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分”是个容易被误解的概念。最近“天分”这个词被过分渲染,几乎成为一种迷信,让许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外资企管顾问公司要录用的一定是头脑聪明的人才吧!”
毋庸置疑,头脑聪明的人当然比愚笨的人要好,然而迷信天分最大的盲点在于形成了“只要头脑好,就能被外资企管顾问公司录用”的误解。
管理顾问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为企业经营者提供服务。他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与所服务的企业经营者进行商讨咨询,并帮助经营者解决经营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些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1.首先进行有关经营事项的咨询。
2.其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最后解决问题。
这三个步骤中,与个人天分扯上关系的,只有第二项“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其他两项更重要。如果受到“天分至上”思想的毒害,就不会看清楚这一点。
比如第一个步骤是“进行有关经营事项的咨询”,我们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了,在咨询过程中,企业的经营者或高层管理者,很可能是侃侃而谈,随便谈谈自己的公司在经营管理上遇到的问题。
谈论的这些问题很可能包含有公司的重大机密,万一泄露给了竞争对手,很可能会给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此外,“请公司以外的人咨询经营管理上的问题”这个做法,实际上是暴露自己身为经营者的问题和缺点,一般来说不可能轻易与局外第三者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不管是决定合并事项还是裁减某项业务,就算只是与自己的直属部下或同属高层管理者讨论,都可能会再三犹豫。
能让经营者愿意对你说出重要问题,并非“只要有办法解决,不管谁都可以”,彼此之间深厚的信任才是不可或缺的。作为管理顾问,不但要让对方对你产生“你只会忠诚于我们的公司,不会倒向我们的竞争对手”的信任感,还要有足够的包容力,让经营者觉得“让这个人看到自己的缺点也无妨”,更必须有足够的领导能力,让经营者相信“你一定能帮我解决问题”。以上这些特质都是作为管理顾问所必备的,关于这些,我相信谁都能看得出来,这与“天分”完全无关。
作为管理顾问,并不是简单地将输送带运过来的问题修理好,再放回输送带上运回去就行了。
在管理咨询中,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都不会“主动送上门来”,只有得到企业经营者的信任,管理顾问们才会知道自己究竟该解决什么问题。
找到问题之后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能找到问题”和“能解决问题”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即使你知道了“只要这么做就可以解决问题”,一旦要去实行还是需要得到许多支援的:可能需要自己公司同人的配合,还必须巧妙地与其他公司达成某种合作协议,也可能需要被咨询的企业经营者去涉足某个他未曾接触过的领域。
以上的统筹工作能力以及即使遇到难题也能够保持前进的动力,都与个人天分的优劣高低无关。作为一名管理顾问,需要的是对人和组织的敏锐洞察力、坚韧的精神,以乐观态度面对未知的事物,对事物做出正面思考,还有不屈不挠的毅力和领导能力等。
然而那些迷信个人天分,又对此深信不疑的应聘者,在面试时会拼命地向面试官表露自己是如何如何聪明。这些应聘者会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陈述自己过去工作成绩有多么辉煌、自己又是多么优秀,却完全没有意识到面前的面试官到底是怎么看待他们的。你可设想一下:身为客户的经营者会认为一个不断强调自己如何优秀的人是值得信赖的咨询对象吗?会想对这个人敞开心扉透露自己公司的机密、分享自己在经营上的苦恼吗?会相信这个人是能和组织中的对立面达成共识、率先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伙伴吗?
