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无定法,贵在得法
据说——我本人没有亲见——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雍和宫中,供奉着一尊“欢喜佛”。所谓欢喜佛,又叫双身佛,就是一种男女双佛面对面**的佛像。很多人不明白了——佛家,不是首倡戒色戒**吗?怎么还供奉这种不堪入目的东西?
其实,不是欢喜佛不堪入目,是因为观者心理不净。也有文化差异的问题。什么叫文化差异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中国,除了小孩儿,都用筷子吃饭,如果有人用手抓饭抓菜,一般来说就是不正常;但在印度,用手吃饭才是传统习惯。如果有人没有任何原因用筷子吃饭,普通印度人也会感觉此人不正常。
源自印度的佛教也是如此。在向世界各国传播并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主要分成了三大分支: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欢喜佛,就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佛像。关于它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但有一种说法最具说服力。据说古时候,有一段时期,西藏由于崇佛(禁欲)、战争等因素,人口锐减,于是一些喇嘛,就结合印度密教与西藏当地信仰,创造出了欢喜佛,旨在鼓励人们生育,尽早结束人丁稀少的现状。
这或许就是佛家“法无定法”之说的最好例证了。不过,最早提出“法无定法”之说且运用、发扬得最为神妙的,却是汉传佛教中的禅宗。而且,禅宗的“顿悟”法门,基本上可以说就是“法无定法”一词的另外一种说法。怎么“顿悟”?没有哪一本禅宗典籍能明确的告诉你,本书也是一样。但禅宗的高僧们,无论是自己悟道也好,还是教导弟子学人也好,各有各的体验,各有各的办法,向无一定之规,却各有各的奥妙。下面的例子则最具典型意义:
从前,某寺庙里有个青年僧人,因为耐不住青灯古佛的寂寞生活,就找到方丈,强烈要求还俗。方丈二话没说,当即表示同意。不过僧人下山不到一个月,就因耐不得尘世的口舌(主要是说他意志不坚等),又上得山来,诚恳请求方丈再收他入门墙。方丈还是二话没说,当即表示同意。然而不到一个月,僧人又因耐不住寂寞要求离去……如此三番,方丈就对他说,我看你干脆不必信佛,脱去袈裟;同时,你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半山腰上有个凉亭,恰好界于庙宇和尘世之间,你不如就在那里摆个茶摊,卖茶如何?僧人想想,觉得这主意真好。便开起了茶摊,而且还经营得有声有色。后来,他讨了个老婆,一起打理茶摊。由于他是个受过佛法熏陶的人,因此上山下山的善男信女都喜欢到他那照顾一下生意,时间长了,大家还发现他的禅功居然也不太差,愈加推崇。就这样,他下看尘世,上听佛音,过了十几年,居然成了远近有名的“大师”,甚至连当年的方丈都自愧不如!
星云大师也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以往,寺庙里有些小和尚淘气,师父们往往罚他们不准做早课,而是去罚站等,但星云大师经过观察发现,大部分小和尚非但不难过,不改正,反而欢喜得很,因为对于小和尚来说,罚站远比做早课轻松多了!于是,星云大师就改变常法,做错事,不罚站,照常做早课。尽管也有弊端,但却从根本上断绝了一些小和尚为逃避做早课而故意犯错的可能。这样的例子,是不是值得我们的教师们借鉴一二呢?
佛法有云,“法无定法,贵在得法。”俗话也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方法也好,规矩也罢,都是人定的,都是人总结出来的。在某一时、某一事,可能非常适合,但绝不会适合所有场合,适合所有时代。人们更强调智慧,因为智慧无边界。而那些具体方法,则往往有局限性、时效性。所以,做人,切不可拘泥,墨守成规。拘泥的人,既然算不上笨人,至少也是缺乏创造力的人。人生失去创造力,岂不无聊得很?
