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我们带领家长聚焦到孩子的哭声进行探讨,看看孩子的哭声会传递怎样的信息?看看妈妈对孩子的哭声是否足够敏感?看看父母对孩子的哭声怎样回应才能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和神经发展?
哭泣是婴儿表达饥饿、不舒适、孤独或者不高兴的方式。在语言没有形成之前,他只有用哭来表达。孩子哭就意味着寻求帮助,孩子用哭来传递要么饿,要么身体不舒服,要么觉得一个人很孤独,或者拉了、尿了、热了、冷了、不高兴等信息。
孩子用哭声传递信息,妈妈的敏感度够吗?孩子希望妈妈的敏感度要适时,即妈妈时刻都能识别孩子不同的哭声所传递不同的信息;时刻都能够感受到孩子的不同需求。比如孩子热了会怎样哭,饿了怎样哭,拉了、尿了怎样哭,不开心了又会怎么样哭。这都考量一个妈妈高度的敏感性。
心理学家曾经在依恋理论中指出,一个敏感的妈妈,可以瞬时通过孩子哭的声调、强弱度以及频率知道孩子所要表达的内容。当妈妈满足孩子需要的时候,孩子要么立刻不哭,要么破涕为笑,要么欢欣鼓舞,要么扑进妈妈的怀抱享受其中,就说明妈妈这种高度敏感性和孩子所发生的内在需求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我们之前讨论过,有的妈妈因为各种原因在孩子出生以后不能亲自照料孩子,而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里照料,或者由保姆照料,妈妈一旦做出这样的选择就丧失了与孩子的联结,当然也不会发展出对孩子的敏感性。
对于妈妈的敏感性,换一个角度说,就是妈妈对孩子有没有那么“懂得”。这个懂得分两个部分:一是懂得孩子的生理发展各个细微的变化,比如我们之前讲过的孩子在胎儿期、新生儿期的各个阶段的生理变化。二是懂得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内在需求和外在情绪所要表达的内容。如果妈妈对孩子不敏感,这个孩子又由其他人照顾,当其他人也跟妈妈一样没那么敏感,孩子在后期发展中就可能出现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所列的“肢体语言、语言系统,沟通交流、人际关系等发生阻滞、困难或者障碍”的情形了。因为,当孩子通过哭声一次又一次发出求助信号的时候,不能获得回应,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减弱或者停止用哭声来传递需求的信息。从此,孩子便关闭了沟通的通道,当孩子长大后,无论妈妈是否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或者是学业压力大而忽略跟孩子之间的互动,孩子似乎对妈妈的这些忽略行为都不再敏感,孩子觉得他是不重要的,所以,孩子自然选择疏离妈妈、远离妈妈,不愿意走近妈妈,从而进入自闭状态。
所以,回顾生命早期,看母婴的互动有没有给孩子成长带来所需要的帮助,继而发展出后续社会化人际关系交往和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个部分妈妈做得不够的话,妈妈就要从现在开始重新养育,慢慢开始补课,直到补足为止,也许这是任何一个治疗师和康复机构都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