那些在面试时完全不观察面试官的表情,只顾着陈述自以为是正确答案的面试者,并没有意识到:你将要从事的管理顾问业也是服务业。你自己现在讲的话给倾听者什么感觉?对方会不会觉得你说的话很无聊?是不是已经答非所问了?你所说的对方能不能理解?如果你对听者的反应不够敏感,即使你聪颖过人,也是无法从事管理顾问这一行业的。
作为面试官,我们在面试时所关注的,并不只是“如果把客户的经营管理问题拿来,看看这名应聘者是否具备找出解决问题答案的聪明才智”,而是要看这名应聘者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否成为所服务企业的经营者信赖,并愿意找他交谈、咨询各种问题的管理顾问。
想要得到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经营者的肯定,就必须与组织中的其他人员一起分工合作,脚踏实地将工作中实际发生的每一个细小问题一一解决。许多人之所以有这种过度看重“天分”的倾向,其实是因为他们都不了解管理顾问是服务行业。做这一行头脑聪明当然会对工作有帮助,但光靠聪明却是无法完成工作的。其实,这个道理不管是在其他行业,还是在管理顾问这一行业,都是相通的。
一般社会大众还有一个与个人天分有关的误解,就是“思考力”。有些人认为思考力就等于“思考技巧”,但事实并非如此。如图/表1所示,想要拥有敏锐的思考力,还必须具备思考意愿和思考体力。思考技巧是可以在进入公司后的训练中加以培养的,因此我们在面试时,不需要确认应聘者是否一定要具备这种能力,只需要确认“这名应聘者只要加以训练就可以做得到”就行了。
然而思考意愿和思考体力却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所以必须在面试时就要仔细考查,并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就是说,我们在面试时需要考查的思考能力,并不是应聘者是否懂得使用MECE或逻辑树分析法等“思考技巧”,而是考查应聘者是否具备“思考意愿”和“思考体力”。
在一般人印象中“有敏锐思考力的人”,应该大多是“思考技巧高超”的人吧,但是适合做管理顾问的人,其实是“能够透彻思考至某种极限的人”。这种人喜欢思考,而且乐在其中。也就是说,这种人有强烈的思考意愿,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图/表1 拥有敏锐思考力的必备条件
有这么一些人,虽然能够运用各种高难度的思考技巧,却并不喜欢“思考”这件事;也有这样一些人不管看到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更没有进一步探求的意愿;还有一些人嘴上说得很好听,自己非常喜欢思考问题,然而一旦真要他们动脑筋想问题,他们很快就举白旗投降了。
思考问题是要消耗一定的精力和时间的,因此思考意愿低的人通常是从来就不喜欢思考问题。其实,有些人具有非常棒的接受能力,只要学会如何使用思考方法和工具,立即就可以灵活运用,轻松自如地思考问题。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对自己周遭发生的事情和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漠不关心,更谈不上思考了。
相反,即使在别人看来,“想这种事有什么用呢”,对思考意愿高、善于思考的人来说,仍然可以花许多时间去思考。也许他们的思考技巧不够好,但是他们喜欢思考这项活动,有时甚至为了一个主题花上好几年的时间去思考。适合做管理顾问的,就是这种人。
思考体力也是同样很重要的。如果你花上好几个小时绞尽脑汁去思考,却连答案的边都没摸到时,一定会搞得头昏脑涨,甚至想去做一些不动脑子的简单事情,放松一下自己。持续维持脑力的高速运转会很累的,是一件让人非常疲倦的事。
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顾问,具备良好的思考体力是很重要的(事实上,我的思考体力并不好,这也让我觉得自己要成为合伙人是有一定困难的)。麦肯锡的大部分合伙人除了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力外,他们在身体和精神上的持久力都比一般人强,可以隔三差五就能乘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出差,还能一路上不断动脑筋思考问题,精力不是一般的旺盛。
在麦肯锡的招聘面试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天资聪颖的应聘者”,在连续接受两三场口试,并与其他人进行好几个小时的讨论后,带着疲惫不堪的表情走出面试会场。我想他们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长时间集中思考吧。
如果只是因为经历几个小时的口试和讨论,你就感觉筋疲力尽的话,那只能说明你的思考体力太差,这样是无法在管理顾问的战场上厮杀的。作为一名管理顾问,在实际咨询工作中,常常要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中连续参与好几个小时的讨论,或者频繁搭乘飞机出差。所以你必须体力好,即使睡眠不足也不觉得累,还可以保持头脑清醒,仍然具备敏锐的判断力。
我们面试的重点,并不在于判断应聘者思考技巧的高低,而是要区分出这样两类人:“平时就习惯反复思考的人”和平时“不太动脑子的人”。我们称之为“思考能力强”的人,指的是喜欢思考(思考意愿高),并且具备能够持续思考的体力的人。简单说,就是“不管想多久都没问题的人”,都不觉得累的人。很显然,这种人本来就是会深入探讨各种事物或现象的人。
举个极端的例子,有些人虽然聪明干练,能够熟练使用各种逻辑性思考方法,无论什么案例问题都能对答如流,然而在平常生活中却从未主动去关心任何问题。像这样一类人,我们就不认为他们是“思考能力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