中国的先哲早在佛教传入中土之前就说过,“大道无形。”这在诸子百家的著作中都有所体现,不过最著名的当属兵家的“兵者,诡道也”。关于“诡道”的基本理论,孙子讲了不少,比如“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等。但最后,孙子又说:“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说白了,孙子是没法传,因为诡道也好,其他也好,在于看事做事,任何一种口耳相传的“诡道”都可能在实战中无用武之地,大道是无形的,有形的,能教给你的,你能照抄、照搬的,往往都已经是一种下乘的东西了。也因此,古往今来的大军事家们,始终都把人的创造力、能动性放在第一位。只有赵括、马谡之流,才会抱着兵书侃侃而谈、按部就班。
禅宗历史上的很多公案都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
比如有个故事说,有两座禅院比邻而居,两院的禅师都想让自己的弟子超过对方的弟子。偏巧,两院分别有一个小沙弥每天都会下山,负责采办寺里的粮食蔬菜、生活用品等,两人只要一碰面,就要斗一斗禅机。这天,甲寺的小沙弥见到乙寺的小沙弥就问:“你到哪里去?”对方答:“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这话非常高明,让甲寺的小沙弥再不知从何问起。于是他回去便请教师父,师父便告诉他,如果他再回答“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你就接着问,“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小和尚很高兴,可没想到,第二天一见面,他问完“你到哪里去”后,对方竟然变了说法:“风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小和尚又不知道怎么接茬了,回去后只好继续请教师父。师父也真称得上诲人不倦,再次提示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结果第二天见面,对方又变了,直接回答:“我要到集市去。你难道不去吗?”再次把小沙弥说得找不着北。
用星云大师的话说,这叫“禅门不说破,尽在不言中。”如果说智慧如水,那么禅就是水蒸气,更难以把握,难以捉摸,但它的宗旨还是有迹可寻的,那就是灵动、超脱、不执着,始终保持着空灵洒脱的状态,就是最接近智慧,最接近禅的状态。
2.大道理与小技巧
著名作家、画家刘墉先生在作品中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美国有个电话公司,总在电视上做广告,但效果始终不理想。新的销售年度开始后,该公司改变了策划方案,新的广告画面上,是一部放在办公桌上的电话机,话筒旁边,倚靠着一根缝衣针,然后,针歪倒,那针落在桌子上的声音,清清楚楚地透过电话筒传到了接听者的耳朵里……很快,该公司的销售订单就多了起来,因为人们通过这个广告,了解到了该公司的电话有多么敏锐!
中国人也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想让别人购买你的产品也好,接受你的理论也罢,很多时候,光凭一张嘴,夸夸其谈,讲大道理,说新理念,往往不够。讲得太多,还可能引起反作用。最高明的做法是,通过一些高明的小技巧,将自己的想法悄然灌输到对方的头脑中,让人在潜移默化中相信你、接受你、认同你。至于他们见到的是不是真的如他们想象的那么真实,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历史上不乏类似的例子:
北宋名将狄青,有一次率军平叛,由于此前宋军连吃败仗,军心不稳。狄青明白,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激励士气。他了解到当地有崇拜鬼神的风俗,于是在出兵前故意说道:“这次用兵,胜败还没有把握。”然后取出一百个铜钱,向神许愿说:“如果神让我们打胜敌人,这些钱扔在地上时,钱面都会向上。”一些官员劝他说:“如果弄不好,恐怕会影响士气。”狄青不理,在数万士兵的注视下举手一挥,把铜钱全部扔到地上,一旁的兵卒上前察看,一百个铜钱的钱面居然全部朝上!顿时全军欢呼,欢声响彻村野。狄青也表现得异常兴奋,命令兵卒拿来一百个钉子,把散落在地上的铜钱牢牢钉住,然后亲手盖上一幅青纱,说道:“等到凯旋归来,再酬谢神灵,收回铜钱。”众将士士气高涨,只一战,便大获全胜。凯旋归来之后,狄青却不酬谢神灵,只是命人把铜钱取回,人们一看,原来那些铜钱是特制的,上下都一样!
