是圣人,都很谦虚。扁鹊把“天下第一神医”的名号让给了大哥、二哥,孔子虽然被项橐在路中间堆起的城挡住了道路,却谦虚地给城让路,并且说自己应该向懂礼的项橐学习。从这两位古代的名人身上,我们懂得了什么叫作谦虚。尤其是在语言上,更应该表现出我们谦逊的品质,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赏识和认可。
每个人的语言都是心灵的表达,一个内心非常自高自大的人,语言上也必然狂妄。殊不知,这样的自负只会导致无法正确认知和衡量自己,也就无法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更无法进步。任何时候,只有内心谦虚的人才会不断反省自己,言谈举止间都表现出谦逊的作风。朋友们,不管我们的能力是强还是弱,也不管我们的身份地位是高还是低,我们都要牢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原则,谦虚地为人处世,从而赢得他人的认可和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