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混淆的领导能力(1 / 1)

成果主义与领导能力

欧美与日本对领导能力这一概念在理解上的差异,可以说非常大。欧美的企业和大学,将领导能力看作是员工和学生所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资质之一。而日本却将领导能力看作是一种负面的表现,甚至认为这样的人是“固执己见的人”“只会下命令,自己从不动手的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区别,是因为日本在文化上就与领导能力这一概念不相符。

领导能力这一概念在日本之所以不被理解,是因为在日本的社会中,尤其是商业现场,“总是不以成果为最优先考虑的对象”。实际上在思考领导能力的时候,必须同时思考的概念就是“成果主义”。所谓成果主义,就是“不问努力和过程,只问结果”的思考方法,只有在以“成果主义”为原则的环境下,才需要领导能力。

比如说,社区计划在节日庆典时摆个摊位。而摊位卖什么,需要征求社区成员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以“尽可能多地获取收益,然后捐给受灾地区”的成果为目标,和没有特定的成果目标只求“节日时玩得开心快乐”相比,社区的运营方针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大家都以尽可能多地获取收益为目标,那么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按照“每一种商品能够得到多少收入、需要多少成本”之类的基准进行比较和分析。所有的方案都要依照可能取得的成果来评价和讨论。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这个成果目标,那么卖什么商品就可以单纯地由多数意见决定。认为什么好玩因人而异。如果5个人里有4个人都认为卖炒面比较好,那么剩下一个人就算有不同意见,也会说“既然大家都想卖炒面,那就卖炒面吧”。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最后一个人坚持自己的意见“我想卖乌冬面”,但最终还是要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也可能出现拥有少数意见的人很识相地不提出自己的意见,结果既没有讨论也没有表决,直接决定卖炒面的情况。总之不管哪一种情况,都不需要领导能力。

但如果以“收益最大化”作为成果目标,那就算超过半数的人想要卖炒面,拥有不同意见的成员也会提出“卖炒面的收益是最高的吗?卖乌冬面会不会收益更高?应该将销售额和成本进行比较之后再做决定”。因为其他人也拥有相同的成果目标,所以知道少数派的意见也有必要进行比较和分析。

这样一来,就需要对比较方法进行讨论,“那就详细估算一下销售额与成本进行比较吧”“因为成本费用不同,销售额需要建立数字样本来进行比较”,或者制订工作计划和进行分工,“估算什么时候出结果”“谁去调查一下其他社区都要卖什么商品”。

这样的讨论会在一定的时间内结束,并且决定社区的最终方案,为了让包括持有不同意见的成员在内的全体成员都能够团结一致地按照最终方案来展开工作,这里就需要领导能力了。如果只是想要“玩得开心快乐”,那么只需要统筹和调整的工作,而要想取得成果,领导能力就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