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孩子的语言能力与妈妈的养育推动(1 / 1)

这一节我们带领家长朋友就“沟通能力发展障碍”这个自闭症症状来做一些讨论。

谈到“沟通”,我们自然就会和语言联系在一起。一个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也许从胎儿期就开始了。如果妈妈稍微有一点背景知识,可能都懂得孩子在胎儿期就能分辨妈妈的声音了。文献告诉我们,听觉在婴儿出生前已经发挥作用了。胎儿对声音是有反应的,而且学会了如何分辨声音。

从进化的角度来讲,胎儿在子宫内对声音和语言的早期认知,是建立胎儿与母亲之间联系的基础。这对婴儿的早期生存是非常关键的。既然胎儿对声音和语言的认知是和妈妈密切相关的,我们就不能离开妈妈这个主体进行评估。

一个孩子出生以后,会通过哭声来表达需要,而妈妈的回应对婴儿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比如妈妈抱孩子的时候,常常就像哼唱摇篮曲一样嗯、嗯、嗯……如果有这样声音的话,其实对孩子语言的发展、认知的发展、心理的发展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孩子天然希望妈妈有求必应。比如,当婴儿听到妈妈的回应,“哎,宝宝!妈妈来了,妈妈在这儿!”即使他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知道有妈妈在回应,然后妈妈常常在他醒的时候,就看着他的脸,微笑着跟他说话,即使孩子听不懂妈妈在说什么,但孩子会从妈妈带着爱的表情、带着喜悦兴奋的脸庞和咿咿呀呀的对话中解读出爱的语言,这对于孩子的前语言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学有一个实验,叫“人脸识别”。这个实验会让出生后三四个月大的婴儿看着妈妈的脸,然后由妈妈做出两种表情,一种是快乐、喜悦、兴奋的表情,一种是难过、悲伤、焦虑不安的表情,然后观察孩子的反应。当妈妈做出快乐、喜悦、兴奋的表情时,观察者观察到,孩子的表情和妈妈脸上的表情是一模一样的;当妈妈的表情突然变得难过、悲伤、焦虑不安时,观察者观察到,孩子的反应立刻表现出急躁、不安、不知所措,甚至有的孩子想转身离开妈妈。这个实验说明孩子会天然识别妈妈的表情,哪些是快乐的、哪些是开心的、哪些是喜悦的,哪些是他不想看到的。当孩子看到妈妈出现他不想看到的表情时,他就会用他的不知所措、焦躁不安,甚至想回避、想躲避这样的肢体语言来告诉妈妈这些是我不想要的。由此可见,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第一部分来自妈妈哼哼呀呀的吟唱、孩子咿咿呀呀的学语以及妈妈的回应;第二部分来源于妈妈的表情符号,这会让孩子学会分辨爱的语言。而这两部分是孩子社交能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