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是古代学子改变一生的捷径。一旦获得成功,平民变成官身。古代的读书人大都从小立下志愿,勤学苦读,考取功名。有诗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徐遹,字绍闻,瓯宁(今建瓯)人,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考中特科状元。旧志中记载:“特奏名,对策迎合意旨,擢第一,诏视正奏第一人恩例。”入直秘阁,任广德军知军。徐遹自幼勤奋读书,发愤图强,想考取功名,但是事与愿违,每每赴考,总是名落孙山。不过,徐遹非常执着,屡考不中,却屡败屡考。数次考试不中,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翁。很多人劝他放弃,可他就是不肯,认为自己空有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不能报效国家,于是发誓不考取功名决不罢休。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徐遹七十六岁时,顺利通过了乡试,进京赶考,高中了特科状元。

唐朝的尹枢,考上状元那一年,七十三岁,年逾古稀。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状元,是他毛遂自荐得来的。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礼部侍郎杜黄裳被委派为主考官。杜黄裳此人有治国之才,富有才华,且为人不拘一格。他召集五百多个考生,告诉他们,名额只有三十个,但是他不好抉择,希望考生们能推荐出三十个人。白发苍苍的尹枢走了出来,写完二十九个名字,竟是毫无差错,都是才华上等、名列前茅的人,十分公道。在场所有人都心悦诚服。名单上写了二十九人,却少了状元之位。然后他毛遂自荐道:“今科状元非我莫属。”杜黄裳找出他的试卷仔细查看,果真才华斐然,当得上状元之名。于是尹枢就成了当科的状元。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讽刺小说《范进中举》,讲范进五十余岁,连秀才都没考中,家中穷困不堪。考官周进见到他,便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惨状,在惺惺相惜之下,将他录取为秀才,后来又将他录取为举人。范进因过于激动,竟闹出一场癫狂闹剧。

不谈故事中的讽刺意味,现在我们来分析,从概率角度来说,为什么都古稀之年,白发苍苍,还能中举甚至是中状元呢?

关键词:独立性

唐朝是每年都设科取士,宋朝则是三年一次。科举考试还分为不同的级别,有乡试、会试和殿试。一般乡试是在秋季举行,会试是在乡试结束后第二年春天举行,殿试紧随其后。

以徐遹为例,由于他自幼勤奋好学,可以假设他每次考中的概率是0.4,于是每次未考中的概率是0.6。宋朝是三年考一次会试和殿试,所以徐遹每三年参加一次考试,假设他从十九岁开始参加会试,每次都参加,到他七十六岁时,一共参加了19次考试,故他一直未考中的概率为0.619≈0.000061。而他在期间至少中过一次的概率为0.999939。所以他最后一次能考中举人的概率几乎是100%。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这个人一定会考中举人。因为就算概率为1,也不能说这个事情一定会发生。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这些俗语都是说明做事情一定要有恒心,坚持到底就能成功,当然前提是你坚持做的事情的大方向要对,比如赌博、偷窃等还是不要坚持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