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接收者发出如此的感叹——这份文案真难懂啊!或许有如下几个原因:
你应该先对这份文案的目的做出理智思考、进行一番追究,虽然这是个较大范围的问题,但这往往是来自源头的问题所在。比如,你需要思考:这份文案最终要传达“记述信息”,还是传达“评价信息”,或是传达某种具体行动提出的“规范信息”?也可以这么说,当信息是模糊不明的种类时,接收者在宏观上对信息就无法充分理解。
另外,有时候构成文章的零件便是问题的源头,换言之就是个别信息的不当导致了文案可读性的减弱,这说明接收者的障碍出在对微观信息的理解上。接收者有时已经将宏观和微观上的意思大致理解了,也就是说,分开每一个零件他都能看懂,但他对整份文章阅读后还是处于不知所谓的状态。这时,你就应该明确错在哪里了——一定是因为我的文案不够“通顺”。
“写文章要通顺”是对商务文案写作的基本要求。事实上,“通顺”与否大多体现在逻辑连接词上的。在沟通媒介里,例如会话、新闻报道、商务文案等,一些不清不楚的连接词常会被我们看到。他们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因为这些人只是一股脑儿地写出来自己想说的话,根本对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没有加以应有的关注,更没有想过连接彼此的词语是否适宜,怎样让语句变得更加通顺就越发是从未想过的事了。对多个信息而言,模糊不清的连接词是无法起到连接它们的作用的,所以这些不称职的连接词也成了使正确信息传达受到阻碍的最主要因素。当每一则信息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时,上下文的关系和主旨当然也难以明朗。
麦肯锡觉得:为了传达出正确的意思,大家应该对逻辑连接词加以重视,善用它们,使其恰到好处,从而将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表明清楚。如此一来,上下文之间就有了很自然的过渡,文章也就一气呵成了。
实施指南
大家内心要有清楚的认识:整份文案的信息、章信息、分段信息、个别的句子之间等,它们一环套一环,都有关系,并且密不可分。这些关系的准确表达都依赖于逻辑连接词。而逻辑思考之一就是把逻辑衔接怎样加入的思考过程。要想对方将上下文的关系理解得轻松,只有把逻辑连接词做到正确使用。
例如:
只要“因此”一出现,对方马上明白你后面的结论是缘于前面的根据。当你使用的衔接方式模模糊糊,而你最终想表达追加还是归结就令对方无法确定了,理解上的负担便会出现。
当使用了“借由……”,那么对方无须思考,就能一下想到你前面和后面会分别讲到手段和目的。倘若使用的衔接方式模糊不清,你到底是想表达追加的信息,还是想说出目的,这就会让对方费解,因此只能继续读下去,把前后关系思索一番再来推断。
这里推荐《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的作者高杉尚孝(曾经在麦肯锡任职多年)总结出的连接词使用表:
高杉逻辑连接词表
在逻辑连接词的使用过程里,要视情况而选择具体的词语,起码要符合意思衔接的必要性,更要与彼处的语境相宜。
使用连接词不要一波三折,最好一气呵成
即使个别信息是已经明了的衔接,有时也未必能够保证句子是否简单易懂。例如虽然有逻辑的衔接已经加进了个别信息里,假如“因此、结果、所以”等三四个归结连接词连续出现于文中,文章理解起来就有难度了。这好比向问路者指点道路,虽然你明明白白地描述出了路线,可若整句话里都是“向左、向右、再向左、再向右”这样的词语,不仅令人身体转不停,也会令原本清晰的思路转成一团乱麻,这样只会使问路者再次迷路。此时,更容易使其到达目的地的表述是精简的、诸如“左右”的指示词,加入一些形象的地标性建筑作为参考,此时你会发现,原来通往目的地的路线很简单直接,并不需要这样左转右转的。
所以,回到对文案中连接词的解读上来,你最好能在全文初具雏形时,先对个别的衔接进行检查,确定其是否明朗地连接了上下文,然后将全文的脉络再重新检视一番,最后把那些多余的连接词以及它们所连接的冗余信息一并剔除。这样一来,虽然我们撰写文案的时候未必一气呵成,但至少别人阅读的时候可以一气呵成,你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看报纸、听新闻可以练习逻辑思考能力
“在商务文案中灵活巧妙使用连接词”,要想对这项技巧加以磨炼,平时的积累最重要,我对大家的建议是从报纸新闻中做练习。在吃早点看报时,试着把三五个语句衔接模糊的地方找出来,然后将它转换成逻辑衔接。
假如想挑战更高难度的练习,听新闻便是一种可靠的方式。听听主持人播报新闻,当模糊语意的衔接出现时,在心里将此转换成逻辑语气的衔接,然后试着把手段、追加、归结等类型的连接词插入,做好逻辑衔接。勤加练习,你就可以达到闭着眼睛也能顺其自然地连接上下文的境界。