有人可能会说,狄青的办法固然高明,但怎么说也是骗人啊!我们不能否认这一点。但我们也得站在狄青的角度想一想,士兵是迷信的士兵,军心是不稳的军心,除了因势利导,谁能给出更好的办法?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单纯靠讲大道理,不仅行不通,勉强实行,也往往缺乏实效。另外,说得不客气点,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是俗人,觉悟太低,大道理他们未必不懂,就是不听你那一套。怎么办?只能靠技巧。但不要以为这就是骗人,害他们。像狄青的例子,大家不定心来,没准上了战场,就再也回不来了。最重要的一点,像狄青的例子,你可以把它视作骗人,也可以把它当成智慧。而这两者之间的分水岭,就在于你的骗是基于什么动机。只要动机纯良,发心纯粹,因时制宜、因人而弄地施展一些“微末伎俩”,又有何妨?
当然,我们的主题不是阐释骗与不骗,而是大道理与小技巧。再来看一个小故事:
某寺院依山傍水,一个小和尚每天从河中汲水,挑水上山。这天,小和尚挑着水走到一半,忽然发现前面的水桶中有一只小蝌蚪。他想师傅经常教导“佛家不可杀生”,还是把它放回去吧。
正巧,方丈散步至此,问明原因后,说:“都挑了这么远了,不必回去了。你先把蝌蚪放在盆里养一些日子,看看它有什么变化,再放生不迟。”
小和尚回去后,就把小蝌蚪养了起来,不时喂它一些米粒什么的。方丈见了,又吩咐它注意观察小蝌蚪的生长情况。一开始,小蝌蚪的尾巴随着身子一起长,越长越长。大概过了半个月,小蝌蚪的身体明显长大,长尾巴却短了许多。几天后,后面还长出了两条小腿儿。再后来,小蝌蚪的尾巴更短了,前面也长出了两条小腿儿。到最后,小蝌蚪的尾巴彻底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这时,方丈对小和尚说:“你可以把它放回去了,阿弥陀佛。”
第二天,小和尚便把小青蛙放回了河里。回来的路上,他看到方丈一个人在路边砍柴。他走上前去,非常困惑地问道:“这些事情让弟子来做就行了,您又何必亲自砍柴呢?”
方丈一笑,说:“我不是在砍柴,我是在为小树超度。树木不像蝌蚪,它们的‘尾巴’不会自行消失,必须让人动手砍去才能成材。”
小和尚幡然开悟,瞬间明白了方丈让自己养蝌蚪的用意。
关于故事中的方丈的具体用意,我们就不必谈了,我们要说的是:对于像故事中的小和尚一类的受众,由于年龄、人生阅历等方面的因素,你跟他讲大道理、讲深奥的佛法,他能听懂吗?肯定听不懂,听懂了,也是不懂装懂。这跟不能对幼儿园的小朋友讲《资本论》的道理一样。你非要讲,他们若许也会表现得很乖,拼命点头,但实质上还是一点儿不懂。这时候,你就必须借助一些他们能够理解的事物,比如做游戏、讲故事等,尽量把高深的道理讲得浅显些、平实些。否则,还不如不讲,不然只会把小孩子搞晕。
有些人不懂了,为什么禅家对那些有着相当知识水平的弟子往往也不直接讲大道理呢?难道说他们也听不懂吗?当然不是这样。而是因为禅家注重让学人自己领悟。把话说破了,学生还怎么领悟?只有学生自己领悟的,才是自己的,才是受用终身的。所以,我们发现,禅宗的教学法非常灵活,有棒喝、有暗示、有追问,还有很多我们说不上来具体是什么办法的办法,唯独很少说教,更没有强行灌输。否则,岂不成了《大话西游》中的唐僧了?
说到《大话西游》,最后不妨再来聊聊《西游记》,包括观音菩萨在内,也没少用小技巧。比如“紧箍咒”,如果没有它,单凭唐僧、乃至佛祖的说教有用吗?再比如红孩儿被收编后,菩萨给了他个差事,叫散财童子,之所以这样安排,为的就是让人们看在钱(散财)的份上,原谅他过去的种种恶行。换言之,光靠自己的面子还远远不够。这些小技巧,不仅胜过大道理,是大道理的辅助,本身也是大道理,而且是基于人性考虑做出的最合适的大道理。类似的奥妙,《西游记》及其他古典名著者还有很多,鉴于篇幅,不能一一罗列,留待有心人去发掘吧!第22章
一花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